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能训练在拳击运动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3

论体能训练在拳击运动中的作用

布和朝鲁1布仁2

布和朝鲁1布仁2

1内蒙古自治区田径柔道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

2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中图分类号:G88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11-0000-01

摘要:拳击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一直是拳击项目中的热门话题,应把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放在第一位,良好的体能训练是拳击运动的保证,缺乏充沛的体能训练一直是阻碍我国拳击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不胜的主要因素。采用文献资料法,从队员的体能要求和训练实践,从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体能与拳击技术、战术、心理之间的关系以及体能训练的要求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体能训练;拳击运动;作用

前言: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体能训练在竞技体育各个运动项目中越来越重视,已经成为现代运动训练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要想表现出良好的竞技能力都需要具备强有力的体能作保障,并以显示出其良好的作用与意义。它不仅是完成高质量技战术动作,高强度比赛和提升运动竞技能力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同时还是运动员承受高负荷、高强度的核心能力,也是预防和迅速恢复伤病不可缺少的方法和途径。体能训练,尤其是身体素质训练对于预防拳击运动损伤影响很大。合理有效的身体机能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小运动损伤出现的几率,就算出现损伤也会较轻,而且,拥有良好的体能有利于损伤的快速恢复。

1体能训练的意义

体能训练是所有竞技项目的根基,起着不可代替的支撑作用。在现在的竞技体育项目中激烈的身体对抗、长时间的耐久能力、技术运用的快节奏变化、技战术的稳定发挥以及对比赛的控制能力无不渗透着体能训练的影子。当代竞技体育比赛项目中,要想克敌制胜单单靠先进的技战术是远远不够的。在日趋激烈的比赛条件下除了要有良好的技战术素养,还要具备充沛的体能储备。在现代的竞技比赛中往往决定比赛胜负的不是技术和战术,而是体能,而且必须是体能。尤其是在高水平的运动员之间,棋逢对手,这时候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赢得比赛。体能训练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运动训练中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手段,使运动员各器官系统技能水平和身体形态得到全面提高,运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掌握大量运动技术和技能,从而为运动员专项运动素质的充分发展以及掌握、改进,提高专项运动技术和专项成绩创造条件。

2拳击运动的特点

拳击是运动员双方通过两只拳头的对抗,进行体能、技术和心理的较量。拳击竞技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两人在正方形的绳围比赛场地中,戴着特制的柔软手套,按一定的规则和技术要求,进行攻防对抗。攻防的武器只能是戴上特制手套的两只拳头,攻防的目标只限于对方腰髋以上的身体部位。由于拳击需要肌肉的强大爆发力,需要完善的技术和战术,所以,拳击是最复杂的竞技运动之一。比赛时面对瞬息万变的赛场情况,要求运动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地了解对方的基本状况,同时还要迅速作出相应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利用强有力的身体和娴熟的技术、多变的战术进行攻击和防守。不仅对拳击爱好者和拳击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对增强拳击爱好者和拳击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锻炼价值。

3体能训练对拳击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作用

3.1力量素质的训练

拳击比赛时要靠人体的爆发力来完成攻防动作,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大的力量发挥出来,才能够达到攻防的目的,有效地完成攻防动作,这就要求拳手具有强劲的爆发力。肌肉力量是运动动力的源泉,是完成竞技任务和实现竞技目标的前提。拳击运动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运动实践证明,力量素质是拳击运动员专项对抗能力、专项速度、专项技术掌握与完善的基础和保证。运动员的技能水平与力量素质紧密联系,力量训练是运动员技术、战术和体能训练的基础建设。在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之中要重视全身各个肌肉力量的相对均衡同步发展与关键部位肌肉力量的提高,不仅光大肌肉群的训练,小肌肉群的训练也不可忽视。总之,系统科学的力量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力量水平,防止肌肉产生不协调动作,保证高难度动作的学习和掌握,还能有效降低运动损伤的出现,为提高运动员的信心和拼搏精神提供有力的保证。

3.2速度素质的训练

速度是拳击运动中最重要的素质,是比赛中争取时间优势的重要条件,是拳击运动的生命活力之所在,能否在高速度、高难度、强对抗的运动中准确迅速地完成每一次进攻与防守是拳击运动对运动员提出的进一步要求和发展趋势。

3.3耐力素质的训练

进行拳击训练和比赛时,需要人体肌肉在高度紧张状态下,持续较长时间的工作,这对人体肌肉和其它功能系统的持续工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拳击比赛时,肌肉活动强度大,动作持续时间长,如果训练水平较差的拳击运动员,要想坚持几个回合的比赛是非常困难的。比赛时运动员的身体肌肉和精神高度集中,容易造成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疲劳。所以应该在训练中提高肌肉长时间工作能力,提高人体各系统的活动机能,从而增强和提高运动员的耐久力,使人体能够适应长时间高度紧张状态下的比赛。当拳手在台上与对手交战时,需要很强大的体能和耐力去支持。单靠心力及技术是不足以在拳击比赛中取胜。每当经验、技术水平、个子及速度等因素与对手相约时,体能较佳者会往往占优。何解?因你可以比对手挥出更多的拳。你有能力在比赛时运用步法组织你的攻击,也有能力在劣势中转危为安。拳击比赛在回合与回合之间只有短短的一分钟休息时间,所以如何在短时间内恢复过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3.4灵敏素质的训练

