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病毒性脑炎92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小儿病毒性脑炎92例临床分析

卢顺桥曾玲

卢顺桥曾玲

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92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结果病毒性脑炎以学龄前和学龄期多见,起病前有前驱症状72例(78%),有发热74例(81%),意识障碍71例(77%),急性起病83例(90.2%),治愈81例,留有后遗症10例,死亡1例。结论病毒性脑炎临床症状各一,确诊主要依赖临床表现,脑电图检查,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以及头颅CT/MRI检查。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特征与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12-24-02

病毒性脑炎是小儿常见神经系统疾病,该病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变化快,能否及时诊治,是关预后良恶。为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本文将2005年以来收

集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5月共收集病毒性脑炎患者92例,其中男64例,女28例,男与女之比为2.3:1,年龄最小为3个月,3月-3岁29例(31.5%),3岁以上63例(68.4%)。以上患者发生时节为分散。

1.2前驱症状及起病方式:在脑炎症状出现之前,有“上呼吸道感染”24例(26%),小儿腹泻病48例(52%),其次是腮腺炎;水痘等。上述疾病距脑炎症状出现时间最短者仅4天,最长者有7天,以急性起病83例(90.2%),亚急性起病9例(8.6%)。

1.3主要症状及体征:

1.3.1主要症状有发热74例(81%),体温在37.6℃—38.5℃48例,38.6℃—39.5℃为26例。意识障碍71例(77%),其中精神行为异常37例(40.2%),昏睡26例(28.2%),昏迷8例。痫性发作13例(14%)。肢体瘫痪或无力8例。头痛34例。呕吐16例。

1.3.2神经系统主要体征:颈抵抗感16例,布鲁金斯征8例,双侧巴彬斯基征14例,单侧巴彬斯基征12例,克匿斯征16例,肌张力增高22例,肌张力减低4例。

1.4实验室检查:

1.4.1外周血象:WBC:4.0—10×109/L67例,10-13×109/L19例,<4×109/L有6例。

1.4.2脑脊液:压力:1.77-2.94kPa(80-300mmH2O)24例,2.95-3.34kPa(300~340mmH2O)9例,压力正常59例。白细胞计数在16~100×106/L58例,100~500×109/L16例,>500×109/L4例,正常14例。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44例(47.8%),34例单核细胞增多,蛋白增多62例,全部在1.6g/L以下,糖和氯化物全部正常,细菌培养和染色检查均阴性。

1.5神经影像学检查:

1.5.1脑电图(EEG)检查:92例全部在入院后3天内做了EEG检查,结果异常74例,异常率80.4%。表现弥漫性异常、出现棘慢癫痫波53例(57.6%),轻度异常21例,正常18例。1.5.2CT检查:有63例行头颅CT检查,结果异常34例(54%),表现为局限性脑水肿。正常29例。

1.5.3MRI检查:选择CT报告正常29例患者行MRI检查,结果发现18例皮质异常信号。

2结果

治疗及预后:所有患者入院后以对症治疗为主,包括控制高热和惊厥,积极防治合并症,并给予无环鸟苷,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甘露醇脱水等。重症患者在控制脑水肿的同时给予生命支持治疗,结果92例中住院治疗时间最短14天,最长42天出院,出院时多数患者症状基本消失,仅有遗留癫痫小发作7例,精神异常1例,反应迟钝2例,死亡1例。

3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指不经节足动物传播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由各种病毒进入人体通过血液或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组织充血、水肿、坏死性病变[1]。本病常年在世界各地散发或流行,文献报道[2—4],以夏季流行为主,4—7月为发病高峰。我院2005年以来共确诊病毒性脑炎92例,均为散发,发病年龄以学龄前和学龄期为主,与文献报道一致[2]。本组患者临床表现形式:体征多样,轻重不一,其中以首发症状精神行为异常的颇为多见,如躁动不安,兴奋多语,幻觉,焦虑,痛觉过敏等,发生率为40.2%,这与韦玉华等报道结果基本相近[5]。神经系统症状:早期除重症之外多不典型,单一表现较多,有的仅表现为头痛呕吐,有的则表现为肢体瘫痪或无力,并且会时隐时现,出现一过性神经系统症状的原因,可能与神经系统受累的部位、范围和程度有关。脑脊液常规检查多数病例显示异常,细胞总数和蛋白轻度增高,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明显增高。脑电图检查有74例异常,异常率80.4%,有的显示棘波、棘-慢综合波,有的显示局限性异常慢波背景活动。18例患者脑电图正常,可能是病变部位在脑电图检查的盲区,如脑损害在深层脑白质:脑干炎;小脑炎等病症;或是在病毒性脑炎的早期有关。CT和MRI检查可提示定位性病变,可协助诊断,特别是MRI的灵敏度比较高,优于CT。总结本组病例我们体会到: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多样,在没有病毒学检查的条件下,诊断单依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不够的,必须结合脑脊液检查、脑电图检查,CT或MRl改变才能作出诊断。治疗方面:病毒性脑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缺乏特异性治疗,急性期我们按照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原则:控制温度和抽搐,积极防治脑水肿,维持生命体征和水电平衡,通过有效的支持与对症治疗,能使病情实时缓解,88%的患者能满意出院。

参考文献

[1]吴瑞凭,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753-758.

[2]中新网,福建发生儿童聚集痞染病毒性脑炎疫情,确诊115例,2011年6月

[3]陈前进,吴水新,等.龙岩市275例儿童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分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8):722-724.

[4]陆惠芳,赵勤英,吴泉.262例儿童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杂志,2004,11(1):100-101.

[5]韦玉华,等.以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病毒性脑炎95例临床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