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的情志护理

/ 2

骨折病人的情志护理

王英

王英(河南省焦作市中医院河南焦作45415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320-02

中医情志护理,即在护理工作中,注意观察了解病人的情志变化,掌握其心理状态,设法防止和清除不良情绪的影响,使病人处于治疗中的最佳心理状态,以利于疾病的康复。中医非常重视精神因素在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提倡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已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中医认为:七情的变化可以导致人体内脏功能失调而产生各种疾病,七情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一般不会发病。但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持续性的情志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机体又不能适应时,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就为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时七情就成为致病因素,中医称为“内伤七情”。因此,情志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1七情致病的主要特点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致病主要影响脏腑气机,使气血逆乱,导致疾病发生。

(1)怒则气上;(2)喜则气缓;(3)悲则气消;(4)思则气结;(5)恐则气下;(6)惊则气乱;(7)忧则气凝。

七情还可直接伤及内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但人体是一有机整体,《灵枢•口问篇》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指出了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有关,心神受损可涉及其他脏腑。再有郁怒伤肝,肝气横逆又常犯及脾胃,出现肝脾不调、肝胃不调等症,说明肝失疏泄,气机紊乱,也是情志疾患发病机制的关键。

2情志护理要点

护理人员基本素质:护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除了熟悉掌握中医情志护理的有关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不断认真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灵活运用四诊方法,通过望其神、察其目、闻其言、观其行、问其疾苦所在等方法,仔细观察病情,收集病人生理、心理的异常症状、体征,从而作出正确的辨证分型诊断,因人施护。同时,护理人员应以自己良好的情绪行为、仪表、微笑等形体语言去感染影响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激发病人对未来生活的热爱,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接受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情志护理原则

(1)关心体贴,一视同仁。(2)避免刺激,稳定情绪。(3)观察了解,因人施护。

3.1不同年龄段病人,采取不同的情志调护婴儿给予适当的安抚,如搂抱、轻拍等。幼儿违拗心理明显,可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逐渐和他们亲近,以利于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少年儿童自我支配意识的能力加强,能客观地分析环境和自己的关系,从而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护理人员可向他们讲明住院的原因、治疗的必要性,取得他们的信任;青年病人个性强,精力旺盛,思想活跃,同时对疾病的反应也很强烈。护理人员要经常同他们谈心,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对中年病人的护理,首先要说服他们对工作、家庭、社会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期待,针对不同的情况,解释治疗目的及预后情况,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消除顾虑,积极同疾病作斗争;老年人机体调节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环境适应能力较差,顾虑较多,护理人员要像儿女那样,从生活上体贴关心他们,帮助病人适应医院的生活环境,嘱其家人经常来探望,解除他们悲观、抑郁的情绪,积极接受治疗,早日康复。

3.2不同证型病人的情志调护素体阳亢型此类患者偏激固执、暴躁、忧郁、多疑、神经过敏。护理人员不激惹、不挑逗,应谦让、体谅,尽量回避,待病人火气平息后再进行疏导。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病人,真正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尽量避其诱因,投其所好,解其郁结,以悲胜怒,耐心细致帮助病人。

抑郁失望型此类患者由于过度悲伤引起心气涣散,精神不振,睡不成眠,食之无味,护理上宜疏导、劝慰、可采用“幽默”疗法和“激情”法。

紧张恐惧型由于精神紧张及恐惧心理,使病人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出现神经官能症状。护理上顺应病人的求生心态,因势利导,增强其信心,鼓励其活下去的勇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3.3内服中药患者的情志调护急性病患者,护理人员应指出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性,以引起病人的足够重视,使病人主动配合医嘱服药,争取早日康复;慢性病患者,护理人员应多与病人交谈,耐心向病人解释慢性疾病的恢复过程,宣教治疗的优点。中药治疗具有副作用少且便于调整,能较全面灵活地照顾到各种病证的特殊性,适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鼓励患儿自觉服药。老年人脾胃虚弱,汤药不宜过冷服用,且宜多次分服,以减轻脾胃的刺激和负担,防止反胃现象的发生。并告诫患者,服药前后,忌食生冷不洁油腻食物。

3.4情志护理技巧与措施

3.4.1沟通根据病人的性别、性格、职业和不同,与病人谈心交心,了解其心理状态,在不违反医疗制度的原则下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解除病人的恐惧、紧张、苦闷等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3.4.2转移即精神转移,是利用某些方法,转移病人对于疾病的注意力,改变其消极情绪,以促进疾病的恢复。

3.4.3开导有的患者对自己的病不太重视,不能遵守病中禁忌,养病期间也骄怒纵欲。

3.4.4解疑。要向患者宣教有关疾病的知识,解除病人不必要的疑虑。

3.4.5激励。用良好的言语,使患者情绪舒畅,增加食欲,避免消极刺激的言语。

3.4.6以情胜情。根据五行相克学说,也是中医独特的情志调护法,消除患者不良情绪,起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由此可见,情志调护能够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心理、生理上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护理人员应注意调整好自身的情绪、角色,多动脑、多动嘴,把情志调护贯穿于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则一定会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同时也使独具特色的中医传统护理得以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