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尿管护理技术,减轻患者不适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改良尿管护理技术,减轻患者不适感

云正玲

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云南禄劝651500

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尿管护理技术的实施对于减轻患者不适感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行留置导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按照改良尿管护理技术护理,间歇性将导尿管予以夹闭,定时开放尿管并结合个体化放尿法,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开放式放尿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排尿顺利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排尿顺利率(60.0%),实验组患者的排尿困难率(4.0%)、再次导尿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排尿困难率(24.0%)、再次导尿率(16.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尿道刺激症状发生率比较,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尿管技术的改良,有效提高了患者术后24h拔管排尿率,对于预防尿潴留、排尿困难,减轻患者不适感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尿管护理;不适感;尿管夹闭;尿潴留

外科手术常需要进行留置导尿,通过临床实践护理中总结发现,尿管拔除后,易引起排尿困难以及尿潴留等并发症,这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了不利影响,且会引起了患者疼痛等不适感。临床常用的护理策略包括热敷、按摩、温水清洗会阴以及听流水声等方式诱导患者排尿,但部分患者诱导效果不佳,可能需再次留置导尿缓解症状。不但给患者增加了痛苦,还可能因为反复对尿道刺激引发尿路感染。为预防留置导尿后引发的相关并发症,减轻患者不适感,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本次研究选取了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行留置导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改良尿管护理技术的应用方法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行留置导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有男13例,女12例,年龄18-76岁,平均(45.25±3.24)岁,对照组有男15例,女10例,年龄19-78岁,平均(46.32±3.32)岁,本次研究需排除合并前列腺疾病的患者,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按照改良尿管护理技术,间歇性将导尿管予以夹闭,定时开放尿管并结合个体化放尿法。具体方法如下:手术后,患者常规返回病房后,定时开放留置导尿管,待患者麻醉清醒完全,则需将尿袋打开,并嘱患者做排尿动作,输液期间,每个2-3h开放1次尿袋,平时则每隔4h开放1次尿袋,夜间患者均定时放尿,指导患者无需有心理压力,告知患者定时排尿有助于其自主排尿意识的恢复,此外还可结合按需放尿方式,即平时将尿管夹闭,待患者出现膀胱充盈、憋胀感时,再行放尿,并于术后24h,常规将尿管拔除,注意在拔除尿管时,尽量选择膀胱处于半充盈状态时,指导患者排尿,同时将尿管拔除。术后第1d,指导患者于床上进行会阴肌肉收缩训练,每日2-3组,每组10次。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放尿方法,即在留置尿管后,完全开放式放尿,术后第1d,进行会阴肌肉收缩训练,并于术后24h,将尿管拔除。两组患者所应用尿管均为一次性无菌乳胶导尿管,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抗感染。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情况:(1)首次排尿顺利:拔管后即可自行排尿。首次排尿困难:拔管后难以自行排尿,在热敷、按摩、温水冲洗外阴等辅助下排尿。再次导尿:患者无法自行排尿,经辅助排尿措施护理效果不佳,予以再次导尿处置。(2)尿管拔除30min后,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道刺激征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排尿顺利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排尿顺利率(60.0%),实验组患者的排尿困难率(4.0%)、再次导尿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排尿困难率(24.0%)、再次导尿率(16.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尿道刺激症状发生率比较,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肾脏生成尿液属于一个相对连续的过程,但常规排尿过程则属于间断进行,再排尿过程中,膀胱收缩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往在留置导尿管持续引流期间,膀胱持续呈现空虚状态,长此以往减弱了膀胱排尿反射功能,因此在尿管拔除术后,部分患者可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情况。采用间歇性将尿管夹闭方式,训练患者排尿功能,有助于使膀胱维持生理性的充盈及排空,对于患者自行排尿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中采用改良尿管护理技术的实验组患者,排尿顺利率明显提高,排尿困难及再次导尿率明显减少,说明该护理方法的实施对于促进患者尽早排尿,减轻拔管后不适感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对尿管技术的改良,从以往开放式持续放尿方式改良为间歇性夹闭导尿管方式,有效提高了患者术后24h拔管排尿率,对于预防尿潴留、排尿困难,减轻患者不适感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明,王新兰,李海霞等.改良固定法联合多系带病员裤在留置尿管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2):3523-3524.

[2]何树娟,葛利静,崔俐等.两种留置尿管固定方法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心理医生,2016,22(20):194-195.

[3]何碧珍.改良包皮岛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术中配合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0):259-260.

[4]洪丽,庄红霞.主动参与式放尿法在留置尿管患者拔管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8):2854-2856.

[5]包凤,倪加凤.单腿伸直截石位在输尿管镜术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