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金磊

金磊(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201318)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7-0118-02

【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治疗组的脑梗死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能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疗效神经功能缺损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部供血障碍,导致部分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或软化所致[1],该病起病突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后遗症率高、并发症率高、复发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临床上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一。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6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证实,均符合1996中华神经学会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为首次发病或过去有脑梗死但未留下神经功能缺损者。排除肝肾功能异常、血液病及恶性肿瘤等病史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34例,年龄43~79岁,平均(54.2±4.1)岁,病程0.5~14年。伴有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乏力、偏瘫、活动不便。将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神经功能缺损、心功能分级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所示:

表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表

比较项平均年龄男性例数临床表现乏力偏瘫心功能分级

IIIIIIV

治疗组53.2±4.72087%23132

对照组54.7±3.12290%20153

1.2治疗方法

⑴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卧床休息、低盐低脂饮食,吸氧,脱水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脑细胞活化剂,控制血压、预防感染,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症支持治疗。⑵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有限公司,30mg加入100mL0.9%生理盐水静滴,30min内滴完,2次/d,两组均以2周为一个疗程。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⑴疗效判定标准[1]①基本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病残程度为0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②显著进步: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病残程度为1~3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较治疗前减少≥21分;③进步:临床症状体征有所缓解,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8~20分;④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8分;⑤恶化: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加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多≥8分;⑥死亡。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2],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ADL。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均无恶化和死亡病例,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脑梗塞疗效、神经神经功能及ADL改善比较(N=38)。

组别总有效率(%)神经缺损评分AD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31(81.6)25.57±2.3115.51±2.08△26.67±17.8242.14±21.58△

治疗组35(92.1)*25.56±2.1410.42±2.14△﹡26.75±18.4361.52±18.41△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治疗前后相比,△P<0.05。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对人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其较高的死亡率,更重要的它是大多数瘫痪病人的主要致病因素。且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升高,严重危害着我国国民的健康。ACI根本性治疗方法和改善预后的关键是在发病早期溶栓时间窗内尽快行静脉溶栓治疗。依达拉奉是新一代羟自由基清除剂,化学名为3一甲基一1一苯基一2一吡唑啉一5一酮,相对分子质量小、亲脂性强,血脑屏障通透率高达60%。其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减少缺血半暗带面积,延迟性神经细胞死亡,促进神经功能恢复[3,4]。目前,脑梗死治疗的主要方式就是一些支持治疗,比如对于血压控制、降低颅内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体温及预防癫痫等治疗方式,这些治疗方式的效果并不是很好,而急诊开颅手术不是对所有患者适用的[5],所以目前有更加新的方法,脑梗死的致病机理较为复杂,主要是内部的血管神经阻滞或是脑水肿等症状引起的,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除了有OH的清除作用,还有抑制花生四烯酸(AA)所致的脑水肿及大脑皮层的水肿,还可以抑制白三稀(LT)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炎作用[6,7]。并且依达拉奉可以减轻脑缺血和脑缺血引起的脑水肿和组织损伤,对正常脑内的单胺类递质水平及能量代谢影响也不大。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改善显著优于常规治疗,P<0.05。这提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立田,尚桂艳.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5):85-86.

[2]姜晴晴.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J].2011,51(23):89-90.

[3]赵燕民,范仲鹏,陈品.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21(5):381—383.

[4]任明.脑络通胶囊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4(10):886-887.

[5]中华医学会神经学分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6]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7]王晓光,李锁兰,靳雁斌,等.脑梗死近期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6(2):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