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战概念研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4-14
/ 2

导航战概念研讨

黄志刚

导航战概念研讨

黄志刚

(海军工程大学,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导航战是由美军首先提出的新的作战理论,系统介绍了这一概念的研究背景、进程,对导航战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对美军导航战的主要策略、手段与措施等方面作了分析。

关键词:导航战;概念;研讨

引言

继电子战、信息战及网络战之后,1997年,美军在英国召开的“GPS应用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导航战”概念。该作战理论使得海、地、空、天联系更加紧密,四维立体作战隐隐成形。在军事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加强“导航战”的研究对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围绕导航战概念从5个侧重点进行了研讨:导航战研究背景;导航战研究进程;导航战的内涵与外延;导航战主要策略;导航战的手段与措施。

1导航战研究背景

1.1脆弱的GPS系统

美军GPS导航系统的研制目的是为高动态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高精度的七维信息数据。由于研制初期受制于国际电信联盟对GPS卫星信号到达地球表面的功率密度的严格规定,并没有考虑到该系统将在复杂的电子干扰环境中工作的问题,在致使GPS在抗电子干扰方面异常脆弱。GPS卫星距离地球约17700公里,信号的发射频率和调制特征众所周知,而且卫星信号在空间传播的功率源是光电池,发射功率不可能太大,其信号传播到地球表面时已经很微弱,其信号强度只有电视接收机天线接受到的信号的10亿分之一,仅相当于人的肉眼在能见度较好的条件下观看1万公里以外一只25瓦普通灯泡的亮光,极易受到干扰。

1.2对GPS与日俱增的依赖

据资料统计,至2006年美国就已发放了超过11万个GPS接收机。美国越来越多的军内外专家认识到,正在蔓延的对GPS的依赖心理已成为人们对美国战场优势的一种脆弱幻想。美军参联会主席曾说过:“如果没有了GPS系统的支持,美国甚至连一场战斗都无法取胜,更谈不上打赢一场战争了。”面对下一次战争对手干扰美国的GPS,使美军丧失在精确制导武器方面优势的危险,未来以GPS为基础的战场信息技术很可能将建立在一种不牢靠的基础之上的种种担忧。美军在未来战场全面依赖以蜂窝通信和GPS为基础的战场技术之前,就必须仔细研究它们的脆弱性和局限性。

2导航战研究进程

2.1研究初期

美国军方最近几年开始秘密进行一项“导航战”计划,它是针对GPS(全球定位系统)在未来军事应用中可能遭遇的测量与干扰相对抗的局面而展开的有关战术及技术措施的研究。美国国防部于1994年初,支持联合电子战中心(JEWC)开始为美国军用GPS接收机研究有关电子防护和抗干扰的技术和战术。1995年4月27日,美国宣布GPS系统已具备全球运行能力,同时开始导航战研究,在JEWC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美国防部指定罗克韦尔公司牵头,成立了包括BDM、collins、E-System和SRIInternational等几家电子公司在内的研究小组,开始一项为期13个月的有关“导航战”的研究计划。

2.2较长期计划

建立有效的牢固的导航作战能力,并充分应用到陆、海和空军中,持续发展军用GPS接收机技术,使之保持在世界最先进的水平上。同时发展各种对GPS的干扰设施,以对付与不同水平的敌对方作战时的情况。另外,将从卫星信号、系统抗毁及其它方面加强GPS系统。

1997年,美军在英国召开的“GPS应用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导航战”概念,使导航战成为继电子战、信息战及网络战之后提出的新的作战样式。并在美国西海岸进行了GPS卫星抗阻塞实验。相信导航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必将在美国未来作战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3导航战的内涵与外延

3.1导航战的内涵

美军方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来论证未来战场上将会出现的、由军用GPS所引发的“导航战”概念。为配合这些研究的进行,军方还在称为“紧张环境”的某个地区开辟出专门的训练区,以实战方式来验证这一新概念,并进而制订出在这类地区作战的战术和条令。

美军“导航战”的内涵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在战场环境下或在责任区域(AOR)内,

对敌:

(1)用电子干扰的方法对敌方导航系统进行干扰或攻击,使其不能正常导航或降低导航精度;

(2)绝不允许用增加精度的GPS导航来针对自己的部队或国家利益。

(3)不准敌方采用GPS进行对抗。

对我:并对敌方对己方导航系统所实施的干扰进行抗干扰,使其在干扰条件下仍能高精度地工作;

对友:保证战场上的友邻部队能接收同一系统;

对民:同时保证民间采用GPS时受到的破坏或降级达到最小程度。其核心就是争夺导航资源的控制权。

3.2导航战的外延

导航战概念是从信息战、网络战中提取而来,突出了现代战争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军对导航战的研究虽然由GPS开始,但随着俄罗斯、欧盟、中国及日本等国家全球或局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导航战的外延也将扩大至对所有国家的所有导航手段方式的技战术研究,成为导航战未来研究方向的指路明灯。

4导航战主要策略

目前美军导航战的主要策略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摧毁GPS干扰源:二是提高抗干扰能力,包括抗干扰GPS接收机和抗干扰GPS卫星系统两部分。今后20年,美国防部将通过合理部署卫星星座、采用自适应天线和更新GPS接收机等措施,提高抗干扰能力60dB左右。敌方要保证干扰效果必须提高干扰机的信号功率,而干扰功率的增加,势必导致干扰机尺寸的增加和干扰信号频率特征明显,这样干扰机就容易被探测,并受到反辐射导弹的攻击。即使不能完全摧毁所有干扰源,剩余的GPS干扰源也不会对其精确制导武器产生任何影响。

4.1摧毁GPS干扰源

美国军方称,在美英联军开始对伊打击后,美军发现伊军采用GPS干扰设备对联军进行干扰后,美军以空袭手段摧毁了总共6个干扰器,其中一个干扰装置是由B-1B轰炸机投放的一枚GPS制导炸弹摧毁。美军同时希望以此证明GPS干扰器对其GPS制导弹药并无影响。

4.2提高抗干扰能力

从本质上讲,GPS系统是一个靠通信数据链连接、信息集中的系统。导航卫星、地面监控设备中的主控站、注入站、监测站和GPS接收机均是系统的节点。提高抗干扰能力,应是对所有节点及通信数据所有可能的加强,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围绕GPS接收机、导航卫星和通信数据展开。

结束语

在未来战争环境中,导航战将成为一切高科技战争手段的基础。导航战也已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军事专家研究的重点;由于GPS系统在西方军事上的广泛应用,因此,与西方的对抗斗争,就针对GPS系统而言将十分艰巨而且有效。GPS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要对GPS系统进行对抗,应加强对GPS系统的总体研究,包括对GPS干扰系统的反侦察和抗毁措施的研究,特别是研究对抗GPS系统的技术和战术,建立对抗GPS系统,形成由侦察系统、干扰系统和远程打击系统组成的对抗体系,通过截获GPS信号,引导陆、海、空、天各种平台的干扰机进行多方位的机动干扰或分布式干扰,利用反卫星武器和精确制导武器实施太空打击和远程打击。

由于美军GPS系统所引发的导航战现在已不是一种单纯的概念,随着其他国家开展类似的研究,理解的深入,导航战内容和性质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对抗双方战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最终将使得GPS导航在作战中被“搁置”在一边,谁都无法使用。其它的替代导航系统、技术的对抗,也许将成为导航战将来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向吴辉,黄辉,罗一鸣.关于导航战概念的探讨[J].现代防御技术,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