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术后病人T管留置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1

胆道术后病人T管留置的护理

李赛兰

李赛兰

包头市石拐区妇幼保健所(内蒙古包头014070)

[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1-0073-01

胆道手术的病人,胆管内置管术是肝胆外科常用的引流胆汁、降低胆压、消除黄疸的方法,术后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多少及性状直接影响着术后的康复。现将25例胆道手术T管留置的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24—75岁,平均50.48岁。均为胆管结石,行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19例按期拔管康复出院,6例合并感染形成窦道。

1.2方法

1.2.1引流管的护理:保持T管引流通畅,注意检查引流管腹外段是否受压,打折或扭曲,预防胆汁逆流引起感染,不要将引流袋放置太低,导致引流胆汁过量影响消化和吸收,按时检查T管,预防管腔阻塞,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做好记录。

1.2.2妥善固定:T管除缝线结扎固定之外,还应用胶布在皮肤上固定,最后用腹带加压包扎。对于全麻病人尚未完全清醒前应专人护理,避免病人烦躁不自主将T管牵拉拔出,同时任何原因导致T管拔出都应即使报告医生,进行重新置管。如在拔管期间不慎脱出,且无明显不适症状,可放置无菌橡胶导尿管继续引流观察或直接拔除T管。

1.2.3观察记录胆汁的引流液及性状:观察胆汁颜色、质量、有无鲜血或结石,蛔虫及沉淀物,必要时送检和细菌培养,正常胆汁呈深绿色或棕黄色,较清晰无沉淀物,颜色过淡或过于稀薄、混浊或有泥沙样沉淀物均不正常。引流量一般为300ml/d~500ml/d,正常人肝脏每天分泌胆汁500ml~800ml,注意有无胆泥结石、鲜血及絮状物,同时观察体温、腹部体征,大小便颜色以及黄疸消退情况。术后1天或2天胆汁分泌量少约200ml,一般不需处理。若引流胆汁量增多,多为奥狄氏括约肌松弛、十二指肠液或食物逆流所致,可适当抬高T管末端。胆总管下端阻塞,可能为结石需行胆道镜取石,若引流量突然减少或无胆汁引出,疑为T管堵塞或脱出。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1.2.4夹闭T管时间:胆道术后6—8天窦道开始形成,因此2周可拔管,但若病情较复杂则应延期拔管,且不宜在7天或8天过早拔管,因此时窦道尚未形成,拔管后易出现胆漏或膈下感染。如病人无发热,脉搏和白细胞正常,无腹部不适症状,黄疸消退,粪便颜色正常,引流胆量逐渐减少,颜色和性状正常可先行夹管试验观察24—48小时,先从进餐前后逐日增加夹闭时间为24—48小时,如无特殊不适,行T管造影如通畅,持续开放T管24小时充分引流造影剂后,再次夹闭2天,若病人仍无不适时即可拔管。1.2.5拔管护理:一般胆道手术放置T管时间为12~14天,若胆道吻合修补应放置3~6个月,如夹闭期间无发热、腹痛、黄疸等症状即可拔管,残留窦道可用凡士林纱布填塞压迫瘘口,1~3天即可自行愈合。拔管后患者取左侧卧位观察6小时,无不适即可出院。

2体会

胆道置管病人引流管的位置都低于腋中线以利于胆汁的充分引流,大量胆汁外流常引起病人食欲下降,营养欠佳。出院后嘱患者选择高营养,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少吃煎炸油腻食物,增强免疫力,适当运动,生活饮食规律,劳逸结合。认真负责的对带T管出院病人解释带管的必要性,了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避免引流管阻塞,穿棉质宽松的衣服,洗浴时注意保护好引流管,预防感染,标注记号在T管上,用于观察其是否脱出。每日引流管口换药1次,若敷料渗透应及时更换,引流袋每日更换,观察引流液量,颜色和性状,并每日作记录,若发现引流液颜色和性状发生改变或有发热,皮肤瘙痒,腹部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