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情景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探索情景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万小春

江苏赣榆县赣马二中万小春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改变原有的单纯接收式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交往,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师生交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良好情景,促进教学模式转变,调动学生积极性,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

使用多媒体手段来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色彩鲜艳的幻灯片和声画结合的录像带、动听的音乐等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使他们能够专注地学习,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了语言情景,使外语教学形象化、具体化、情景化。外语情景的创设能逐步缩短学生利用母语进行心译的过程,加快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的连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用音乐创设情景

音乐能吸引人的注意,激发情趣。若我们在进行听说训练前播放一些或与所创情景有关的英语歌曲,则可以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初中英语预备课程Unit12Abirthdayparty的Reading这一课时,我就选择了那首人人皆知的曲子HappyBirthdaytoyou在课前播放。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安静下来,对学生起到心理放松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一听到这首曲子都在猜测今天是谁的生日(Whosebirthdayistoday?),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WhenisMillie’sbirthday?)。

用音像创设情景

⑴让学生聆听声音来创造情景

如在教牛津英语八年级上Unit4Vocabulary这课时,要学tiger,elephant,fox,wolf,snake,dolphin,polarbear等动物的名称,我先让学生分别听动物的叫声,然后猜“Whatanimalisit?”,猜对后再引出一个个新单词。学生们对此感到特别兴奋,学习的兴趣达到了高潮,几乎全班都举起了手,争先恐后地回答。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在轻松的语境中掌握了知识,使枯燥的单词很快被学生记住了。这种聆听声音创造情景的方法也可以用在学习交通工具上,如:car,tractor,bus,train,ship,plane等,也可以用在学习乐器词汇上,如:drum,piano,guitar,trumpet,violin等,先把它们的声音录制下来,然后听声音猜是哪种,再引出要教的内容,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⑵让学生观看影视片段来创造情景

例如,在教九年级上Unit6DetectivestoryReading时,在教学中我播放了有关谋杀案件的片段,让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学习新的词汇,如:victim,bleed,death,struggle,evidence,murderer等。这样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激活了课堂气氛,而且也为后面的Maintask作了铺垫(Whoisthemurderer?),引发学生思考并很有兴趣地加入该话题的讨论中。

二、利用实物、道具等创设情景

一个人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景时,应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精心设计练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利用实物、道具、布景等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自编自演进行交际,从而达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询问价格“Howmuch…?”这个句型时,可以利用实物、道具布置一个购物的场景。把课文中学到的语言,通过自编自演,完成购物的对话,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人物角色的扮演中体会语言的意义,学会正确运用语言。又如,在操练“Isthis…?”这个句型时,我手里拿着一支铅笔,一边在教室里走一边问:“Whosepencilisit?Isthisyourpencil?”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知道这支铅笔是谁的,于是,我就让学生去找它的主人,学生拿着这支铅笔去问别人“Isthisyourpencil?”,直到找到它的主人。同时用“Isthisyourpen/book/eraser/ruler?”等句型来替换,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三、利用提问来创设情景

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师生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Theonerealobjectofeducationistohaveamanintheconditionofcontinuallyaskingquestions.”(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除了借助插图、各种媒体外,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的提问。教师在教学中找准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气氛。因此,教师可以用提问来创设情景,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主题。

针对所学内容,通过问答形式来创设情景

例如,在教牛津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5FilmsReading(I)这一课时,针对大多数学生都喜欢成龙主演的动作片,我设计了三个问题问学生:“Doyoulikeactionmovies?DoyouknowChengLong?Canyoutellmesomethingabouthim?”结果问题一提出来,学生就来了兴趣,整个课堂教学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然后再引出问题“DoyouknowAudreyHepburn?”通过这种问答的形式来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教师的问答中掌握了本课的新词汇和新句型。

利用文中插图,通过问答、讨论的形式来创设情景

新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篇阅读课文都配有与该材料密切联系的插图,有的是为了对应教材内容,有的是为教材重点服务的。利用文中的插图导入新课,能激活学生的认知能力,并使其产生阅读课文以了解信息的愿望,为以后的教学铺平道路。如在教授英语八年级上Unit6NaturaldisastersReading时,我就让学生看Reading后PartC的插图,问“WherewasTimmywhentheearthquakebegan?”来激发学生对此内容的兴趣,同时引导他们去探究“WhatshouldIdoiftheearthquakestarts?”学生联系到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后灾民的自救措施,一个个畅所欲言,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还有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发挥学生的想象来创设情景

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想象力也极其丰富,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来创设情景。如在教teacher,student,nurse,doctor,policeman,actor,report,waiter,worker等表示职业的单词时,有的已听说过,如果单纯认读单词,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因此教师通常会采取实物、图片、投影等形式。但是对于这一课的单词如果采用这种形式,学生学起来不是很感兴趣,因为学生目前没有面临“你的职业是什么?”的问题,于是,我就给他们设计了这样一种情景:“20年后,我们进行一次返校活动,当我们再次相逢在熟悉的校园里时,你会向你的老同学介绍…?”首先利用已学的句型“Iam…”引出各个单词,然后再给学生扩展一些有关职业的词语,如driver,farmer,postman,engineer,boss,fireman等。情景给出后,学生们都很兴奋,积极畅想着自己未来的样子。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没有了枯燥的机械认读,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热烈的讨论和自由的想象。上台表演的同学能够熟练地运用已学的句型“Iam…”介绍自己的职业,并能加上已学过的一些寒暄、问候的话语,进而自主地完成了比较精彩的小对话。

五、选择真实事例创设情景

学生通常喜欢谈论真实事例,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来创设情景。如教家庭成员的词汇时,我让学生带来全家福,并在课堂上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例如,在教完人物介绍Thisismysister这个句型后,我让学生拿着全家福用Thisismy…这个句型先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然后对照自己的全家福画一个FamilyTree,并写一段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短文。学生们对彼此的家庭成员非常感兴趣,因此都积极地投入到活动当中去,而且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表达自然流畅的英语小作文。

六、运用体态语言创设情景

体态语言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使陌生的字母组合与活生生的事物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英语课堂教学以交际为主,毫无生气的交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生动活泼甚至夸张的手势、表情、动作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注意,促使交际愉快地顺利进行。如在教学一些形容词像fat,thin,hot,hunry,awful等时,教师可以利用夸张的手势和面部表情来表达,同时让学生参与表演,学生们非常乐于加入表演的行列。又如,在教学一些疾病名词像headache,toothach,stomachache,cold,cough,sore,throat等时,教师可以使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学生很快便能领会这些词的意思。用体态语言创设情景,有利于迅速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同时,由于学生在课内一边看教师做动作,一边自己模仿学习,并进行动脑思维,因而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只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认真创设与学生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相契合的情景,并灵活运用它来组织课堂教学,就能给课堂带来良好的氛围感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还能启发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达到综合运用语言的目的,从而能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