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中“科学”一词的理论意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1-21
/ 2

论科学发展观中“科学”一词的理论意涵

李溢

李溢(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海口570228)

摘要: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哲学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赋予它自身不断拓展的解释空间,而正是对它的不断理解又反过来使科学发展观自身变得更加完善和丰富。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入探讨科学发展观中“科学”一词的内涵,对正确理解和运用科学发展观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学;意涵

中国分类号:D6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

一、以科学的态度确立社会发展的科学信念和目标

人类作为自由的存在,态度在社会实践中起着决定性的先行作用。人们常说“态度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就是对态度的重要性的形象表述。态度作为主体的心理结构和心理倾向主要由信念、目标等要素构成,并随着社会实践而不断调整改变。对待社会发展人类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为神学态度。它相信世间一切都是由神创造和安排的,只有祈祷,膜拜神,服从神的意志社会才能安宁、人类才可幸福,违逆神的意志就会遭殃。人的最大幸福不在今生今世,而在死后的天国,所以此在的社会发展只不过是为来世做准备。第二种为形而上学态度。它否定神的存在而相信理性“发现”的某种神秘“本质”支配世界。坚信人类社会应按照某位或某几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发现的本质、描述的“社会规律”来发展。就像神学世界存在着相互否认相互对立的神一样,形而上学世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主义”。这些主义各自描绘着美好的世界图景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编织着理性王国的真理体系。第三种为科学态度,它认为神和世界本质都是人类永远无法确证的“谜”,唯有科学是可以信赖的方法和手段,科学的结论是人的经验唯一可确证的“存在”。它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既不是由神安排的,也不是由某些哲人来设计的,而是由人类自身丰富多样、永不停息的追求和创造的特性决定的。因此,人的需要既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又是社会发展的目标。这就是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深意。一方面人的需要是丰富的、多层的、变化的,另一方面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生物,从类而言,必须兼顾每个个体需要的差异性、多样性和类存在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因此,在社会发展中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哲学上来说,“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为社会发展确立科学的信念和科学的目标,从而否定神学和形而上学的信念和目标。

二、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那么,怎样的发展才算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怎样的发展不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出现了一个判断标准和实现方法的问题。而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一词正是为了限定并回答这个问题。按学术界公认的“科学就是可证实的判断和方法”的解释,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用“可证实的判断和方法”来确保“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证实的判断和方法作为科学的实践工具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思维层次,一个是行为层次。科学思维是人类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直到现代才逐渐形成的。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经历了经验思维、巫术思维、神话思维、乌托邦思维、形而上学思维、唯理主义思维。科学思维与传统思维相比较有三大特点:第一,以问题为中心。传统思维习惯于用权威的结论作为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前提和警戒线。如神话思维中的上帝、佛陀、真主,乌托邦思维中虚构的理想世界,形而上学构造的理论体系。而科学思维则以问题为中心,即以发现问题为起点,以解决问题为终点。只要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管是什么理论体系,不管是经验还是逻辑,不管是神话还是幻想,不管有没有现存的权威理论做依据,只要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采纳吸收。第二,以假设为前提。科学思维主张无论是分析原因还是寻找办法都不能只按经验或理论提供的一家之言——即便这些理论和经验是“常识”或“真理”,也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提出不同的假设,甚至于向常识和真理本身提出新的怀疑和假设。假设越多越大胆,对问题的认识就越深入越丰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就越多,犯错误的可能性就越小,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当代世界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只有驳不倒的假设才构成知识或真理。而驳不倒也只是历史的局限,并非自然的必然。待历史进入新的阶段,原有的驳不倒的知识(真理)可能被重新驳倒或部分驳倒,于是,人类再一次进入新的困境、新的问题。人类就是在“问题—假设排除错误—新的问题”中不断进步的。第三,以实证为尺度。为解决问题人们提出各种各样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假设,那么,哪些假设是真知识,哪些假设是假知识呢?为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确立了两种方法,这就是逻辑的方法和实证的方法。逻辑是人类思维的理性形式,就像是我们社会生活的法律制度、交通规则。逻辑思维可以确保人类思维交流的规范性、明晰性和确定性,但仍存在较大局限,它不能在任何情况下确保知识是真的。确保知识真伪的任务最后只能由实证来完成。这就是三十年前中国理论界最熟悉的口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以科学的程序控制规范管理社会行为

科学的信念和目标是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前提,科学的思维方法是认识和拟解决发展中问题的思想方法,而科学的程序控制则是保证前二者最终成为现实的操作执行过程。没有科学的程序控制,科学信念和科学思维方法再正确,都只不过是纸上谈兵。前些年流行一本书,叫《把信送给加西亚》。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曾把这本书作为新年礼物送给市、厅一级的干部。他的用意是希望各级干部能把省委的“信”送到老百姓手中,即把省委的决策落实贯彻下去。在现实中为什么许多好的想法难以实现?为什么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许多决策难以贯彻落实?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执行决策的有效程序控制。科学的程序控制,是指运用控制论、系统论的方法,对社会发展目标、计划、决策进行科学的程序设计、控制、评估的操作过程。在我们过去的工作中,过多地关注对事物进行哲学式的定性分析,较少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定量的计算,过多地强调理想、道义、目标的价值认识,较少地考虑如何运用程序控制的方法去科学有效地管理和实现价值。通俗地说,程序控制就是在既定目标确定后把事和人“机械化”或者说“物化”,去掉感情、信念、道义等人和社会的主观因素,把工作和工作中的人按牛顿“运动而控制”的机械运动原理来设计和制控。它的基本特点是:⑴运用统计数据做操作依据。⑵运用逻辑语言而非权威语言做程序语言。⑶用最坏而非最好的假设防止事故发生,确保程序运行的正常安全。从政治伦理学来看,即从性恶论而非性善论来思考政治行为主体,即把行为人当作系统程序中的一个可能会出问题的零件来控制管理。用中国俗语来说,就是“先小人后君子”。⑷定期进行科学效果评估。在作报告写文章时,不要总是说“成绩是主要的,主流是好的”这类永远正确的话,而要用科学的统计数据和铁的事实作判断。一句话,把施政和执政的过程,变成一个科学的设计、制造、生产、管理、评估的过程。

从五四运动提出“德先生”、“赛先生”口号,到2003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经历了84年。在这个漫长过程中,我们走近过科学,也远离过科学,理解过科学,也误解过科学。科学作为现代文明的符号和观念,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政党、不同个人,会作出不太相同的解释。对科学理解的深度和准确度是与民族、时代、政党、个人的智慧成正比的。因此,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和加深对“科学”一词的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