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控制位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2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控制位点

郭逢珍

郭逢珍(云南省昭通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657000)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0-0319-03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护理教学质量。进行位点控制,提出新的改进措施。方法问卷调查综合分析法。结果发出问卷357份,收回问卷356份,问卷回收率99.7%,护生对教学提出了一些意见,如临床教师带教基本不备课;不试讲;满堂灌输;有的教师只注重护生的操作能力而忽略了理论传授等,在找出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干预策略,对提高护理师资队伍素质,完善教学评价方法,护生护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都得到明显提高。结论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建立完善和科学的临床教学管理体系,是提高护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护生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将以往在校学到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与有关疾病治疗、护理理论与临床护理患者的操作技能相结合,获得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的过程,也是护生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1];是帮助护生把是使护生获得专业护士所必需具备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1]。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更新教学内容与方式,对提高护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教学中现存问题

1.1护理实习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在校学习就已经拉开了档次,有的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强,有的学生则动手能力强,护生个体素质参差不齐,并且护理实习学生生源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有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造成了他们诸多方面都均存在较大差异。现在存在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大多统一带教,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护生的需求。

1.2临床教学不规范

1.2.1临床教师带教基本不备课,虽然能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带教,但各人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理解程度不一,带教效果也有较大偏差。

1.2.2临床教师带教基本不试讲,直接进入教学程序,大大降低了带教质量;临床教师按习惯采集病史,未按教学要求现病史时主要提问病史:首先应询问病因、诱因,主要症状的特点、伴随症状、全身状态、诊疗经过、既往史(相关病史、药物过敏史、手术史)详细提问可能的饮食偏嗜、烟酒嗜好、性情,毒物、粉尘、放射线接触史,传染病史、婚育史、家族史、月经史等。

1.3临床教学方法满堂灌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没有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老师填鸭式讲课,内容枯燥乏味,照本宣科,抹杀了教与学的互动基础,不清楚学生学到了多少,你的教学效果如何,只追求教学进度。老师的教是关键,而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却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点.教师授课效果不好,不仅取决于教师对授课内容不熟悉或紧张的因素不能脱稿讲解,造成在讲解的过程中不能完全调动护生的积极性,完全照书本一字不漏的念下来,护生听起来感到枯燥乏味。

1.4临床教学有偏差:一部分教师只注重护生的操作能力而忽略了理论传授,认为理论是学校完成的事,临床教学就是培养动手能力,使护生只知道做而不知道思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另一部分教师则是担心护生在临床上会出错或觉得患者会有意见,不放手凡事亲力亲为,使得护生动手机会少,独立操作能力得不到更好的发挥;还有的教师在带教中过于刻板,不注重扩展护生的思维能力,使得临床教学质量降低。

1.5临床带教效果考核评价方法简单:主要沿用两种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卷面考试,操作考试,然而这两种考试方法却不能全面评价学生在临床中所学知识点、综合能力。

1.6实习生对临床护理带教信息反馈不真实:护生给予科室的意见内容多为表扬的评语,既没有反面意见更没有建设性意见,不管是带教老师还是实习学生都看不到真正的失误和实际的提高。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学中每项工作(带教态度、带教内容、带教方法、带教效果)的质量的评价,仅限于肯定临床带教成绩,不找差距、纠正偏差,那提升护理教学质量就是虚的。

2对策

2.1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首先对护生临床教学任务进行量化,个性化(希望根据学生的能力或兴趣区分对待)、创新性(希望临床带教老师计划慎密而有趣味性,不呆板)、专注性(希望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医院病房护理活动)、人性化(希望强调师生互动性及护生福利待遇)、任务明确性(希望病房护理活动清晰且组织明确)、满意度(临床的满意程度)六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实习计划,最理想地调动实习学生的积极性。临床教学须根据学生学历层次、学习阶段、实习场所的不同来确定你的教学目标,医院则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相关人员先一步学习相关理论,带教老师再量体裁衣制订指导性实习目标以及实习目标控制程序,将具体带教内容、活动方式、时间安排、评估反馈一一对应。带教老师可对学生进行多途径的临床教学,实际操作示范、护生模拟操作训练、床边现场小讲课、护理教学双语查房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实现个性化。

