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山区初中作文教学质量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1

提高山区初中作文教学质量之我见

刘泽美

刘泽美(乐都县教育局教研室青海乐都810700)

山区初中作文教学,由于受到地域环境、教学资源、家庭教育等条件的限制,教学质量一直不理想,学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较弱,作文中假话、套话、空话的现象比较严重。下面就提高山区作文教学的质量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立足山区实际,挖掘本土资源,体现山区特色

山区学生的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正是山区学生作文教学的丰富资源,优势所在。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就是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遵循求真、求实的书面表达基本原则,做到我手写我心。山区的学生常常要参加一些农事活动,在付出辛劳的同时,收获一份劳动的快乐,一份对生活的体验;农村的风土人情别有情趣,学生们置身其间,耳濡目染,多了一份对生活的热爱,一份对人生的思考。这些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天然素材,学生在写作时可信手拈来。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好乡土资源,让学生的作文中尽情地表现山区的人、事、物,让浓郁的乡土气息弥漫在学生的字里行间。

2.重视学生课外阅读,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指导学生大量地课外阅读,是从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在山区,课外阅读几乎是一片空白,学生的阅读量无法达到课标的要求。没有数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因此,山区学校必须将课外阅读真正重视起来,开展起来。学校要建立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可读之书,统一阅读时间。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购买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书刊,并对学生的书刊进行统筹安排,交换阅读,既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加强指导,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长此以往,必能增加学生阅读量,丰富学生积累,为学生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3.教师坚持写下水文,重视学生的仿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形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就是要发挥语文教材的示范作用,通过不断的仿照、练习,从而形成一定的阅读和写作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揣摩范文,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如在教学七年级童话故事《丑小鸭》后,我出示了几个小动物的名称,让学生展开想象,在这几只动物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学生兴致很高,纷纷进行创作。从交上来的作文看,大多数学生想象合理,描写生动,很成功。

教师的下水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生提供借鉴,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教师也能从中品味到学生写作的心境。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自己动手写,最能体会到写文章的甘苦。自己的真切体会跟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讲解就会更加透彻,指导就会更加切实,批改就会更加恰当。”教师如能坚持下去,学生的写作水平必然会有相应的提高。

以上仅仅是我对山区作文教学的浅显认识。山区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潜心研究,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一定会走出一条适合山区作文教学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