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呋塞米、螺内酯治疗

/ 1

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呋塞米、螺内酯治疗

许玉玲孙璞

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呋塞米、螺内酯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28例

许玉玲1孙璞2

(1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医疗集团城子河中心医院158100;2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158100)

【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5-0055-02

【关键词】酚妥拉明等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

我们对28例肺心病、顽固性心衰(按常规治疗不能控制的心衰)病人应用酚妥拉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呋塞米及螺内酯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8例病人均符合慢性肺心病的诊断标准,均为急性发作住院病人。

1.2临床表现咳嗽、气促、夜间不能平卧睡眠、端坐呼吸、紫绀、少尿、双肺干湿啰音、颈静脉怒张、心尖及三尖瓣听诊区收缩期杂音、肝大、下肢浮肿、肺型P波。

1.3结果28例患者心功能分级均为Ⅳ级,属难治性慢性肺心病心衰。

2治疗方法

除继续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外,停用强心甙,将多巴酚丁胺60mg多巴胺20mg、酚妥拉明10~

20mg,呋塞米40~60mg,分别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从2Ug/kg.min(4滴/分)速度开始,根据血压、心率情况,调整输液速度,使平均动脉压在10.0kpa较合适,同时口服螺内酯40mg每日1~2次,如尿量过多、痰稠明显,呋塞米可隔日加用。直至心衰症状缓解,使心功能由Ⅳ级改善到Ⅰ~Ⅱ级,疗程7~10日。

临床效果安静状态下咳、喘、呼吸困难、少尿及紫绀双肺干湿啰音、肝大、下肢水肿症状减轻或缓解、体征消失。用药后30分钟~1小时即有尿,24小时尿量2000~3000ml,2~5日下肢水肿消退。2~6日心律失常消失或明显好转;3~8日肝脏缩小或正常。1~2周咳嗽缓解,双肺湿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心率降至100次/分以下,肺型P波电压明显降低。

3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2例静脉滴注速度达30滴/分以上,滴注30分

钟后感心悸,心电临护1例为频发房性期前收缩。1例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减慢滴注速度,心律转为窦性心律,以后8~10滴/分静滴,未再发作,3例患者有恶心,5例患者有头痛,将滴注速度调整到6~8滴/分、恶心、头痛症状缓解。

4讨论

本组28例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病人,均用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呋塞米、螺内酯合用治疗顽固心衰,得到有效控制。酚妥拉明为肾上腺α受体阻滞剂,其作用为扩张动脉,使肺血管及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同时也扩张静脉,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多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的前体,主要兴奋β受体,也具有一定兴奋α受体作用,能使内脏血管扩张,改善血循环同时也有收缩心肌血管和周围血管的作用。故有增强心功能,升压和改善肾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及利尿利钠作用。多巴酚丁胺可选择性地兴奋β1受体[1]。但不增加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的作用[2],是较好的拟交感胺类正性肌力药,该药虽不能刺激肾脏的多巴胺受体,但由于心功能改善,心排血量增加,肾血流量随之增加,能起到间接利尿作用,多巴酚丁胺对周围血管和外周阻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兴奋β2受体使血管平滑肌舒张,降低外周阻力。呋塞米为排钾利尿剂,螺内酯为保钾利尿剂,两者相互

作用,可减少或防止电解质紊乱。

肺心病心衰患者因感染及乏氧,对洋地黄类药物耐受性差,且易引起心律失常,多一点易中毒,少一点无效,我们采用多巴酚丁胺、多巴胺、酚多拉明、呋塞米合用静脉滴注同时口服螺内酯7~10日停用,可以避免洋地黄类药物毒性作用。

5治疗中注意事项

5.1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多巴酚丁胺及多巴胺剂量增大可引起心率、血压增快,多巴酚丁胺剂量大于10~15μg/kg.min时心率即增快,增加心肌耗氧量,2~5μg/kg.min浓度的多巴酚丁胺能取得最大的变力性效应,最小的变时性效应,控制最小的变时性效应,对慢性肺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过10μg/kg.min易出现心悸、室上性心动过速、恶心等反应。

5.2用药时要随时监测血离子,防止血钾过低或过高。

参考文献

[1]ChatlcrjccK,etal.Dobutamineinhcartfailurc.EurHeartJ1982:3(supplD):107.

[2]刘大为,陈德昌.多巴酚丁胺及多巴胺在危重病人治疗中的血流动力学效应.中华内科杂志1988,27(8):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