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

李峰鑫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3300006)

【摘要】目的研究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急诊急救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本文采用对照方法进行研究,选择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5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本文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抢救处理;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本文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抢救过程中采用急诊急救措施进行护理,对于本文两组不同的护理取得的抢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本文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抢救时间为(1.2±0.3)h,对照组的抢救时间为(2.4±0.8)h,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本文两组患者在抢救状况,观察组患者死亡2例,抢救成功48例,抢救成功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死亡11例,抢救成功39例,抢救成功率为78.00%,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00%(48/50),对照组满意度为74.00%(37/50),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在进行抢救的过程中配合急诊急救护理进行指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急诊急救流程进行优化,大大的缩短了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的有效率,也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严重创伤;急诊急救;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19-0098-02

现如今,因为我国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创伤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因为车祸伤、电击伤、建筑伤、斗殴伤等各种原因导致患者出现严重损伤层出不穷,而患者的损伤程度也各不相同,表现的十分严重,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1]。对于一些严重创伤的患者应该有效的做好急诊急救的抢救工作,为患者落实各项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从患者实际状况出发有效的抢救患者,大大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针对于此分析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急诊急救所取得的效果,现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当中有男性41例,女性9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60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31.8±11.4)岁;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最大年龄为61岁,最小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为(30.8±11.5)岁。两组患者均为严重创伤,受伤原因之间没有差异性,经统计学软件检验一般资料,也无差异性,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本文所有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抢救时配合常规的抢救处理方法,按照常规的抢救流程,做好对患者的院前急救,应该为患者准备必要的急救物品,做好对患者血常规和抗休克的治疗,为患者进行必要的给氧,并且评估患者的病情,根据患者实际状况选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指导。

本文的所有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抢救的过程中配合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具体的方法为:

①出诊前准备:当接到急诊电话以后,根据报警伤情进行预判,对可能所需急救物品进行补充等情况,需要迅速的对所在车上所备的抢救物品进行检查,了解抢救物品是否妥当,包括所有相关的急救药物和器械、消毒物品,清洁物品等等,要保证院前急救的药物和器械具有良好的功能状态,不能存在有功能异常情况和过期药品,相关的清洁物品无污染意外。

②现场处置:医护人员需要在短时间之内对于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同时需要对于患者的创伤情况作出评分,并且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急救和抢救,再对患者进行抢救的现场,应主要包括对患者的相关循环的维持,做好对患者的止血止痛相关处理工作,还要维持患者的气道通畅,如果患者肢体存在断裂,需要进行保存,为患者做好止痉止痛的处理,并且对患者气胸进行处理。需要必要的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插管和吸氧等治疗[2]。

③约束固定:针对患者的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等相关的骨折部位为患者需采取必要的约束固定措施,进行相关的约束固定,尤其对于颈椎、腰椎损伤的固定尤为重要,避免二次损伤。需要避免不良情况出现。

④搬运护理:在急救小组进行搬运的过程当中,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之下,对患者进行搬运,将患者搬运到医院接受治疗,在此过程当中应注意平稳,需遵循足先行的原则,做好对患者的防寒工作,如果天气下雨,也要做好对患者的防雨工作。

⑤入院前准备:在车上需要联系好相关医院的急救科室,做好准备工作,为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当中,保证患者在转运途中的安全性,而且需要和相关医院的急诊科室进行相关的沟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准备好相关抢救的准备工作。

1.3观察指标

评价本文两组研究对象抢救时间,调查本文两组研究对象的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对于本文两组患者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的过程中,对于本文所有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等计数资料选择采用卡方值(x2)检验,两组数据之间差异检验采用P<0.05表示差异明显,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本文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抢救时间为(1.2±0.3)h,对照组的抢救时间为(2.4±0.8)h,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本文两组患者在抢救状况,观察组患者死亡2例,抢救成功48例,抢救成功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死亡11例,抢救成功39例,抢救成功率为78.00%,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00%(48/50),对照组满意度为74.00%(37/50),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请参见表1所示。

表1本文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抢救情况比较(n/%)

3.结论

综上所述,严重创伤患者在进行抢救的过程中,配合急诊急救护理进行指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急诊急救流程进行优化,大大的缩短了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的有效率,也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德凤.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J].中国农村卫生,2015(12):60.

[2]黄杨.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07):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