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的认识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对北师大版数学新教材的认识与思考

周胜彪

周胜彪

摘要:为了贯彻新课改精神,教材的编写很重要。本文分别对北师大版教材的特点和需改进的地方进行了相关阐述,重点阐述了对“回顾与思考”栏目的认识与思考。

关键词:新教材;栏目;回顾与思考

作者简介:周胜彪,任教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孙埠中心初中。

通过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几年的教学,笔者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感触,现一一列出,请各位专家指正。本教材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北师大版教材的特点

1.版面及栏目设计新颖、富有启发性

新教材一改传统教科书严谨、刻板、抽象的味道,图文并茂,给人以生动、亲切、活泼的感觉,而且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每章的章头都安排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一翻教材就能初步了解学习该章内容的必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新教材鼓励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如新教材七年级下册介绍了用Excel画图等。

新教材力图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对新知识都设立了相应的情景,并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探究与交流,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新颖的栏目设计深受学生的喜爱。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写道:“‘议一议’能使我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开阔思路,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做一做’不仅让我们在学中玩,玩中学,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并且通过自己动手得到的结论,才是深刻的、真实的,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想一想’能拓展自己的思维,能探讨更多的问题”。

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在每一章的结尾处还安排了一个专门栏目:回顾与思考。“回顾与思考”通过问题的方式回顾本章的内容。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进行梳理和反思,自己归纳、总结,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在总结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图。教学中如何运用并充分发挥其功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新旧教材栏目的比较

原人教版教材在每一章结尾安排的“小结与复习”中将本章的知识作了高度的概括和提炼,主要告诉学生本章的学习目标及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检查自己掌握的情况,找出不足。整个内容是以陈述的形式梳理本章的有关知识。而北师大版实验新教材在每一章结尾安排的“回顾与思考”,是运用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本章所学内容,建立一定的知识体系,减少了对知识点简单重复的罗列,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下了更多的空间,为教师启动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创造了条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活动来建立每章的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和意见,从而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化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样的“回顾与思考”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2)做好“教”的功能的开发

由于新教材不像旧教材那样,在栏目中有较详细的“内容提要”、“学习要求”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而只采用问题的形式回顾本章所学内容。作为教师,就应该在每章教学前认真研读、分析,深入理解本章中“回顾与思考”的意义。将其与新课程标准对照研究,达到“新课标”与“本”的完美结合和统一;将新教材与旧教材对照研究,看看有哪些变化,对有变化的内容要深入分析,分析各个知识点,分析不同层次上的教学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教得适度、教得得法、教得对路。不要人为地“拔高”和“降低”教学内容,要将新课标中要求的知识技能目标和过程性目标进行认真的学习,力求更为深刻地认识其内涵,由此来确定本章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分析重点和难点形成的原因,设计突破重点、难点的方式、方法。现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44页“整式的运算”一章的“回顾与思考”为例说明:

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数的运算、字母表示数、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内容基础上,通过类比,提出“整式是否也有相应的运算,如果有的话该怎样进行”等问题。教师在学生充分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建立知识结构框架图、发展脉络。对框架中内容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结合具体实例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认识这种结构对教师的教学设计会有很大的帮助。本章首先通过实例介绍了整式的概念,然后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明确了整式的乘除,安排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以及同底数幂的除法,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幂的意义,再通过具体问题引入整式的乘法,通过对乘法分配律等的应用,探索了整式乘法的运算法则以及一些重要的乘法公式,在同底数幂的除法的基础上再研究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关于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策略,“回顾与思考”栏目将教材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了充分显化。比如在七年级下册44页“整式的运算”一章中,所采用的主要思想方法和思维策略有:(1)以“问题情境——数学模型——求解模型”为主要线索学习整式及其运算的内容,注重从问题情境中寻求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进行表示,利用符号运算解决一些问题的过程;(2)以“观察——归纳——概括”为主要线索探索运算法则,注重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3)注重整式运算每一步的算理,重视幂的意义和乘法分配律等的作用,渗透转化、类比等思想;(4)从面积的角度解释多项式乘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内容,并从直观上认识这些内容,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3)做好“学”的功能开发

“回顾与思考”栏目对学生来说,一般是在学过本章后进行的,对学生具有指导和升华功能。学生认真研究和学习“回顾与思考”的内容对透彻理解和深化认识都是十分有益的。比如学生在学过七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据”一章后,通过“回顾与思考”中的几个问题,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描述数据的方法,进一步学习了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据。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内容中,通过对实际情境的了解体会了数的意义和作用;在“生活中的统计图”的内容中,学生经历了数据处理的过程;能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能制作统计图形象地表示数据。如果学生能够自我检查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可用自己的语言梳理本章内容,并回顾自己在本章学习中的收获、困难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此外,还能从揭示联系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回顾与思考”的内容。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回顾所学的内容,并尝试回答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在学生充分思考和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作一份学习小结。用自己的语言梳理本章内容,让学生从中体会和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一个重新认识学习过程的过程,即在大的框架下认识各部分知识在整体结构中的地位、作用的过程。

2.选材源于自然、社会,贴近学生的生活

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是新教材的素材来源之一。如在《整式的运算》和《同度数幂的乘法》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中列举了计算地球与其邻星的距离,根据太阳、木星、地球的半径的关系来计算体积的关系等。又如《生活中的数据》中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的十万分之一的问题,《有理数的运算》中水位的变化等。

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知识是新教材的素材来源之二。如新教材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中的人民大会堂、柱、锥、台的图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的“24”点游戏,《一元一次方程》中的日历、打折销售、教育储蓄等。又如新教材下册《整式的加减》中的摆小屋子等,都是学生十分熟悉并乐于接受、愿意思考的学习内容,充分展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科学中的各种现象是新教材的素材来源之三。如家禽孵化期、太阳的半径和光的速度等科学知识也成为数学知识的载体,由试验某种试剂的杀虫效果引入《同底数幂的除法》等。新教材还注重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将物理中的力学实验“小车下滑时间与高度的关系”用来引入变量的问题,在介绍“互余的角”时引用入射角与反射角。

二、新教材需改进的地方

1.每一章的编写应注意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如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中的《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作三角形》这两节内容的编排顺序就不利于知识的形成。因为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中,学生必须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

2.对旧教材中传统知识的删减要适度

如对《整式的运算》这部分内容删去的过多,不利于学生对整式的运算法则的理解和应用,如在新教材中没有了《整式的排列》和《添括号》的内容,教学中,教师不得不作补充。

新教材的试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们看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也的确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能够看到再版以后的教材,让教师教学时更加方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更有兴趣。

参考文献:

[1]程燕云,曾广双.对七年级数学实验教材的认识与建议[J].中小学数学,2003(10).

[2]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孙埠中心初中

邮政编码:242052

CognitionandReflectiononNewMathematicsTextbookinBNUPEdition

ZHOUShengbiao

Abstract:Inordertoimplementthespiritofnewcurriculumreform,thecompilingoftextbookisveryimportant.ThispaperexpoundsthecharacteristicsofnewtextbookinBNUPeditionandsomenecessaryimprovements,mainlythrowingsomelightonthecognitionandreflectionon“reviewandthink”column.

Keywords:newtextbooks;column;reviewandth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