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中相关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中相关情况分析

钟秀林

(成都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中盆腹腔粘连、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行二次剖宫产患者30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住院的初次剖宫产患者30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盆腹腔粘连情况、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胎儿娩出时间和剖宫产手术时间均优于观察组。结论:瘢痕子宫二次妊娠剖宫产术中盆腹腔粘连情况较明显,胎儿娩出时间及剖宫产手术时间均长于初次剖宫产,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初次剖宫产。

【关键词】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中;情况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194-02

瘢痕子宫是指剖宫产手术或肌壁间肌瘤剥除术后的子宫,由于剖宫产是比较常见的,所有构成了目前瘢痕子宫再妊娠的主要原因。目前越来越多的瘢痕子宫妇女选择再妊娠,而瘢痕子宫对再次妊娠的孕期和分娩及产后等过程有较大影响,且大多数孕妇在分娩方式的选择时,更倾向于再次剖宫产。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大大增加了手术风险,本次研究针对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中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行二次剖宫产患者30例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住院的初次剖宫产患者30例为对照组。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9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周;瘢痕子宫病程1.5~9年,平均病程5.25年。孕妇选择排除子宫先兆破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特殊情况。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产妇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观察盆腹腔粘连情况,统计患者术中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及剖宫产手术时间。

1.3观察指标

(1)观察盆腹腔有无粘连;(2)对术中出血量进行统计,包括计量和称重;(3)从切皮开始计算胎儿娩出时间及总手术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检验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盆腹腔粘连情况、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胎儿娩出时间和剖宫产手术时间均优于观察组。见表1。

3.讨论

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是产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如发生腹腔粘连,会明显增加二次剖宫产手术难度,影响术中胎儿安全及产妇术后恢复,有报道显示腹腔粘连严重的瘢痕子宫是造成胎儿娩出困难的重要子宫因素之一[1]。该次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25例(83.3%)患者存在腹腔粘连,其中严重粘连4例,且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420.5±88.6ml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娩出时间15.6±5.3分钟,总手术平均时间65.6±15.5分钟明显长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手术难度较初次剖宫产难度大,且患者盆腹腔粘连严重程度直接与术中出血量多少,与胎儿娩出时间及总手术时间长短有关。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剖宫产技术越来越成熟,加上各种加强子宫收缩的药物和耗材的使用,且获得麻醉科、输血科及ICU的大力支持,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最大限度的保障了母儿的安全。但剖宫产手术本身会对患者存在相关进远期的并发症,例如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粘连,子宫破裂,切口瘢痕妊娠等;而产科围术期因手术刺激、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及炎性反应、新式采用腹膜不缝合剖宫产术、羊水感染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术后腹腔粘连[2]不可避免。对于正常妊娠的瘢痕子宫患者,在排除其他瘢痕所致的高危因素后,在进行剖宫产术前应充分考虑盆腹腔粘连情况,盆腹腔粘连后组织解剖结构异常,部分子宫体及子宫下段暴露困难,在分粘过程中可能存在出血多,甚至操作不当容易损伤邻近脏器,致使胎儿娩出时间延长,增加新生儿娩出困难及新生儿窒息的风险;总手术时间延长及周围组织损伤又增加了术中、术后感染的风险。而在初次剖宫产手术中存在粘连的患者仅4例,占13.3%,其中粘连主要是盆腔炎性粘连为主,且粘连情况较轻,详细追问病史,4例患者均有盆腔炎病史,其中3例人流次数大于或等于3次。综上所述,对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手术难度、手术风险均高于初次剖宫产,对于正常妊娠至孕晚期的瘢痕子宫孕妇,在排除前置胎盘、瘢痕妊娠等特殊情况后,在剖宫产前应重视考虑盆腹腔粘连的情况,对于初次剖宫产手术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是否患盆腔炎及治疗情况,是否多次人流等。临床医生应早期识别剖宫产手术潜在风险,做好应对措施,最大程度保障母儿安全。

【参考文献】

[1]杨亚玲.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17(3):169-170.

[2]吕慧贤,吕慧玲,戚越.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8):1833-1834.

[3]陈刘红,钱丽芳,陈友国.二次剖宫产术孕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4,23(11):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