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群众自发性体育社团发展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泰安市群众自发性体育社团发展策略研究

董勤峰

泰山学院体育学院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作者在对基层自发性体育社团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实证研究,综合运用社会学和逻辑分析的相关理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泰安市大学生及群众自发性体育社团的发展历程、生存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阐述了自发性体育社团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下,充分发挥其在丰富大众公共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的改善、健康意识的增强、余暇时间的增多,我国各种社会团体获得了适当的土壤和气候,队伍规模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壮大起来。体育社团也和其他社会团体一样初具规模,自发性体育社团以其健身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健身娱乐效果明显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随着我国体育社团组织的迅速发展,自发性体育社团的发展历程时间尚短,对于自发性体育社团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科研工作大多是一种自发且分散的研究行为,极大地限制了研究者的视野和角度,也缺乏一定规模的实地调研和实证研究,科研成果的应用性和指导性不是很强,对大家的说服力也较差,这就使得我们的研究成果的实用性略显薄弱。所以有必要从更全面的视角对泰安市基层群众自发性体育社团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不断提升和完善地方基层体育社团的发展质量。

一、研究现状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对2005年至2014年这十年期间刊登的有关体育社团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检索统计,检索到的结果为两千篇左右,其中包括87篇硕士学位论文和4篇博士学位论文。在搜集到的资料中,对体育社团进行研究的学者主要有卢元镇教授,他也是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受到普遍认可,他的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被后来的学者广泛应用与借鉴。最近十年理论界对这个热点问题的研究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比较有深度的成果,但研究的视角、方向以及选取的对象都过于单一,大学生、基层群众性体育社团以及发达国家体育社团的研究则涉及较少。而事实上,他们才是我们更应该研究的重点所在。但是这方面尚未引起学者的足够重视,缺乏系统研究,国内体育界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来讲还是比较薄弱的环节。

二、研究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大众健康要求与日俱增。我国的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运动都超越了历史同期水平,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组织,在社区中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逐步改善健身环境,显著增强居民体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

自发性体育社团由于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健康需求和文化需要,项目涉及人群的广泛性受到普遍关注,不仅构建了多元化的群众体育,而且也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与参与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自发、自然、健康的运动方式逐渐被人们推崇,自发性体育组织逐渐兴起。泰安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种体育比赛、健身活动种类繁多,这些为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未来泰安将会成为富有历史文化气息和现代城市特点的、适合大众创业和工作生活的现代化城市,正在朝着经济强市和国内外知名城市目标迈进。在构建新型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泰安市基层自发性体育社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从泰安市辖区内(泰山区、岱岳区、高新区)调研了10个有代表性的自发性体育社团,调查对象为目前泰安市各个自发性体育社团的负责人和社团的广大人群,以业余体育爱好者、学生和经常参与锻炼的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充分利用中文期刊数据库、权威网站等学术资源,多渠道、多角度搜集资料、信息及国内外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在阅读大量的博硕士论文基础上,大量查阅国内外关于体育社团方面的文献资料,并结合社会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资料,搜集整理了2005年至2016年这十余年期间的文献资料近百篇。(2)逻辑分析法。综合运用各种逻辑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和视角对泰安市自发性体育社团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对策研究等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1.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关于自发性体育社团的定义尚不能完全统一。笔者着重从社会学与体育学的角度对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做出如下界定:自发性体育社团是为了实现社团成员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健身健康愿望,自愿组织起来的地域性、自主性、群众性体育组织。自发性体育社团的主要特征有:不属于政府的组成部分,不受“建制”部门的影响和制约,自主管理,以健身娱乐体育需求为主,结构比较松散,成员之间以感情和友谊为纽带,成员自愿组合,非正式的关系,人员不固定,人数弹性较大,自我服务、自我管理非赢利性。

2.泰安作为鲁中的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由于受到场地器材设施不足、居民意识、消费能力、大众接受度等等因素的制约,发展相对滞后。泰安市居民自发性群众体育社团开展的活动较少,项目相对单一,组织结构不合理,社团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组织管理不够规范,保障机制亟待健全和完善。

3.目前,基层自发性体育社团组织的建设和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还不能完全满足大多数群众的体育文化和健身健康需求,政府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制度还需要逐步完善,制定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制度和财政支持的政策,逐步建立多元化的体育投资渠道,将自发性体育社团纳入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整体保障体系,制定社团组织相应的标准,培育和完善各级各类体育团体,充实地方基层体育市场。

4.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形式与要求,加强社区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就业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基层群众科学文化和文明素质,丰富其精神文化体育生活。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泰安市尽管加大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但距离群众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体育设施分布不平衡,而且总量严重不足,影响了大部分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热情。多数参与者认为本地区公共体育设施尚不能完全满足公众对健身的需要,室内活动场地极度匮乏,不能满足社团活动的基本需要,严重影响了社团活动的开展。免费的公共体育场所、公园与广场是体育社团主要的体育健身场所。

5.积极拓宽各类体育社团发展渠道,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各级政府应提高重视程度,积极发挥主导性的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体育彩票公益金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方政府群众体育工作经费的主要来源,要把体育彩票公益金作为全民健身保障体系经费来源的主渠道,大力支持体育事业和国家其他公益事业,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全民健身事业当中。

6.加大宣传力度,强化锻炼意识,优化活动项目,提供服务平台,不断提升群众体育社团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才能吸引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进来。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大多数群众认为体育锻炼氛围不浓,外界新闻媒体宣传引导力度不够、大众参与体育锻炼意识淡漠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加大健身健康理念、体育生活方式理念的推广,宣传和普及体育健康知识,促进全民健身活动深入人心。体育社团组织必须解决观念上的问题,也应具有市场意识、创新意识,进一步加强群众体育社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利于群众体育社团组织在全民健身计划中发挥其固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国家体育总局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C].2008,12。

[3]王凯珍中国城市不同类型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8)。

[4]郑磊胶东半岛小城镇文化广场体育开展的现状及其动力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5]乔小月新时期西安市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