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的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化者的外界环境的能力。拳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就是要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在拳击比赛和训练时,运动员要熟练地掌握运用各种技术方法,灵活地变化运用各种战术,并且要随机应变地随场上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技战术,同时要完成各种技术组合等,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拳手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否则就会受制于人,处处被动。

3.5核心力量的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是针对人体躯干两侧肌肉群的练习,主要包括前部肌群、后部肌群和侧部肌群。核心肌肉群担负着稳定重心、传导力量等作用,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的活动、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强有力的核心肌肉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

实践经验证明,由于躯干两侧的肌群多属于小肌肉群,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实际训练中很难把握,尤其是对动作技术具有关键意义的小肌肉群,更需要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练习。

4当前我国拳击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4.1重视不够,缺乏专职教练员的配置

高水平运动员对体能训练都是非常重视的,他们的体能教练员分工明确合理,细致到训练某一块肌肉。优秀的教练员应当认识到,体能可以弥补运动技能的欠缺,尤其在比赛的后半程,体能可以使运动技战术充分发挥,优良的体能可能有效地扼制对手,最终夺取胜利的法宝。而我国教练员既负责技战术训练,又负责身体素质训练和管理全队的日常生活,没有专职的体能教练,将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合二为一,没有保证基础力量的训练。由于教练员对体能训练的认识偏差和训练量的模糊控制,也使得过度训练现象始终存在,并成为运动员训练质量低下和成绩不佳的制约因素。

4.2对拳击运动主要特征把握模糊

我国对拳击运动竞赛制胜规律的特征认识模糊,重视技术战术训练,轻视体能训练,导致我拳击运动员体能在高水平比赛中不能完全适应激烈比赛的需要,而体能训练就是提高比赛成绩的重要手段,技战术发挥是建立在良好的体能和力量的基础上的。体能训练是为技战术的运用与发挥服务的。体能训练只有与专项技术、战术有机地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加快训练进程,实现在体能训练中完善和检验技术、战术,在技战术训练中发展和巩固体能。为此要根据运动项目特点,运动员的水平和不同训练阶段的任务,合理安排二者的训练比重。

4.3训练手段、方法简单化

从“生物适应”理论的角度来看,影响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训练手段和训练负荷。只有训练手段的正确选择和负荷大小的合理安排才能提高体能训练。我国拳击体能训练中普遍存在训练手段、方法简单化与训练负荷的盲目性。体能训练手段方法简单化反映在训练方法的单一落后。目前,我国有许多教练员在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还是多采用杠铃训练,在练习要求上没有创新,训练效果不显著,在很大程度上也对运动员的膝关节造成了损伤。对耐力训练则单纯采用田径的组合,对训练负荷的认识则停留在练习次数、组数以及次与组间隔的组合,训练方法不科学,导致起跳过多、过频,局部负担过重,使机体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刺激,运动员体能总是保持在低水平,极易引起疲劳,致使运动员受到意外伤害。

4.4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脱节

体能训练分为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在体能训练中,一般体能训练是为专项体能训练打好基础。专项体能训练又是专项运动能力改善和提高的基础。我国拳击体能训练存在的不足是一般体能训练过多,专项体能训练过少。当一般体能达到一定水平后,就需要进行专项体能训练。而我国各级训练队体能训练方式与要求常年不变,训练没有针对性,使一般体能无法向专项体能过渡与转换。

4.5体能训练缺乏系统性、计划性

制定全面、系统的体能训练计划,是现在中国拳击各级队伍都需要解决的。体能训练的系统性与计划性对竞技运动显得尤为的重要性。我国拳击体能训练缺乏系统计划性,体现在训练方法和手段简单雷同,少年训练成年化,成年训练简单化。没根据个体情况制定训练计划,长期一个标准或模式进行训练,比较单调枯燥,运动员常常会感到非常疲劳,这样不仅没有多大成效,还容易造成由过度疲劳引起的一些意外伤害。

5结论

(1)绝对力量是要和速度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只有强大的绝对力量,而速度较慢,就很难打到对方,使力量使去意义。所以,在拳击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绝对力量和速度的结合,通过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的力量,是取得拳击比赛胜利的关键条件之一。

(2)良好的体能是运动员从事训练、竞赛,取得成功的保证,不仅可以提高运动水平,还能降低运动所造成的损伤率。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在运动员承受大负荷的训练和高强度的比赛,掌握先进、复杂的技术,创造优异成绩及延长运动寿命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3)体能训练在我国运动项目中虽得到了重视,但由于部分基层教练员在其作用的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对拳击运动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认识不够全面,而忽视体能的作用,致使训练方法、手段不科学,导致运动中出现的损伤较多。

参考文献:

[1]魏金平.浅谈拳击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J].安徽体育科技,2005,(01)

[2]崔松,刘旭东.试论拳击运动体能的广义性[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0,(S1)

[3]费瑛.中国拳击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2006,(07)

[4]刘大庆.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补偿理论[J].体育科学,2000,(01).

[5]秦宜伟.试论拳击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J].内江科技,2009,(08).

[6]朱家新.拳击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特征及方法的选择[J].四川体育科学,2002,(02).

[7]谷锦华,高维纬,臧广悦,岳岩,李青生,白雪冰.我国拳击运动训练方法的探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