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研究

/ 2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研究

张瑞旋

四川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四川成都610081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发展,阐述了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现状,分析了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多年实践经验,就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提出几点个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管理

1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概述

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的形成源自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80年代逐渐得到完善。在各方面历史因素的影响之下,我国工程造价大多受到前苏联工程造价概预算制度的影响,其产生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可以从国家直接参与与管理经济活动中得到表现。计划经济具有相对稳定的环境,在工程造价以及政府投资计划的制定中,概预算制度发挥着的作用十分关键。然而,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概预算定额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表现:第一,经济活动有国家的直接参与与管理,企业的经济主体地位与作用难以得到充分体现;第二,人工工资、工程设备、材料价格以及利税分配等都通过国家进行控制,这些方面极大的限制了企业对建设工程造价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巨大的突破与发展,我国开始引入了科学、合理的计价模式,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显然已经与现代建设市场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

2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现状

受限于不完善的工程投资系统管理理念,目前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各个阶段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相互之间的联系有所缺失,工程投资损失、浪费现象十分普遍,在建设工程造价中“三超”现象十分严重,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这一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施工企业的资金运转,资源配置难以得到优化,国家投资难以充分发挥效益。由于建设项目涉及到诸多参与者,根据不同的分工,各方的承担的责任也存在差异,这些因素对于建设工程造价的整体控制而言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必须对此予以重视。

3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3.1企业对造价控制不够重视

在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实践中,有的企业对建设工程造价的整体控制并不够重视,进而使得造价控制不够全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过分强调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对建设项目前期的控制设计环节的重视程度并不高。首先,企业没有正确认识到工程设计与投资的重要性,仅仅要求施工招标阶段的投标价比标底价低。其次,受限于专业知识水平,有的企业难以优化设计方案,无法合理预测市场变化。再者,有的企业对自身实力过分高估,在项目建设中存在严重的从众心理与盲目性,建设方案并没有达到最优化;此外,企业没有充分了解工程的实际功能需求以及建设目标,在工程建设中存在严重的随意性,并且为了对设计费用进行控制,导致设计方案难以优化。在预算方面也不够合理,投资概算的依据并不科学,最后难以控制建设工程造价。

3.2建设工程质量不高

在建设工程造价中,很多企业仅仅强调成本控制,而没有对工程质量与进度需求予以考虑。有的企业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对建设工程成本一压再压,没有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工期进行合理设计。其次,为了实现对成本的降低,有的企业在材料采购中忽略了质量要求,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再者,在工程建设中,有的企业在人员配备上并不齐全,进而影响到工程项目建设难以跟上进度,进而使工期延长,对造价控制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在施工阶段,企业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采用合格的材料,甚至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导致建筑产品难以符合质量要求,对后期价格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导致造价波动情况的出现。

3.3建设工程事前与事中控制不足

在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中,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建设工程事前与事中控制的重要性,仅仅对结算的审计予以关注,导致建设工程造价控制难以符合实际需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第一,在勘测阶段,相关调查工作并不充分,在全局观念缺失的情况下,导致设计出来的图纸不符合实际施工情况,进而造成工程造价控制失效;第二,企业不够重视勘察设计质量,在设计中缺乏深度,导致在项目实施时频繁出现设计变更情况,导致成本增加;第三,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很多企业缺乏严格的把控,在造价控制上仅仅进行大致的估算,相关核算与统计的精确性不足,使得造价人员不得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结合现场情况来审核书面签证记录;第四,针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潜在问题,有的企业并没有做好有效的预测,进而增加了工程项目建设的投资,导致工程造价控制失效。

3.4对财务与造价管理人员的控制过于片面

在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实践中,企业并没有全面的控制好财务人员与造价管理人员工作。对财务人员与造价人员的控制存在较强的片面性,对施工技术人员的控制并不够重视,导致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缺乏合理性;其次,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很多技术人员成本意识薄弱,没有采用精细化的施工方法,进而导致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不利于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再者,很多企业对财务人员与造价人员的工作内容的认识并不全面,认为他们掌握着建设工程资金,只需要严格控制成本,而对先进的技术方法与施工工艺的运用漠不关心;此外,对于建筑企业技术人员而言,有的企业也没有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相关技术人员缺乏对经济的正确认识,在实际施工中,对先进设备与技术的运用并不充分,导致工程建设成本增加,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4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

4.1积极转变造价管理理念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在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实践中,应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企业必须对建设工程实施中的造价控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片面的认为造价控制只是简单的降低成本,而需要在整个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成本支出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站在管理人员的角度,必须对建设工程实际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在整个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造价管理水平,进而实现对建设成本的有效控制,为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2合理控制工程质量与工期

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与管理与工期长短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随着工期的延长,工程建设自然就会付出更多的代价。因此,对于造价管理人员而言,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对工期的有效控制,使相应的成本支出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建筑企业还要对建设工程的质量控制予以高度重视,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提高产品质量,使后期维护费用得以降低,如此才能够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

4.3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

科学、健全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能够为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对工程造价管理机制进行完善。首先,建筑企业要针对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造价管理体系,并在项目实际建设中充分落实。其次,还需要对工程造价的互动、协调、反馈机制进行建设,使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得以实现;此外,建筑企业还要加强与各方的配合与协调,委托专业的造价管理机构,实现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统一,为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4加强施工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作为开展建设工程施工的主体,施工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决定了建设工程产品的质量。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做好对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工作,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与设备,严格控制材料质,使施工效率得到提升,进而实现对成本的有效降低。

参考文献

[1]王鹏.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应用探讨[J].价值工程,2015,(17):3-4,5.

[2]常峰.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在造价控制中的作用探讨[J].山西建筑,2016,42(32):229-229,230.DOI:10.3969/j.issn.1009-6825.2016.32.126.

[3]刘志.探讨建设工程造价控制[J].价值工程,2014,(24):90-91.

[4]唐培平.浅谈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J].招标与投标,2015,(8):53-55.

[5]甄惠林.建设工程在设计及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2):14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