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创设情景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浅谈小学数学创设情景教学

马振群

马振群河北省广宗县北塘疃中心小学

摘要:要实现三维目标,数学的学习体验应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会因学习数学而感受数学的丰富多彩,感受数学的内在魅力,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景。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教学

数学在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具有十分重要上的作用。因此新课程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有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三维目标,数学的学习体验应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会因学习数学而感受数学的丰富多彩,感受数学的内在魅力,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景。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景,把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一分钟抢答游戏。教师选3名学生做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维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很容易进入故事营造的生动情境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借助儿童喜爱的故事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加深儿童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审美能力。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可设计这样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过了火焰山后来到一个村庄。村中田里种植了一大片西瓜,好客的农夫给他们送来一个大西瓜,八戒见到西瓜馋得口水直流。悟空要求公平地分给每人1/4。八戒听了不高兴地说:“瓜是俺老猪化来的,俺肚子大,要吃1/6,至少也要1/5。忠厚的沙僧给八戒切了1/6,正当大家开心地吃着西瓜时,贪吃的八戒却在一旁直拍脑袋:怎么自己的这份反而比他们的少呢?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学得更加主动、深刻。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扶植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只要细心观察,生活中就有许多事物可供我们教学使用。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大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学数学的热情。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引入,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让学生在周围的环境中找角、指角、说角,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新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具体形象的感知逐渐过渡到抽象的层面。当学完了新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探究角在生活的运用,如:工程师用的角尺、大吊车、能收缩的躺椅、指甲钳等等。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再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体验到学以致用的喜悦,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在教学中让情境问题化

故事化教学情境,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一开始对“有用”、“有挑战性”的数学更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创设情境时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觉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并且初步形成“我能够而且应当学会数学地思考”。如:在讲授《比例尺》这一课时,教师课前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学校教学楼的平面图,尽管学生认真努力,但画出来的平面图五花八门、不尽如人意。教师让学生找出画不好的原因,学生通过讨论认为,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方向不知道怎么确定,另一个是不知道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画多长,因此造成所画的平面图不是自己头脑中理想的结果。这时教师因势利导:我们先看第二个问题,你们认为实际的距离画在纸上应当怎么画就准确了。学生积极思考,认为应当把实际的长度都缩小相同的倍数画在纸上。我们看到在这里,教师没有一开始就讲比例尺的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创设出在教学中才有的平面图,这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产生学习的需求和兴趣,从而使学生知道了数学的来龙去脉,解决了数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过程,认识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这使学生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从而学到了有用的数学知识。

四、创设实践性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练习不应只停留在巩固知识上,而要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并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做一做、写一写,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使之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实践性问题主要有:(1)操作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后,让学生测最教室或家里卧室、窖厅的长度,并计算出它的周长与面积,或计算出它要铺某种地板砖需要用多少块,(2)调查型。调查可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能运用已有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学会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凸显数学的价值。如让学生调查家中的各项开支情况,调查学校近两个月的用水、用电情况……然后将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想想有哪些数学问题,你能提出哪些合理的建议?(3)研究型。鼓励学生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记下来、写出来,并给学生提供用数学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如写数学日记,办数学手抄报,写数学小论文等。

总之,在数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努力创设各种情境,可以把纯理论的讲授与声、色、形等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