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医用x射线防护状况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3

宜宾市医用x射线防护状况调查分析

程文

程文

(宜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44000)

【摘要】目的为了解我市射线装置卫生防护现况,进一步加强管理,为今后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市医疗单位医用x射线装置卫生防护情况及从业人员个人外照射剂量进行调查。结果市级医院合格率最高,乡镇医院低于市级医院,市级医院介入治疗人员个人外照射人均有效剂量为3.34mSv,高于市级医院诊断人员1.86mSv。和乡镇医院诊断人员2.38mSv.结论不断加强医疗机构介入放疗人员管理,加大乡镇医院放射卫生监督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医用x射线防护现况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2-0023-02

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nConditionsofProtectionforMedicalX-rayinYibinCity.ChenWen.YibinMunicipal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ofSichuanProvince,Yibin644000,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ChenWen,Email:1163415360@qq.com

【Abstract】Objective:UnderstandingtheconditionsofProtectionformedicalX-raydevice,andthusprovideascientificbasisforfutureworkfocus.Methods:ThroughfieldsurveyofHealthPortectioninthecitymedicalunitsformedicalX-raydevice,andmonitoringstaffInpidualExtemalDose,Results:Therayprotectionpassrateoftownshiphospitalswaslowerthanthemunicipalhospitals.Thepercapitaeffectivedoseofexternalexposureoftheinterventionaltreatmentofmunicipalhospitalswasfor3.34mSv,thathigherthanthediagnosticstaffofmunicipalhospitalandtownshiphospitals,whowere1.86mSvand2.38mSv.Conclusion:Futureworkshouldfocusonstrengtheningthemanagementofinterventionaltreatmentstaffinmedicalinstitutions,andincreasingtheRadiationHygieneSupervisionoftownshiphospital.

【Keywords】MedicalX-rayConditionsofProtectionInvestigationandAnalysis.

X射线诊断检查的医疗照射占据人工电离辐射源致公众剂量负担的80%左右[1]目前,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遍及城乡各地,医用辐射施用对象几乎涉及所有公众成员。保障众多医疗辐射工作场所周围环境安全及合理减少医疗照射所致公众剂量负担是辐射防护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为了提供我市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管理水平,把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可能带来的潜在性危险降至最低限度,做到趋利避害,促进我市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笔者于2012年对宜宾市医疗单位医用x射线装置的卫生防护现况进一步全面仔细调查,现将调查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对象:全市医疗单位的医用x射线机房及从业人员

1.2内容:

1.2.1医用放射装置设备情况

1.2.2医用x射线工作场所防护设施情况

1.2.3x光机房门窗、操作台漏散射线监测

1.2.4x射线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

1.3监测方法

1.3.1监测仪采用JB4000(A)智能x-r辐射仪进行测量,测量仪每年经成都市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测定校准,个人剂量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法测量,监测周期为一个季度,一季度回收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

1.3.2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医用x射线机漏散射线测量和放射人员个人剂量测量分别按《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2]《医用x射线卫生防护监测规范》[3]《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规范》[4]规定进行。

1.3.3质量保证:检测员由获得省级管理部门组织考试合格的专职卫生医师担任,严格按照制定操作规程工作。

2结果

2.1宜宾市射线装置情况

表一宜宾市射线装置情况

市级医院与乡镇医院机房面积合格率为98.11%和97.14%。通风状况合格率96.23%与97.14%。有警示标示合格率为98.11%和50.48%。有医生防护用品合格率为98.11%和86.67%。有患者防护用品合格率79.25%和20%。市级医院机房面积、通风状况两项指标与乡镇医院差异无显著性(P>0.005)。有警示标示、有医生防护用品、有患者防护用品三项市级医院与乡镇医院差异有显著(P<0.005)。

表五市级与乡镇医院x光机房射线防护合格率

市级医院放射诊断人员与乡镇医院放射诊断人员人均有效剂量为1.16mSv/a与2.46mSv/a。差异有显著性(P<0.01)。市级医院放射诊断人员与介入放射人员的人均有效剂量分别为1.16mSv/am与2.46mSv/a.差异有显著性(P<0.01)。