2.2在确定带教内容、时间后,临床带教教师应精心安排,编制临床见习教学安排表,以保证教学规范化。带教前,教师需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内容应涉及多方面,除教学大纲内规定外,还应有综合性素质内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前期是否到位准备十分重要。

2.3创新教学方法:临床护理教学以逻辑的严谨性来体现科学的严肃性,而护理实践则在大量的现实变量中自我变通,创造性发挥教学的规范化和虚拟化,在实践中被经验和应用型操作所改变。启发式教学为主,激发同学兴趣为辅;给学生主动发言的机会,而不是老师一人谈,培养学生辩证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教学中虽然教师是主体,教师是导学,包括导读(指导自学教材)、导思(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以及导议(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诱导学生积极发言);教师还可通过三维教学评估法带教;沟通式教学方法、思维训练教学法、目标教学法、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教学等来充实临床教学效果。在授课时,除了注重自己的讲授反映外,还应考虑护生的参与及吸引护生的注意力,采取适当的讲授技巧鼓励护生紧随教师的思路,用课堂提问、课尾复习的方法,使护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听讲中。

3讨论

3.1加强临床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基础,带教老师是护生首次接触临床实践的启蒙,带教老师,他们的每一举动对学生的影响举足轻重,其德、才、风直接影响着护生今后的心理和行为。选好带教老师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为此,打破论资排辈,论资格带教的老观念,通过科室选拔,护生反馈等途径进行综合评价,选拔具备带教学历(大专以上)职称(护师以上)来带教学生,最好采取一对一的带教老师,既保证了医疗安全又保证了带教质量。

3.2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选拔有工作经验、护师职称以上的护师担任带教老师,以确保临床带教质量。因为教学过程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必然,整个过程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在最初接触临床的道德观、价值观、心理素质[3],所有带教老师应热爱护理专业、热爱教学、责任心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护理技术,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动态及相关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等,不断丰富完善自己。通过业务备课、讲评、培训、临床护理科研理论与技术培训班等继续教育项目,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带教老师不但肩负着导师的专职,同时也有不断完善自身的职责。带教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护生的道德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护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不可沾染生活恶习,对是非原则坚定不移,对教学科研治学严谨、实事求是,是护生的好榜样[2],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3.3将持续性临床带教质量改进贯穿于护理临床教学的始终。持续改进是教学管理工作中永恒的主题。需不断完善护理临床教学管理体系,通过综合全面的评估,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称职的带教老师,利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加强对护理实习生的目标培养,使其成为新一代护理人才。

3.4建立健全临床教学管理制度如护理专业实习生准入制度、实习学生岗位责任制度、护理临床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秘书工作职责、教师带教职责、临床教师带教职责、护生考核方案等教学制度,在实践中持续改进,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

3.5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护生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对基础好的护生严格要求,对落后者不断鼓励。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对护生进行逐步教育,护生和教师一起在临床工作时可采取“一看二练三放手”的临床带教法;教师可将自己在临床工作获得的知识传授给护生,向其提供成功的经验即经验教学法;用启发式教学法可激护生发寻求信息的责任感,培养护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护生善于总结;护理教学查房则可帮助护生积累临床护理经验,学习处理护理问题的步骤及手段以及工作中的技巧运用等。

3.7推行“教”与“学”双评制度印制表格,设定具体内容:如你对带教老师是否满意;带教老师是否讲解专科理论知识;带教老师是否演示正规操作;你认为实习安排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列举);你最满意的教师(列举原因);你最不满意的教师(列举原因);你对科室有哪些建议,你认为还应增加哪些方面的知识,附加:若有其他建议或意见请列举。对护生的意见要认真分析,落实整改,对其提出的建议,好的予以接受,很多护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不但提出教学工作中的建议和意见,也提出在实习期间发现的非教学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李小寒,刘素珍等.护理教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97.

[2]王晓娟,付沫,唐晓芸.对实习护生进行思想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2005,12(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