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高源贾云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高源贾云燕

高源贾云燕

高源贾云燕(黑龙江省森工总医院150000)

【摘要】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因寒冷、感染、窒息、早产等多种原因所致的周身或局部皮肤发冷,皮下脂肪变硬,并伴有水肿的一种疾病。在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严重病儿常并发肺出血而死亡。目的:讨论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与预防。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对新生儿硬肿症患儿应根据硬肿程度采取不同护理措施,注意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喂养情况。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护理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因寒冷、感染、窒息、早产等多种原因所致的周身或局部皮肤发冷,皮下脂肪变硬,并伴有水肿的一种疾病。在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严重病儿常并发肺出血而死亡。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解剖特点

(1)新生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随环境温度的变化体温产生波动。

(2)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单位体表散热是成人的4倍),对流及辐射失热多;胎龄30周左右早产儿,四肢体位多伸展,暴露面积大,遇冷时血管收缩及调节姿势的能力差,散热增加。

(3)新生儿皮下脂肪层薄,血管丰富,隔热差,散热快,不易维持正常体温。

(4)棕色脂肪是新生儿特殊的供热系统,环境温度下降时,皮肤神经末梢受冷,刺激儿茶酚胺释放,直接作用于棕色脂肪产热。此过程有赖于神经系统功能的完善及充分的氧供应,当寒冷、窒息、低血糖、缺氧时可使产热抑制,体温下降。

(5)新生儿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因其熔点高,在低体温时易发生凝固。

(二)寒冷因素

低温、寒冷是发生本病的主要原因,当环境温度低于中心温度时,新生儿通过血管收缩,机体增加代谢率进行调节,但环境温度过低,超过调节范围,或调节功能发生障碍等情况时,机体代谢率下降,体温不能维持正常,出现体温过低。低温使血管收缩,组织含氧量减少,无氧代谢增加,酸性产物蓄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体温明显下降后,皮下脂肪变硬,压迫血管,使外周循环阻力增加,血流不畅,造成外周循环不良;寒冷还可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外渗,引起组织水肿等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

(三)感染因素

大多新生儿硬肿症在发病前或病中常伴有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腹泻、窒息、皮肤感染、败血症、出血等。

二、临床表现

(一)根据发病情况可见“五低两多”的临床特点

1.五低

(1)低出生体重儿易发病;

(2)低环境温度易发病;

(3)低日龄(小于胎龄儿);

(4)低生活能力;

(5)低热卡供给。

2.两多

(1)多病新生儿;

(2)多病母亲的子女。

(二)体征

1.硬早期皮肤紧张度增强,不易捏起,随着皮下脂肪聚积部位“勒度”加深,皮肤触之如橡皮样,僵硬、活动受限,颜色呈紫红如熟虾色或因黄疸呈阴黄色,僵硬部位可发生在下肢、臀部,躯干及面颊。

2.肿皮肤发硬伴水肿,多发生在面颊、上、下肢、臀部,重者波及全身。

3.冷皮肤温度低、体温一般<35℃,重者<3℃。

(三)表现

病儿不吃、不动、不哭、不升(体温)、不增(体重)。

(四)常见并发症

肺出血、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心动过缓、中毒性肠麻痹等。

三、实验室检查

做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的检查,肾功能的检查;拍胸片以早期发现肺出血及肺部感染,心电图观察心肌改变,并监测血气变化。

四、治疗

(一)复温

1.轻度不用特殊处理,室温27~29℃内自然复温或加用40~60℃热水袋复温。4~6h体温应达到36℃。

2.轻-中度体温>30℃,产热良好,腋温减肛温为正值,可放置在箱温为30℃的暖箱中复温,当体温上升可调节暖箱温度。6~12h体温≥36℃。

3.重度体温<30℃,腋温减肛温为负值,产热不好,需放入高于体温2~3℃的暖箱内复温,每小时提高箱温1℃,每小时体温上升0.5℃,主要以体温上升为主,<24h复温完毕。

