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及防治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及防治体会

刘霞

(河南省社旗县饶良中心卫生院河南南阳473300)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剖宫产分娩的产妇348例,回顾患者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分析患者产后出血原因,并提出一定的防治措施。结果:32例患者产后出血量500~2650mL,经及时处理,均有效恢复。导致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手术因素、妊娠期合并症。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较多,临床医护人员需认识到导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进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确保产妇安全恢复。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出血;防治体会

【中图分类号】R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167-02

剖宫产是目前产妇分娩的主要手段,多数产妇无法耐受顺产疼痛,而选择剖宫产[1]。而剖宫产也是保证难产产妇生命安全的主要措施,产后出血是剖宫产后常见严重并发症,是导致产妇产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保证产妇产后生命安全,临床应重视剖宫产产后出血情况,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同时医护人员需掌握产后出血治疗措施,积极控制产妇产后出血。本文就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并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分娩的产妇348例,产妇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7.4±3.1)岁;经产妇165例,初产妇183例;其中产后出血32例,排除凝血机制障碍、各脏器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患者经术后24h出血量测量,产后出血量超过500mL,与《妇产科学》[2]中产后出血诊断标准相符。

1.2方法

回顾分析32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在发现产后出血患者,需及时给予患者常规处理,给予患者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清除子宫腔残留物,适当按摩子宫,缝扎出血部位。较多出血量产妇,及时抗休克,开通静脉通路,补液输血。必要时采用子宫压迫止血或B-Lych缝合术止血。

1.3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合理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的数据进行有效处理,计量资料在检验时先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然后使用独立配对t值,计数资料在进行检验时,使用卡方χ2,当P<0.05时,表示两两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32例患者恢复情况分析

32例患者产后出血量500~2650mL,经及时处理,无死亡病例及子宫切除案例,均及时恢复。

2.2产后出血发生原因分析

32例产后出血患者经分析,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患者17例,占53.1%;胎盘因素8例,占25%;手术因素4例,占12.5%;妊娠期合并症3例,占9.4%。

3.讨论

产后出血是剖宫产产后严重并发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相关资料[3]显示,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产妇,说明剖宫产手术本身也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另外产程、胎盘因素、流产、妊娠期合并症、子宫收缩乏力、胎儿因素等也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此次研究中,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手术因素、妊娠期合并症等因素则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高于胎盘因素、手术因素等,产妇产后子宫收缩乏力会导致宫腔裸露血管残端无法有效止血,致产后出血的发生。胎盘因素是导致产后出血的第二大因素,胎盘粘连、前置胎盘、胎盘损伤等,会影响胎盘附着面的闭合[4],致产后出血。产妇在接受剖宫产术分娩时,术中各种侵入性操作,及子宫下段切口裂开也会导致产妇产后出血。另外产妇合并妊娠期合并症,如妊高症、凝血机制异常等,都会影响影响产妇本身止血修复效果,致产后出血的发生。因此针对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采取必要措施,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并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产后出血,以免出现严重事件。

当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后,需立即使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恢复子宫收缩,起到止血目的。宫腔填塞也是治疗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对子宫收缩乏力及胎盘出血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对胎盘残留所引起的产后出血无作用,但宫腔填塞会增加术后宫腔感染。B-Lynch缝合术对宫缩乏力导致的顽固性产后出血具有显著效果,通过纵向压迫子宫,促使子宫赤血被动收缩,进而关闭血窦,减小胎盘剥离面积,减少子宫血流灌注[5],抑制子宫出血。剖宫产术中在取出胎儿后,应检查产妇胎盘是否完整,不可强行剥离胎盘,彻底清除宫腔残留的胎盘,确定胎盘剥离面是否存在出血情况,明确出血,及时缝合止血,避免产后出血发生。在此次研究中,32例患者产后出血量500~2650mL,经及时处理,无死亡病例及子宫切除案例,均及时恢复。

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最主要的应以预防为主,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则是极其重要的。对妊娠期女性,医疗组织应做好孕妇孕前保健及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叮嘱孕妇定期产检,做好妊娠期保健工作,肯定自然分娩的重要性。适当缓解产妇紧张、抑郁情绪,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和医生沟通,消除孕妇不良情绪。产妇接受剖宫产术时,手术医师应严格把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尽量减少剖宫产次数。对存在高危出血症状的产妇,手术切皮前,应静脉滴注10mL葡萄糖酸钙,进而增强产妇子宫收缩功能,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率。术前需密切注意产妇产程,及时发现产妇难产因素,掌握手术正确时机。剖宫产医师需具备娴熟的手术操作技巧,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以免胎盘残留。术后若出现出血情况,应密切注意产妇出血情况,及时使用药物止血。为了预防长时间产程导致宫缩乏力性出血,尽量选择子宫下段切口。术中不宜过快娩出胎儿,胎盘自然剥离。手术操作期间,尽量避免宫腔感染的发生,减少宫腔操作次数,以免对胎盘造成影响,避免胎盘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对合并妊娠合并症患者,手术操作期间,需掌握患者手术指征,选择正确的手术操作切口及切口长度,以免诱发产后出血。对存在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患者,临床医护人员在实施手术操作时,需做好手术预防措施,准备好急救药物,充分准备,进而保证产妇生命安全,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总而言之,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较多,临床医护人员需认识到导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进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确保产妇安全恢复。

【参考文献】

[1]刘桂英.剖宫产术产后出血原因及防治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6(3):536-537.

[2]何元芬,周密.剖宫产出血的临床防治体会[J].西南军医,2010,12(2):253-254.

[3]刘治春,毕爱华,李慧蓉等.影响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出血量的相关因素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9):1107.

[4]李超平.剖宫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4):120.

[5]陈秀红.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及防治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8):259-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