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息肉EMR术疗效分析及钛夹封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消化道息肉EMR术疗效分析及钛夹封闭的应用探讨

田坤

(湖北省赤壁市蒲纺医院消化内科湖北赤壁437300)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的临床疗效及钛夹的应用。方法:结合我院近两年126例消化道息肉患者的内镜下治疗,包括高频电凝电切术,EMR术以及钛夹封闭术。结果:EMR术者均未出现术后即刻出血及严重并发症;使用钛夹封闭术者62颗,有17颗出现迟发性出血。结论:EMR术创伤小,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易于推广;钛夹即刻止血效果好,对于预防迟发性出血,无需常规使用。

【关键词】消化道息肉;EMR;钛夹

【中图分类号】R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125-02

消化道息肉广义上是指任何凸出于消化道管腔的隆起性病变[1]。消化道息肉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因消化道出血就诊,也有部分患者是因腹泻或便秘体检时发现,因部分息肉有癌变倾向,因而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胃肠镜下介入治疗日新月异,消化道息肉EMR术(粘膜切除术)及钛夹封闭术近两年来在我院得到很好开展,疗效确切。我院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发现消化道息肉126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行胃镜检查2215例,肠镜检查1623例,共检出消化道息肉126例(共338颗),其中食管息肉8例,胃息肉28例,大肠息肉90例。男性82例,女性44例,年龄在13岁~76岁之间。单发52例,多发74例。息肉大小:<0.5cm146颗0.5cm~1.0cm92颗1.0cm~2.0cm88颗>2.0cm12颗。

1.2设备及器械奥林巴斯V70电子胃肠镜,奥林巴斯ESG-100电切工作站,奥林巴斯NM-200U-0423注射针,奥林巴斯HX-610-135L夹子装置,圈套器,热活检钳。

1.3方法

1.3.1术前准备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机制,心电图;肠道准备采用硫酸镁粉;手术均采取无痛胃肠镜下进行,术前签署胃肠镜检查同意书,EMR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术前给予患者静脉输注芬太尼+丙泊酚麻醉,鼻导管输氧。

1.3.2术中操作根据息肉大小不同采取不同术式;<0.5cm者均采取高频电凝电切术,>0.5cm者均采取EMR术。具体方法:<0.5cm息肉,直接用热活检钳钳夹,高频电切除,取下组织送病理检查;>0.5cm息肉,采用生理盐水+肾上腺素+靛胭脂配制的溶液,用注射针将其3-5ml注射至息肉基底部粘膜下,形成液体垫,再用圈套器高频电切除,取下组织送病理检查。术中根据出血或手术创面情况,选择用钛夹装置钳夹创面。

1.3.3术后处理术后禁食24~48小时,之后开始进食流质,半流质,逐步转为正常饮食;留院观察七天,避免剧烈运动。

2.结果

高频电凝电切术切除共146颗,其中创面即刻出血23颗,采用钛夹装置钳夹创面,均达到立即止血效果。EMR术切除共192颗,均未出现即刻出血情况;其中大小在0.5cm~1.0cm之间的息肉,术后均未上钛夹装置;大小在1.0cm~2.0cm之间的息肉,术后有52颗采用钛夹封闭术,预防迟发性出血;大于2.0cm的息肉,术后有10颗采用钛夹封闭术,预防迟发性出血。通过留院观察及出院随访情况,126例消化道息肉的患者出现迟发性出血的有15例(共23颗),通过胃肠镜检查,使用钛夹的17颗,未使用钛夹的6颗。通过本次病理结果统计,增生性息肉占88.6%,腺瘤性息肉占7.8%,其他类型占3.6%,本次尚未发现家族性息肉病。

3.讨论

消化道息肉的形成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炎症、肥胖等有关,消化道息肉的检出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2]。因其一部分具有潜在恶性倾向,建议尽早切除,可以减少消化道肿瘤发生率。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具有创伤小,病变切除较完整,且出血等并发症少,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组分析的126例消化道息肉患者,行EMR术者疗效显著,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EMR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适合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更好的造福于民。钛夹是金属钛装置,EMR手术时用钛夹释放器操作,作为夹固腔内组织用。钛夹止血与外科缝扎相当,对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得到一致认同[3]。本组行高频电凝电切术者,即刻出血者行钛夹封闭术后,均达到立即止血效果。对于预防迟发性出血,本组192颗行EMR术者,行钛夹封闭术62颗,其中出现迟发性出血者17颗,出血的原因有1)钛夹过早脱落,2)钛夹划伤粘膜形成溃疡出血,3)未能完全封闭创面粘膜渗血,经内镜下处理及药物治疗后,均能及时止血。放置钛夹预防迟发性出血,不能盲目而为,虽有缝合组织的效果,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钛夹钳夹过浅,迟发性出血风险大,钳夹过深甚至出现穿孔可能。对内镜下高频电圈套息肉切除术的患者放置钛夹对预防迟发出血并无优越性,尤其是对息肉直径在2.0cm以下者,无需作为常规止血手段[4]。

【参考文献】

[1]萧树东,许国铭.中华胃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69.

[2]邬升,郑世华,等.胃息肉和结肠息肉的相关性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4):406-407.

[3]伏亦伟,杨传春,等.内镜下钛夹治疗在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1,28:164-165.

[4]张军,李伟平,等.放置钛夹预防内镜下高频电圈套息肉切除术后迟发出血性[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4,17(3):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