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症出血热的护理

/ 2

肾病综合症出血热的护理

刘丽敏

刘丽敏(黑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50001)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04-0340-02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护理

出血热是一种主要侵害毛细血管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源主要是野鼠类,本病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掌握各期病情变化规律,可能出现的合并症及抢救措施,详细观察病情,准确记录,及时发现各种重危并发症的早期征象,认真做好每个环节的护理工作。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采取预防性和针对性治疗措施,使患者顺利康复。

1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于2008年06月-2009年10月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人40例。其中男35例,女5例,年龄11-70岁,平均42岁。本组病例完全符合卫生部颁布《流行性出血热防治防案》的标准诊断,而且用ELISA法检测EHF特异性抗体IgM全部阳性。轻型20例无并发症,中型10例其中1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重型10例中,分别并发肺炎1例,急性心力衰竭伴急性功能衰竭1例,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临床上经过抗炎、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以防治休克、血液透析、支持治疗,本组40例均痊愈出院。

2护理

2.1加强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压力由于本病病死率高,病情危重,患者表现紧张恐惧心理,个别患者对于战胜疾病信心不足,不能主动配合检查和治疗。因此医务人员要耐心安慰患者,介绍本病有关卫生知识,讲明医患合作,情绪稳定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消除恐惧,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顺利渡过各期。

2.2饮食护理

发热期给予高热量流质饮食,多饮水;少尿期限制饮水,少吃含蛋白质及钾盐丰富食物;多尿期鼓励多饮水,增加蛋白质饮食,适量补钾。进行血透和腹膜透析的患者,应口服大量蛋白质饮食,注意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2.3加强病室管理,搞好病室卫生

保持病室清洁、舒适、空气新鲜,病室每天早、晚各开窗通风1次,每次20分钟,通风时,注意嘱咐患者盖好被子。在冬季,应注意为患者保暖防寒,保暖对低血压休克期患者非常重要,床辅应柔软舒适。防护人员与探视人员要严格控制及管理。

2.4观察生命体征

2.4.1体温发热期卧床休息,低血压期绝对卧床休息。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发热柏℃以上预示中毒症状严重,发热热期未体温骤然下降,应预防发生低血压休克,如再次发生,应寻找原因,警惕继发感染。

2.4.2血压低血压前兆常表现为血压下降,脉压变小,音调减弱。如果尿量减少,血压增高,音调增强,表明血容量过多。提示可能出现高血容量综合症。

2.4.3观察脉搏强弱、节律、次数、发热、低血压休克、心肌损害、心悸、低血钾等常出现脉率增快,后三者可以出现脉搏搏动减弱节律不齐,多尿期和恢复早期亦可有脉率减慢。

2.4.4呼吸、高热低血压休克患者呼吸增快,颅内压升高引起脑疝形成或由于休克严重缺氧,引起中枢性呼吸衰竭.可出现呼吸表浅,增快或减慢,甚至暂停等异样呼吸,对于中枢性呼吸衰竭应密切观察双侧瞳孔变化,可出现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减弱,甚至消失。

2.5不同病期的护理要点

2.5.1发热期:物理降温,不宜用酒精擦浴,以免加重皮肤损害。忌用强退热药,以免大量出汗造成血容量下降。给相应的止痛剂减轻疼痛。

2.5.2低血压休克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按休克的护理原则积极抢救。

2.5.3少尿期:①严格控制入量,按“量出为入、宁少勿多”的原则,输液速度要慢;②注意利尿剂的不良反应,注意导泻病人的大便次数;③限制入量,耐心指导病人控制饮水量。

2.5.4多尿期:补充液体、电解质。注意室内空气消毒,皮肤、口腔护理,预防继发感染。

2.5.5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仍应嘱病人不宜过劳,并应增加营养,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2.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6.1出血:观察是否有鼻出血、咯血、呕血,便血;是否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休克表现。常规查血型、配血,并作好输血准备。根据不同出血部位作相应处理,并按医嘱给予止血药。进行有关凝血功能的检查,并作好抗凝治疗的准备。

2.6.2心力衰竭,肺水肿:注意观察有否呼吸困难、烦躁、心率增快、咳粉红色泡沫痰、肺底啰音等。发现有左心功能不全表现后应立即停止输液或控制输液速度,并报告医生。应用强心、利尿剂病人,应注意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给予氧气吸入。

2.6.3继发感染:早期发现感染征兆,如体温升高、中毒症状、呼吸系统或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和体征、血象变化等。加强口腔护理。尽量避免反复插入导尿管,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探视制度,以减少各种交叉感染机会,特别是呼吸道感染。

3讨论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广泛性损害,临床上的发热、出血、低血压、休克、肾损害为特征。本病的治疗原则是“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地抢救。注意防治休克和肾功能衰竭及出血。如腔道出血引起的继发性休克,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可引起脑水肿、高血压脑病和颅内出血等。临床上也有人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心衰肺水肿等情况。出血热病情变化快,护理人员应手勤、脚勤、眼勤、嘴勤。细心的观察,耐心的询问,详细的记录。精心的护理,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抢救和医治时间,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耿贯一.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31.

[2]彭文伟.传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1.

[3]程燕,孙祥霞,盛利巧.肾病综合症出血热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技巧[J].中华护理杂志,2002,4(4):27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