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疗效观察

董培庚

山东省安丘市市立医院山东省安丘市262100

【摘要】目的:评价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congenitalspinalscoliosis,CSS)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接受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治疗的CSS患者,比较术前、术后、随访脊柱侧弯主弯、头尾侧代偿弯Cobb角。结果:术前冠状面主弯Cobb角平均45.52,术后Cobb角14.44,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可有效地矫正畸形。

【关键词】先天性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6-017-01

根据椎体发育的异常可分为3型:椎体形成不良(半椎体或楔形椎)、椎体分节不良(单侧骨桥或融合椎体)和混合型。半椎体畸形是先天性脊柱侧凸中最常见的类型(46%),临床上常见的半椎体有3种形式:半椎体上、下端生长板发育良好,称之为完全分节型,仅有一端生长板发育,另一端与相邻椎体融合,称为半分节型,半椎体无生长板,两端均与相邻椎体融合,称为未分节型。半椎体本身具有生长结构,有导致脊柱侧凸或者侧后凸畸形的潜在影响力。半椎体是CSS的最常见原因,保守治疗常无效。对CSS的治疗方式多样,我院骨科自20015年11月―2016年11月共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治疗CSS患者60例,随访显示均获得了满意的矫形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6~15岁,平均11.8岁;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完全分节半椎体26例(7例为3个以上半脊椎),部分分节7例,未分节型4例。下肢感觉过敏(伴侧后凸)2例,术前有下肢感觉减退、肌肉萎缩2例。合并椎管畸形18例,脊髓栓系11例,脊髓空洞8例,脊髓纵裂5例,泌尿系畸形7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

1.2术前准备(1)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凝血、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检查。(2)术前拍全脊柱站立正侧位片、左右Bending位片。测量Cobb角,评价脊柱柔韧性,预测侧弯矫正度数。(3)术前均行脊髓MRI、CT等检查,确定半椎体位置及与相邻椎体的关系,了解椎管内有无畸形、脊髓纵裂。(4)心肺功能检查,并评估手术耐受程度。

1.3手术方法患者气管插管全麻取俯卧位,腹部悬空,以顶椎为中心做后正中切口,骨膜下剥离显露脊柱后方直至双侧横突。经透视确认,于半椎体上、下相邻的1~2个椎体内植入椎弓根螺钉,并于凹侧置预置棒,然后去除半椎体后方棘突、椎板,显露和保护该平面的硬脊膜和神经根。c形臂透视确定半椎体椎弓根入点,开口器扩口,冰盐水冲洗下用磨钻沿椎弓根向下磨除,随时探查椎弓根内壁以保证内壁完整,磨钻向前磨至半椎体上下终板出现,刮匙小心清理半椎体松质骨后凝胶海绵止血,去除椎弓根外侧壁并磨薄椎弓根内壁,于椎体横突基底部截断横突,胸椎则要切除肋横突和肋椎关节,于凸侧固定棒并压缩关闭椎间隙,注意观察脊膜有无皱褶及骨性挤压,凹侧辅以撑开固定,如有前、后凸畸形亦同时矫正。术中唤醒患者,确认双下肢运动正常后,将切除半椎体的自体骨行椎板植骨融合。切口留置引流管,逐层关闭。术后3、6、9、12个月复查站立位脊椎正侧位片,佩戴支具6个月。

2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160min,术中平均出血500ml。应用自体血回输机,输血平均100ml,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无神经症状及内固定断裂病例,畸形获得良好矫正。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手术治疗指征和时机一般情况下先天性脊柱侧弯起初发展缓慢,随着脊柱的两个生长高峰出现,侧弯度数会快速发展,以至于出现神经系统、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损害影响生活质量。AkbarniaM等根据200余例各种类型、不同部位、未经任何干预的CSS患者的长期随访,认为骨桥合并对侧多发半椎体畸形进展最快,而单侧骨桥要比同侧多发半椎体畸形进展更为迅速,畸形进展最快的部位在胸腰段,某些畸形并不恶化,如融合椎、闭型半椎体等;某些部位畸形应尽早手术,如腰骶部畸形,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倾斜;某些部位畸形需要定期随访,如胸段半分节型半椎体或楔形椎,如畸形进展则应及时手术。本组病例均为T10~L4节段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根据AkbarniaM等的结论,具备手术指征。

3.2手术方式的选择先天性脊柱侧弯支具治疗无效或者疗效甚微。根据患者年龄。手术治疗方式各不相同,分为前(后)路凸侧骺阻滞、前(后)路脊柱融合、后路融合加或不加内固定装置、半椎体切除和脊柱截骨术等。本组患者多为孤立性半椎体引起的CSS,仔细研究脊柱侧凸节段影像学资料,可见孤立性半椎体多位于脊椎的后外侧1/4,使后路切除半椎体具有解剖学上的可能性,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技术可以从后方椎弓根完全磨掉前方参与椎管构造的楔形椎体。SubA等H研究也认为松解后方挛缩组织有助于增加脊柱的柔韧性,以增加截骨矫形的满意度。但是本组患者影像学资料显示:半椎体所在节段上下椎间隙,终板无退行性改变,上下关节突关节无骨性连接,半椎体周围的脊柱顺应性好,不必过分强调对侧椎间盘的松解。

3.3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技术可以从后方椎弓根将半椎体磨成空壳达到楔形截骨的目的,从而达到矫形效果,使脊柱恢复正常冠状位和矢状位排列顺序。磨除半椎体也消除了先天性脊柱侧凸中凸、凹侧生长潜能不同导致的侧弯发展,使半椎体相邻椎体在接受正常应力作用下正常发育。总之,我们体会采用后路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技术治疗少儿期的先天性脊柱侧凸疗效满意。

参考文献:

[1]刘福云,贺盼盼,夏冰,于洋,牛学强,董延召,陈小龙.半椎体切除治疗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弯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09)

[2]王绍辉.王国才整脊手法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34)

[3]许伟华,杨述华,杜靖远.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融合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