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技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改进技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法探讨

林明江

林明江(泉州技工学校,泉州362000)

摘要:我国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产业技术工人,思想政治素质是产业技术工人素质的灵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产业技术工人的时代需求。然而政治课程在中技学校未受重视,难起实效,其中有观念上和方法上的原因。这需要改进技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法,充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中技生;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195-02

0引言

2009年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颁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这表明国家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更重视中职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极其教育。

中技学校培养的是国家未来掌握高技能的产业技术工人,是国家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时代对于产业技术工人的最基本要求是两个基本方面:掌握高技能和具有高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产业技术工人素质的灵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产业技术工人的时代需求。政治课程做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主要渠道,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1中技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

政治课程在中技学校未受重视,难起实效。目前社会中对于中技学校的政治课程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很多老师甚至领导都认为在技校这样一个以技术性为主的学校,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至于像政治课程之类的文化课在整个技校里面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课程。甚至有些人还认为如果不是国家政策规定,都可以取消政治课程。由于对于这门课程的错误认识,导致学校或者社会对学校的政治课程关心不够、重视不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安排政治课程教师方面,就是往往以后勤人员、外聘老师甚至是学生工作者来代替。但是我们知道作为一个专业是隔行如隔山,更何况是作为知识内容涉及面很广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由此,造成了政治老师在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上、教学方法上、知识体系方面上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也造成了在政治课程中,大部分的学生要么旷课、要么睡觉、要么玩手机、更有甚至在大声聊天,远远没有起到政治课程是技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的作用。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作为一个政治老师甚感悲哀,作为一个技校老师更是伤心。任何学校都要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但是由于人们在认识上的误差,导致了学校只存在着一种授业功能而失去了传道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的现状,笔者在担任技校政治老师中结合自身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有利优势,尽可能向学生宣传政治课程的重要性,同时也尽可能采取更多的办法来启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兴趣,以帮助中技生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保障我校能够培养出政治合格的技术工人。

2上好中技生政治课程的方法

2.1提高认识,强化政治课的自身价值作为技校的政治老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技校不仅仅是培养技术人才的地方,更需要培养有才有德的高素质学生。只有培养有才有德的学生,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人生发展过程中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只有认识到政治课对学生以后人生发展的重大作用,才能激发我们作为老师的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作为一个政治老师,都不能认识到政治课在整个学校的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又如何做到全身心投入到技校的政治教学工作中去。如果说,连学校的老师都不能够认识到政治课在整个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作用,又如何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政治课的重要性呢?因此,笔者在上课过程中经常要向学生说明政治课程不是人们所说的“只讲政治”,它涉及的内容包括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内容,它教会了我们如何与他人相处、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何处理等等日常生活问题。让学生明白政治课程的设置其实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在社会上更好的生活,才能引起他们的思想重视和学习投入。

2.2重视每学期的第一堂课中技学校由于在生源方面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学生在学习一些文化课程会时会出现不想学或不认真学、学习没有动力的现象,特别是对政治课这种较为枯燥的知识课程,这种现象更严重。这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政治课程存有偏见、不感兴趣。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每学期的第一堂课,并通过每一学期的第一堂课程尽可能改变学生对政治课的错误认识。在每学期的第一堂课中,笔者一般不直接讲授具体的教学内容,而是花上一次课程的时间,通过举一些比较生动的例子来向学生整体介绍一下这门课程的知识体系,以及对以后日常生活的作用,同时告诉学生上这门思想政治课程以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通过一些比较生动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关注,让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不是他们想象的那种枯燥无味的课程,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3注重师生的互动学生喜欢不喜欢一门课程,老师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如果他对这个老师有一个很好的印象,他同时也会喜欢上这门课程,反之如果他对这个老师的印象不好,他也会讨厌这门课程。笔者在现实中经常会发现有一些同学在一个老师的教学下,他的这门课程的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当换了一个经验更为丰富的老师之后,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开始大幅度下滑。其根本原因不是这个老师不懂得教学,而是这些学生对这个老师存在的一种抵触情绪而造成了。因此,每当我接手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我会利用课外的时间去跟学生沟通,比如说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宿舍与学生聊聊天、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下下棋、踢踢球,参与到学生的生活与集体活动,达到了一种师生沟通的作用。等到我真正上课的时候,学生就会突然发现:“哦,原来我们的政治老师就是他”。这样就能够拉进了自己与学生的距离。在教学效果上,我们古人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才会以你为榜样、以你为路标。老师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反之如果学生不相信你,就不会同意你的观点,认为老师所讲的是空谈,不切合实际,起不到德育的作用。

2.4运用鼓励性教学由于大部分中技生对学习普遍存在着抵触情绪,认为自己是中考的落榜生,是学不好的,有很强的自卑感。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鼓励性的教学方法,多鼓励学生去发言、去思考,这样让他们觉得自己也不是一无事处的。在运用鼓励性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注意课堂上的提问,引导学生去回答,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管是对还是不对,尽可能表扬其积极的一方面,从而激励他们回答问题和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活跃课堂的气氛;二是每周布置一道时事政治分析题,让学生在第二周上课的时候,在讲台面对同学进行公众发言,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讲,讲完后要积极鼓掌以示鼓励。这样做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在课堂之余能够积极思考社会上的一些伦理道德问题同时也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从而促进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此外学生在课堂上面对同学进行演讲,对于学生本身的自信心也是一种锻炼,而如果同学能够对他的演讲起着积极肯定的作用,对他地自信心的形成也是一种极大的鼓励。

2.5改变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很多老师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往往采取了满堂灌的模式,这种模式让整堂思想政治课教学显得枯燥无味,老师教得累,学生学习辛苦,更难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德育的作用,使政治课程变成一种形式上的走过场。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因此,笔者在课堂上往往采取比较活泼的方式,如在上人才楷模书本时候,我让学生通过看书后组组之间进行比较性的提问,最后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而且也让学生在轻松的比赛环境中自己领悟到了人才楷模事迹中的精神,起到了德育的作用。又如在讲到学生的爱情中,先让学生在课前寻找有关中学生谈恋爱的利与弊的观点,在课堂上双方开展辩论,从而让学生明白了在校园中谈恋爱的利弊。反之如果是老师在课堂上高谈阔论让学生不能谈恋爱,学生就会认为你是老师你当然这么说,起不到德育的作用。总而言之,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让学生主动去思考,让学生主动去寻找问题,让学生主动来找老师,这样比老师进行灌输性教育要好得多了。

2.6改革教学考核制度现行技工学校政治课的考核办法普遍侧重于期末测试,平时考核的比例较小。这不仅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且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由于平时考核少且期末考试又实行开卷考试,学生无学习压力,对政治课的重视不够,不能积极地消化巩固所传授的知识,教学实效性很差。为此,必须紧紧围绕增强教学实效性这个中心,加大教学过程的考核力度,不仅仅是实行简单的书面考核,更应该把学生在平时课堂中的表现与学习成绩二者结合进行综合评价。笔者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方面除了进行期末考试的成绩考核之外,也加大对学生在课堂中的成绩考核,如通过课堂的提问看学生回去之后对问题的思考,在每节课布置一些时事问题让同学课后查找资料,在每一节课的前15分钟时间的开展自由发言等都是我对学生在平常时期的考核内容。这样就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与学生的成绩进行挂钩,对学生的学习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海才.浅析技工学校政治课“趣味教学”.南方论刊,2007年增刊,第1期.

[2]韩冰.关于技校政治课教学的思考.内肛科技,2005年第3期.

[3]黄西宁.技校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改革思考.现代技能开发,2003年,第2期.

[4]李泉慧.试论技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素质教育论坛,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