(二)预防肺出血

(1)中—重度病儿入院即给氧气吸入,以纠正低氧血症。

(2)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如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1~2ml,加入10%葡萄糖液中,2/d。

(3)输新鲜血。

(三)液体供给

1.纠正酸中毒每次给予5%NaHCO33~5ml/kg,加10%葡萄糖稀释成等张液输入。

2.控制液量日龄<4d,50~80ml/(kg?d),>4d,60~100ml/(kg?d)。

3.10%葡萄糖液加1/4张电解质液注意无尿时不给含钾液。

4.速度选用输液泵,3~5ml/(kg?h)。

(四)控制感染

新生儿硬肿症常伴有感染,一般常规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或根据血培养药敏试验加以选择。

(五)对症治疗

对心动过缓、血压偏低、改善微循环时,也可选用酚妥拉明、多巴胺、山莨菪碱(654-2),辅助治疗也可用激素和维生素E。

五、护理

(一)根据硬肿程度采取不同护理措施

1.轻—中度无缺氧症状的病儿入院后测体温、肛温、呼吸、心率,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同时进行复温。

2.中—重度病儿根据缺氧情况,采取各种抢救措施。

(1)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吸氧或加压给氧,以改善缺氧状态。

(3)对体温、呼吸、心率、TcSaO2、Tc-PO2、TcPCO2进行监测,随时了解病儿生命体征的变化。

(4)根据医嘱迅速打通静脉通道进行各种治疗、抢救,同时进行复温。

3.温度测定测肛温时水温表在直肠内距肛门3cm处持续>4min;测体温时上臂紧贴胸壁8~10min。

4.评分无条件测肛温硬肿分度时腋温<35℃为1分,<30℃为4分。

(二)复温

1.轻度体温正常或偏低仅有硬肿不影响功能的病儿,入院后先将包被打开,床位放在热源附近,>0.5h体温上升0.5℃,可给热水袋保温,水温由50℃左右逐渐增至70℃左右,4~6h使体温升至≥36℃。

2.轻—中度体温>30℃,直接放入30℃暖箱,随体温上升箱温渐升至33℃左右,6~12h体温正常。

3.重度根据治疗中复温方法<24h体温应达到正常。

4.远红外开放抢救台的应用箱温调节自30℃开始,30min测1次肛温并将箱温升高1℃,至33℃止,当体温达到36℃后根据病儿情况可移至闭式暖箱。如复温中体温上升过快,可适当减慢暖箱温度调节。

(三)密切观察病情

(1)新生儿硬肿症病儿反应较差,呼吸浅表,循环不良,如面色突然发青、发灰,是内出血的征兆,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如鼻腔流出或喷出粉红色泡沫样液体即已经发生肺出血,在抢救过程中避免挤压病儿胸部,以免加重出血。

(2)病儿肢体活动受限,要勤换体位,观察受压皮肤的颜色,防止压伤。

(3)记录入院后第1次排尿时间及尿量,尿少及时报告医师,按医嘱使用利尿剂,并观察用药后效果。

(4)危重病儿静脉输液有条件要应用输液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每小时3~4ml/kg,禁食病儿24h液量要均匀输入。

(5)监测病儿要详细记录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的数值及观察时间。

(四)喂养

当体温达到34℃可开始乳类喂养。此时病儿吸吮力弱,可选择鼻饲方法进行人工喂养。当吞咽功能恢复,体温稳定后选用小孔软奶头试喂,无发绀、发憋逐渐增加奶量。体温<34℃按医嘱静脉输液供给热量及电解质。

(五)预防

当病儿出院时,要向家长宣传出院后保暖、喂养、预防感染的方法及重要性,避免复发。

参考文献

[1]董亚清,何卡斯,黎赛玲;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年17期

[2]杨艳,陆玉宏,张静,陈秀辉;维生素E配合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J];中华护理杂志;1999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