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张孝敏

张孝敏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163712)

【摘要】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2月~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干预后,本组80例患有狼疮性肾炎患者痊愈68例,显效患者8,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科学和系统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简短病程的关键。为改善患者的身体预后情况和生存质量,有必要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临床内科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7-0225-01

狼疮性肾炎(LN)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小球疾病。约50%以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上有肾脏受累。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补体缺乏等)、激素(雌激素、泌乳素、雄激素)和环境因素(紫外线、药物、感染)等有关。狼疮性肾炎占我国终末期肾病的1%~3%,好发于育龄女性,也可见于儿童、男性和老人。狼疮性肾炎的病理组织学分为I型轻微系膜性、Ⅱ型系膜增生性、Ⅲ型局灶性、Ⅳ型弥漫性、V型膜性、Ⅵ型严重硬化型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不但不同的病理类型可以重叠,狼疮性肾炎的组织病理类型也可随着疾病活动性和治疗效果的变化相互转变。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从2011年2月~12在我科收治的该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技巧资料,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从2011年2月~12期间在我科收治的8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的4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在22~7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2±3.2)。临床分形:并发高血压患者15例,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患者28例,高血脂12例,肾小管中毒患者25例。辅助检查:①尿液分析和尿蛋白定量;②血清学指标(抗ds-DNA抗体和补体水平);③肾活检;④肾脏超声检查。

1.2治疗方法:狼疮性肾炎治疗的目标是防止复发,保护肾功能,尽可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恢复;治疗过程中可使用免疫抑制治疗糖皮质激素联合各种细胞毒药物或其他免疫抑制剂。同时针对相关表现和并发症的支持治疗严格控制高血压和高脂症。

1.3护理方法:

1.3.1护理目标:护理过程中重视患者皮肤受损减轻或修复、水肿程度减轻或消失,有无感染发生;患者能正常进食,营养状况逐步改善;患者是否能接受患病事实,从生理上、心理上舒适感有所增加;尽量在护理过程中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并发症发生后得到及时治疗与处理;

1.3.2护理措施

(1)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忌用碱性肥皂;有皮疹、红斑或光敏感者.外出时采取遮阳措施,忌日光浴;避免接触刺激性物品,如染发烫发剂、定型发胶、农药等。

(2)休息严重水肿的患者卧床休息,以增加肾血流量和尿量。下肢水肿明显者,卧床休息时可抬高下肢,以增加静脉回流。水肿减轻后,患者可起床活动,但应避免劳累。

(3)营养与饮食护理:评估饮食结构是否合理、热量是否充足。定期测量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评估机体的营养状况;给予低盐、正常量的优质蛋白的食物,但当肾功能不全时,适当调整蛋白质的摄人量。少食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脂肪,增加可溶性纤维的食物。注意维生素及元素钙等的补充。

1.3.3预防感染:保持环境、病房清洁,减少探访人员;预防感染,防寒保暖的同时加强患者营养和休息,协助患者加强皮肤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体温变化;观察有无咳嗽,肺部干、湿哕音等感染征象。

1.3.4健康宣教:避免诱因:教育患者避免一切可能诱发本病的因素;加强患者平日休息和日间活动:在疾病缓解期可逐步增加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护理监督和观察患者用药物后的不良反应;强调按医嘱服药的必要性,不能自行停药或减量;注意患者血压、血糖的变化及肝肾功能等。

2结果

经过2个月的治疗和积极细心的精心护理干预后,本组8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共治愈68例,占85%,显效患者8,占1%,有效3例,占3.75%,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到98%。

3讨论

近年来,一些新的免疫抑制剂如霉酚酸脂(MMF)、环孢素(CsA)、来氟米特、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等被用于治疗LN,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由于新型药物临床研究的样本较小,缺乏有力的循证支持,临床应用并不广泛,在用药期间特别要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来氟米特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感染、脱发,而带状疱疹是最常见的感染情况)的观察及处理。由于目前缺乏足够的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试验,且考虑到药物的可获得性和成本,环磷酰胺被推荐为首选的免疫抑制剂。

环磷酰胺具有骨髓抑制、脱发、胃肠道反应、出血性膀胱炎、肝功能损害、性腺功能抑制、抗感染能力降低、诱发肿瘤等。在使用环磷酰胺时应充分水华,保持充足水量,以减少其出血性膀胱炎的不良反应。同时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甚至停药。在首次环磷酰胺冲击后每周监测白细胞1次,每2周监测1次肝功能;疾病控制稳定后,可每月监测1次,每次静脉滴注环磷酰胺前应查肝功能和血白细胞,如白细胞低于3×109/L则暂停用药,待白细胞回升后再继续用药。在停止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后,要注意观察疾病的活动指标,一旦有活动表现,可予再次冲击。第二节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及护理

参考文献

[1]刘钢,王忠明,谢其冰等.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性肾炎的血象变化及感染发生率[J].华西医学,2000.15(21:197).

[2]王永钧,程晓霞.肾脏病医护防护[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86.

[3]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61,881.

[4]万磊.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功能不全的护理.辽宁中医杂志,2005,32:6.

[5]李玲,周雪玲,段春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N].中国医药导报,2009,5(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