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分析

金怡

金怡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急诊科河北保定072750)

【摘要】目的:探索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方法:病例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100例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将患者分为B组和A组。A组疗法为普通肝素泵入,B组疗法为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评价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结果、心率、呼吸频率以及疗效。结果:经治疗,B组血气分析结果、心率、呼吸频率以及疗效跟A组相比有明显优势,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改善其预后,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尿激酶;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

【中图分类号】R97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5-0032-02

肺栓塞为体循环各种栓子脱落,导致肺动脉、分支阻塞所致肺循环障碍的一种疾病,次大面积肺栓塞发病主要是因为肺动脉血流受阻,导致患者肺动脉压升高,右侧心脏负荷加重,病情进展后可致心衰。其发病过程呈现动态性,血栓可于数周内溶解,也可在数月后重新形成,影响患者预后。目前,临床治疗首要疗法为抗凝和溶栓[1]。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在我院100例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对象为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100例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和心动图、肺动脉造影、彩超、胸片、CT等确诊为次大面积肺栓塞。纳入者发病时间均在两周内,无抗凝、溶栓治疗禁忌、无血流动力学明显变化,均知情同意。将患者分为B组和A组各50例和50例。其中:A组男女例数各为28例和22例;年龄在54~74岁,平均年龄为64.51±3.13岁;B组男女例数各为26例和24例;年龄在55~76岁,平均年龄为64.12±3.6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男女例数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A组疗法为普通肝素泵入,剂量为80IU/(kg·h),持续微量泵如。B组疗法为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先静脉滴注2万U/kg尿激酶,并每隔三小时监测患者凝血四项,对APTT值变化进行观察,若其在1.5倍以下,则给予80IU/(kg.h)持续微量泵入,并调整肝素剂量,维持APTT值在1.5~2.0倍间。两组治疗三天后均每次2.5mg华法令,每天一次服用。

评价两组治疗24小时后血气分析结果、心率、呼吸频率以及疗效。疗效分三个级别,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正常为治愈;症状和影像学检查改善为好转;症状和影像学检查不变或加重为无效[2]。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本研究血气分析结果、心率、呼吸频率为计量资料,采用的检验方式为t检验,疗效数据为计数数据,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经治疗,B组疗效跟A组相比有明显优势,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其中,B组32例治愈、14例好转,4例无效,总有效率92.00%,A组20例治愈,15例好转,15例无效,总有效率70.00%。

2.2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气分析结果、心率、呼吸频率均无显著差异。经治疗,B组血气分析结果、心率、呼吸频率跟A组相比有明显优势,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临床指标比较

组别HR(次/min)RR(次/min)PaO2(mmHg)PaCO2(mmHg)

A组80.33±10.4220.87±5.2772.46±11.2429.43±4.21

B组70.34±7.2217.33±2.3386.37±12.4536.39±4.45

3.讨论

临床上次大面积肺栓塞发病生理功能变化主要是肺动脉血流的突然阻断和肺动脉压的升高,在治疗上认为早期给予溶栓治疗有利于血栓溶解,迅速对肺栓塞所致右心功能不全症状进行缓解[3],有助于右心功能的恢复和血流动力学改善,降低死亡率。但值得注意的是,溶栓治疗时体内凝血酶活性会上升,出现高凝状态,因此,如何平衡溶栓和抗凝这两者的关系是肺栓塞治疗的关键[4]。

本次研究中应用的尿激酶为蛋白酶的一种,可促进纤溶酶形成,对血液中纤维蛋白原、蛋白凝块和凝血因子扥进行溶解,提高血管ADP酶活性,提升纤溶酶活性。而肝素则为临床使用较多的抗凝剂,其可对机体高凝血状态进行改善,降低栓子形成概率。正常人体中,凝血和纤溶系统处于动态平衡,因此,对凝血酶活性和纤溶系统进行合理调控对避免内源性出血或栓子形成极为重要。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可根据凝血ATPP指标对肝素剂量进行调整,以更好维持两大系统的平衡[5]。

本研究A组疗法为普通肝素泵入,B组疗法为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结果显示,B组血气分析结果、心率、呼吸频率以及疗效跟A组相比有明显优势,提示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改善其预后,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段保良,高张恩.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0):1535-1536..

[2]成元志,吴凡,王金等.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23(11):50.

[3]姜鹏程.溶栓联合抗凝疗法治疗老年次大面积肺栓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4(12):1321-1323.

[4]陈占伟.尿激酶分次应用加序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6(3):252-254.

[5]林瑜,蔡晓平.尿激酶联合序贯抗凝与低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对比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4,27(5):60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