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体会

郑迎虹

郑迎虹

(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150000)

【摘要】目的:浅谈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4例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制定合适的护理计划。结果:经过我院对患儿的细心护理,32例脑瘫患儿完全恢复健康,2例患儿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对患儿进行正确的护理可以帮助患儿早日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

【关键词】脑瘫患儿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8-0242-02

小儿脑瘫又称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简称脑瘫,是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儿脑的非进行性损伤所致的持续性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的一组综合征[1]。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患儿资料,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脑瘫患儿34例,其中男性患儿19例,女性患儿15例,年龄5个月-2岁。

1.2结果:34例脑瘫患儿经过我院的细心护理后康复率高,已经有32例患儿完全恢复健康满意出院,2例患儿进行转院治疗。

2康复护理措施

2.1饮食护理

首先必须考虑的是进食时的姿势与肢位,特别是患儿头部的控制,根据患儿自身特点来选择最适合患儿的进食体位:抱坐喂食;面对面进食;坐位进食;坐在固定椅子上进食;侧卧位进食;俯卧位进食。喂饮时应注意,勺进入口腔的位置要低于患儿的口唇,从口唇的中央部位插入,喂食者避免从患儿头的上方或侧方喂饮,防止引起患儿的头部过度伸展和向一侧回旋。

2.2睡眠体位

2.2.1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侧卧的睡眠体位。此卧位有利于降低肌张力,促进动作的对称,改善痉挛。

2.2.2痉挛型屈曲严重的患儿取俯卧位睡眠。在患儿胸前放一低枕,使其双臂向前伸出,当患儿头能向前抬起或能转动时,可以去掉枕头,让其取俯卧体位睡眠。

2.2.3身体和四肢以伸展为主的脑瘫患儿除了上述侧卧位,也可采用仰卧位,但必须将患儿放置在恰当的悬吊床内,保持头部在中线位置。为避免患儿的视野狭窄和斜视,可在悬吊床上方悬挂一些玩具,吸引患儿的视线。同时,应将患儿双手放在胸前,以利于患儿手功能的恢复。

2.3抱姿指导

2.3.1易出现角弓反张的痉挛型患儿的抱法患儿双上肢放在抱者的双肩上,尽可能地环绕其颈部,将患儿两下肢分开置于抱者的腰部,可降低下肢肌张力。

2.3.2伸展占优势患儿的抱法使患儿头部呈前屈姿势,双上肢向前方,伸出后从仰卧位抬起身体。此姿势有利于患儿的髋关节、膝关节屈曲。

2.3.3手足徐动型患儿或双腿交叉患儿的抱法使患儿的双下肢分开,髋关节充分屈曲,同时用上臂抑制患儿双上肢,防止肩与上肢向后方用力,用胸部抵住患儿头部,防止头颈后仰。此姿势不宜时间过长,可在此姿势下左右摇晃患儿。

2.3.4重度角弓反张患儿侧卧位抱起方法使其头部、肩部、髋关节及膝关节呈屈曲姿位。

2.3.5屈曲占优势的患儿抱法一手扶持患儿上肢的上臂,另一手扶持骨盆部位,可防止两下肢交叉。

2.3.6手足徐动型及肌张力低下型患儿的抱法在髋关节屈曲的状态下,促进头与脊柱的伸展,保持姿势对称。

2.3.7对年长儿、体重较大的患儿的抱法采用两人同时抱法,一人背向患儿,肩负其前臂,握住患儿双手,令其双上肢前伸;另一人面向患儿,双臂分别夹住患儿双足于腋下或用肘部将其双足固定于两侧躯干,用手托住患儿双侧髋关节,拇指向下推压骨盆,使患儿的髋关节充分伸展。

2.4穿、脱衣服的护理

2.4.1衣服的穿脱脱套头衫或背心时,先以健侧或功能较好的手为主,拉起衣角,将衣服从头上脱下,然后,健侧或功能较好的一侧先脱下衣袖,患侧或功能较差的一侧后脱;进行穿衣时,先穿患侧或功能较差侧袖子,再穿健侧或功能较好侧袖子,然后以健手为主将衣服套人头部,拉下衣角。对襟的衣服,可先将其下面的纽扣扣好,根据患儿的情况,留1~2个上面的纽扣不扣,然后按照套头衫的脱、穿方法进行[2]。

2.4.2裤子的穿脱以穿裤子为例:取坐位,先将患侧或功能较差的下肢套入裤筒,再穿另一侧,然后躺下,边蹬健足,边向上提拉裤子到腰部并系好。脱法与穿法相反。对于下肢障碍较重的患儿,也可取坐位,双腿套上裤子后,转右侧半卧位,提拉左侧的裤筒,转左侧半卧位时,提拉右侧裤筒,左右交替进行。脱法与穿法相反。

2.5排泄的护理

记录患儿24h内排便的次数和时间,能取坐位的患儿让其养成坐便器上排便的习惯。使用痰盂时,应把痰盂放在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痰盂盒中,以增加稳定性,盒子的高度以患儿坐在其上,双脚能踏到地面为宜;对较小的患儿可以放在护理者膝上,扶持患儿背部并稍向前倾,腿部弯曲,两腿分开,坐在椅子便盆上。

3讨论

脑瘫主要表现为中枢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言语障碍、视听觉障碍、感知觉障碍、癫痫及心理行为异常。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的时间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出生前、同产期和出生后。

参考文献

[1]林庆.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4):262.

[2]吴朋,工家勤,李旺森.实用小儿康复医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