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神科护生医学沟通能力的培养

/ 1

浅谈精神科护生医学沟通能力的培养

明永琴

明永琴(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04)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0408-01

【关键词】精神科护生沟通能力培养

精神科专科护理对于我们年轻的护生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胆怯的环境,为了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处理好与精神障碍病人的沟通关系,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进而提高自身的医学沟通能力。

1、重视同情心、同感心等优良品德的培养,接纳和尊重患者

护生作为专业人员,应了解精神疾病的特点及表现形式。有一部分患者的症状离奇、古怪、不符合逻辑,这些仅仅是疾病的表现形式,而非患者故意为之。作为患者他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他是弱者,他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帮助。作为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交往过程中,必须具备良好的医疗道德,尊重患者的人格,有责任感,同情、关心患者,爱护患者,对患者不歧视,不厌恶。对患者要文明礼貌,不得将患者的病态表现作为谈笑资料,对待患者就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真诚,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这样才能有利于护患之间的沟通。

2、专科护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

作为精神障碍专科护理,护生在与患者交往中,必须具有高度的预见性及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问题,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工作,保持工作的主动性。了解患者疾病的发展规律,症状的表现特点,做好及时的处理和防止意外的发生。例如接触兴奋状态的病人时态度要和蔼,避免刺激性言语;接触有暴力行为的病人时要合理运用与病人的沟通技巧,注意言语的使用,避免使用中伤性的语言和使用粗暴的行为去制止病人的强迫动作和行为,防止伤害病人的自尊心。多给予病人以鼓励性的言语,让病人看到治愈的希望和曙光,对疾病的康复持乐观的态度而不是绝望的态度;接触抑郁状态的病人时,要了解病人的内心体验,帮助病人分析病态的思维方式,鼓励病人参加集体活动,消除自杀的想法,积极配合治疗。

3、以患者为中心,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关系是双方的参与,但关系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或促进患者的健康,焦点是患者,护理人员的话题是围绕着患者的问题,与患者交往前,必须了解患者的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外貌、职业、文化程度、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生活习惯、精神症状、心理社会因素、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还要熟知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要点。护生应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认真按照各种规章制度来工作,不侵犯患者的利益,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培养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加强自身的修养

培养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护生首先要学习人文科学与人际沟通的理论知识,通过阅读有关沟通方面的书籍来丰富自身的沟通知识,提高沟通技能。在与患者的交往中,护士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做到保持服装整洁、仪表大方、举止从容、精神饱满,这样可以给患者一种尊重和信任的感觉,使患者感到振奋和愉快,从而受到良好的影响。其次,态度也要和蔼、表情要温和,给患者以安全感。尤其是精神障碍患者特别容易受暗示,一个性情抑郁、自弃观念严重的患者,感到没有生活的兴趣,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是灰暗的,这时,如果护士能体会患者的心情,在同患者接触时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关心体贴患者,用自己良好的状态去感染患者,这样才能影响患者,减轻患者的抑郁心境,防止意外的发生。

5、提高非语言沟通技巧,加强自身防护

非语言沟通主要是指借助于人的各种身体动作来传递有关信息。例如患者心情愉悦时,表情是轻松的,烦恼时表情则是沉重的,通过患者的不同表情,护士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对待患者。关于自身防范保护方面,护理人员与有冲动、攻击行为患者接触时,不能单独于患者共处一室,尤其是异性患者,至少应有两人协同进行。进入单间病房时应敞开房门,接触该类患者,态度要平和,不能使用激惹性语言,不能与患者争论,不能站在患者的正面。进入治疗室、病房进行护理查房及操作时,应注意避开有伤人企图的患者,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总之,熟练掌握护理技术,尤其是精神科专科护理技术的特殊性,是护生在今后的精神科病房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和掌握的。此外,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学沟通能力,因此护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应该重视语言沟通能力,加强自身修养,具有同情心、同感心等优良品德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