3讨论

1.宜宾市全市医用射线装置297台,合格射线装置285台,总合格率96.3%,低于江西省2011年监测结果报道96.5%[5],市级医院射线防护合格率最高为98.11%,乡镇医院防护合格率最低为83.80%,说明我市射线防护卫生监督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乡镇管理工作相对薄弱,我们需要加强乡镇工作的管理。

2.市级医院放射诊断人员人均有效剂量为1.16mSv/a,高于2011年四川省放射人员个人剂量水平[6],说明我市射线防护卫生监测工作与总体水平存在差距,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强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力度,落实有效措施,不断努力提高人员的安全保障。

3.由以上结果可知,在宜宾市医疗单位中乡镇医院射线装置防护合格率最低为83.80%。小于200mA机型主要分布于乡镇医院,占乡镇射线装置的16.19%,这些机器防护性能差,检测合格率低,属于淘汰产品。乡镇医院放射防护设施中所有指标都低于市级医院,乡镇医院放射诊断人员年均有效剂量为2.36mSv/a,高于市级医院放射诊断人人均有效剂量1.16mSv/a,究其原因,⑴乡镇医院领导对有关法律、法规学习不够,防护意识差,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较轻视投入大,收入少或无收入的射线防护工作,不愿投入大量资金解决射线防护上存在的问题。⑵乡级医院诊断x光机设备陈旧,多为小容量机型,机房防护设施老化程度严重,机房门窗因使用年限太久失修,铅皮老化破裂等原因,致使防护门失去防护效果。⑶乡镇医院资源投入少,没有专门资金新建机房,x光机房多由原来办公室改造而来,机房门窗未作防护处理或处理铅当量不够,造成射线泄露。⑷我市医生防护用品配置总体较好,市级医院和乡镇医院的合格率分别是98.11%和86.67%。患者防护用品配置情况较差,市级医院和乡级医院合格率分别为79.25%和20%,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1)使用射线装置的单位领导不重视患者防护用品的配置,不重视患者的健康安全,2)放射医务人员只重视自身保护,对患者防护意识淡漠,在实际工作中,即使配置了防护用品,使用情况也差,有的放射医务人员嫌麻烦,工作忙没时间对患者的必要部位提供保护。3)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差,防护知识知晓率低,在受检时基本不主动要求提供防护保护,有的患者认为防护用品不卫生。4)我市介入放射人员人均有效剂量为2.46mSv/a。比我市放射诊断人员人均有效剂量1.13mSv/a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介入放疗人员多系临床医生,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意识差,在床旁工作时间长,接受外照射剂量大。

综上所述,我市射线防护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乡镇医院的防护设施,介入放疗人员的安全防护等。为此笔者建议:⑴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执法力度,切实贯彻设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⑵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与卫生执法监督所紧密配合,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医院射线防护装置管理,联合开展整治工作,整顿射线防护不合格单位,对新建扩建机房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卫生学的预评价和效果评价,经验收合格方能使用。⑶加强乡镇放射卫生工作管理,加快对县级卫生部门放射卫生监测人员的培训工作,指导县级卫生部门尽快开展对乡镇卫生院的放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建议相关部门加大乡镇医院卫生资源投入,加快淘汰陈旧落后机器,加强射线防护设施的建设。⑷加强我市放射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被使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对受检防护用品进行改造,使之既达到防护效果,有兼顾方便使用与卫生,从而保护患者健康安全。⑸加强培训工作,新上岗人员必须进行安全防护培训,在岗人员每年必须复训,针对以上调查结果,重点培训介入放疗人员,使之掌握防护知识,增强防护意识,注意自身的保护,通过培训,介入放射人员能够正确利用防护屏蔽,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熟练技术操作,缩短照射时间,减少照射剂量,达到防护效果。⑹建立健全介入放疗人员健康档案,加强个人剂量佩戴监管工作,监测结果高者,查明原因,及时纠正。

参考文献

[1]张丹枫,赵兰才.辐射防护技术与管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261

[2]ISO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S]

[3]ISO138-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S]

[4]ISO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

[5]雷鸣宇,邓磊,杨波,等.江西省部分地区医用x射线机房防护现况调查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1,(1):134-140

[6]严均,熊小兵,葛良全,等.2009-2011年四川省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2013,11(29):90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