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 1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刘亚军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刘亚军(黑龙江省泰来县泰来镇卫生院黑龙江泰来162400)

【中图分类号】R59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6-0083-02

【关键词】食物中毒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所产生的肠毒素引起的。抓好食品卫生管理工作,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进一步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1临床表现

食用受葡萄球菌肠毒素污染的食物后,大约有30%的人发病,而且发病的潜伏期短,一般2~4小时,最短1小时,最长7小时。发病高峰为就餐后4小时,主要症状为突然恶心、剧烈而频繁的呕吐,呕吐物中常有胆汁、黏液和血,同时伴有上腹部剧烈疼痛。腹泻呈水样便。体温一般正常。因剧烈频繁的呕吐加之腹泻,可致虚脱和严重脱水。儿童对肠毒素比成人敏感,故其发病率较成人高,病情也较成人重。病程一般较短,1~2日即可恢

复,预后一般良好。

2发病机理

葡萄球菌肠毒素经小肠黏膜细胞以完整的分子吸收入血,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后刺激呕吐中枢而导致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

3实验室诊断

中毒食品中检出肠毒素。从中毒食品、患者吐泻物中经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经肠毒素检测证实在不同样品中检出同一型别肠毒素。从不同患者吐泻物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肠毒素为同一型别。凡符合其中一项者即可判断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4流行特点

4.1全年皆可发生,但多见于夏秋季节。

4.2引起中毒的食品种类较多,如奶、肉、蛋、鱼类及其制品。主要是乳及乳制品、含奶糕点、荷包蛋、糯米凉糕、凉粉、剩饭和米酒等。

4.3食物中葡萄球菌来源及肠毒素形成的条件葡萄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和动物的鼻腔、咽喉、皮肤和肠道的葡萄球菌带菌率较高。该菌为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之一,化脓部位常成为传染源,因此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较多。

4.3.1食物中葡萄球菌来源:①人类带菌者(健康带菌者或患病带菌者)对各种食物的污染。②奶中患化脓性乳腺炎时,乳汁中可能带有葡萄球菌。③畜、禽肉体局部患化脓性感染时,感染部位的葡萄球菌对肉其他部位的污染。

4.3.2肠毒素形成的条件:①食物受污染的程度:食物受葡萄球污染的程度越严重,繁殖越快,越易形成毒素。②食物存放

的温度:在37℃的范围内,食物存放的温度越高,产生肠毒素需要的时间越短。③食物存放的环境:通风不良氧分压降低时,肠毒素易于形成。④食物的种类有性状:一般而言,含蛋白丰富、含水分较多,同时含一定淀粉的食物或含油脂较高的食物受葡萄球菌污染后易于形成毒素。需要强调的是,淀粉可促进肠毒素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郑鹏然,《食品卫生全书》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133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14938-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3]孟超赫.食品卫生检验方法注释:微生物学部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65-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