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注意问题的情境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2

语文教学要注意问题的情境性

马红梅

马红梅(河北唐县黄石口乡花塔中学,河北唐县072350)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0-123-01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要把握好问题的情境性,对问题设计前要不断发现问题,用心把握问题;设计的问题应具有正反相顾、曲直渗透、虚实结合的变式特性。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问题;正反相顾;屈指渗透;虚实结合

语文教学在进行中需要教师针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不断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之以行。然而,“问题情境创设”中的“问题”则是极具情境性的。所谓情境性,是指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有其原型。问题的创设,实际上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现实生活的具体环境,旨在引导学生进入虚拟的生活情境,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有滋有味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一、用心把握问题

所谓“用心把握问题”,是指语文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思维发展水平。问题太深,学生无法着手回答,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形成“死水一潭”,问题太浅则造成课堂表面上的活跃,学生疲于应付、懒于思考。最好的问题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即稍高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又不至于太深而无法理解,使他们跳一跳都能够得着,使他们感到答案若隐若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

对于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可以通过层递式,进行分层次由浅入深的提问,通过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的提问,循序推进,最终到达解决问题的彼岸。

仍以《孔乙己》为例,小说主要是通过对孔乙己好喝懒做、迂腐可笑而又可怜可悲的人物形象的描写,揭示了封建教育制度的腐朽没落,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也揭露了当时国民麻木、迟钝、落后、愚昧的劣根性,表达了作者要唤醒和“改造国民精神”这样一种写作目的。主题是极其深刻的,但是大部分学生是无法靠阅读和感知来理解这个主题的,所以,可以通过一些和主题关系比较密切的几个细节描写来引导学生理解:孔乙己为什么不去找工作?孔乙己是“大约”还是“的确死了”?作者这样结尾,用意何在?《孔乙己》是一幕悲剧,然而全文没有一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用意何在?如何理解各种人对孔乙己的取笑?这些问题,显然学生无法直接作出回答,需要结合课文以及自己的思考才会得到答案,而这一系列的问题探讨分析和解决后,作品的主题也就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

而对于某些较深刻抽象的问题,语文教师则可以采取比较、类比、比喻等方式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深刻的问题浅显化。这种提问方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学生容易接受,又可以更好的理解文本,适合在挖掘课文的深层意义时使用。例如,在理解《故乡》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下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话的深刻哲理时,我们可以从浅处进行提问:鲁迅行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不是,这路还包含人生之路,社会之路。)那么“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路是靠人走出来的,希望也是靠人奋斗得来的。)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希望本是没有的,只我们为之奋斗,便有了希望。)这样,一个深奥的问题解决了,像这样的提问,我们称之为“深题浅问”,所谓“善问题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是也。

与上述情形相反,有些问题尽管重要,但看似浅显,往往为学生所忽视。我们提问时就要引导学生探入探究,才能得其三味,如《孔乙己》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看似很普通的外貌描写,却蕴含了很多的信息,这时就可以问学生:“为什么孔乙己要站着?穿长衫代表什么?”一类的问题,以此来引起对孔乙己这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意义的思考。

二、利用变式设计问题

变换形式指的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根据不同的情景和目的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只有提问方式得当,才会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曲直渗透

“直问”是指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以便直接寻找答案。直问可使学生迅速进入思考状态,使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很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门见山式的提问是目前语文课堂上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提问方式。其优点是目标明确,直指主题。如:《春酒》一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文章记叙了哪几件事?但是这种提问方式往往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针对学生疏漏、模糊处,抓住关键词为突破口进行曲问,则会使学生翻然醒悟,从而加深对正确结论的理解。教学中,提问的方式要做到直中有曲,直曲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

(二)正反相顾

平时,我们思考问题习惯于从问题的正面着手。课堂提问也是这样,习惯从问题的正面提出使学生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但如果从问题反面提出假设,制造矛盾,这样更易激发学生的联想,学生可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探究问题,从而养成质疑、思考、探究的学习习惯。

比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候,基于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小说的文体知识,并且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对小说很了解的情况下,在讲解小说三要素之前我首先向学生问了两个问题:“我”是鲁迅本人吗?作品写“我”的意义何在?小说开头为什么要介绍咸亨酒店的格局?这样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使用设置“障碍”的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的知识比传统的讲授法获得的知识记忆要深刻得多。更重要的是还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创新思维。

(三)虚实结合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像一幅意境深远的画,浓淡相宜,虚实相间,让人体味再三,欲罢不能。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还要学会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如在教学鲁迅的《孔乙己》时,根据文末一句“大概孔乙己真的死了”,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阅读课文,然后构想孔乙己的生死情况。”阅读过后,经过思考,学生举手踊跃。有说死了的,因为孔乙己伤势严重,行动不便,无钱医治,肯定死亡。有说不一定的,毕竟还有好心人可能会同情他,帮他治病,即使治不好,落得个残废,但也没死。还有说他后来命运甚佳的,孔乙己经历惨痛的教训,痛改前非,勤快异常,……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综上所述,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教师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优化课堂结果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如果能掌握这种技巧,在课堂上巧设问题情境,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主要的是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