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针在预防髋部骨折术后静脉栓塞疗效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丹参针在预防髋部骨折术后静脉栓塞疗效的临床观察

张利张海涛李坤

张利张海涛李坤(永城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河南永城476600)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280-02

【摘要】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丹参针在预防髋部骨折术后静脉栓塞治疗时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行髋部骨折手术的146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中男62例,女84例,年龄在19岁至89岁之间,平均72岁,随机分组,治疗组术后丹参针和常规抗凝,对照组术后给予同等量的生理盐水和常规抗凝,两组对照,详细纪录患者的临床资料,2周后行患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明确血栓发生部位、大小及数量,综合分析。结果1:对照组62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33.9%(21/62例),其中中央型4例,周围型17例,2:治疗组84例,2周后造影查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6.7%(14/84例),其中中央型3例,周围型11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下肢深静脉造影技术能准确发现深静脉血栓,临床症状与其无直接关联,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造影示静脉栓子的情况,丹参能够明显降低静脉栓塞的发病率。

【关键词】丹参针髋部骨折静脉栓塞疗效

手术已经成为治疗髋部骨折的主要方法,但术后静脉栓塞成为制约手术的主要障碍,发生率高且后果严重,使很多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传统抗凝治疗虽然抗凝效果满意,但是并发症多,容易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使很多医生和患者对传统抗凝药物的使用存在顾忌。丹参是现代医学最常研究的传统草本植物。丹参注射液含有的丹参酮Ⅰ等,可以扩张冠脉,扩张外周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针对以上机理和作用对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间在我院行髋部骨折手术的146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探讨丹参制剂对预防髋部骨折手术后静脉栓塞的疗效,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间在我院行髋部骨折手术的146例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84例,年龄19-89岁之间,平均年龄72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其中男22例,女性40例,治疗组84例,其中男26例,女58例,所有患者均行髋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方法和手术方式基本一致,患者术前无明显不适。

1.2给药方法

治疗组在术后第二天开始给于丹参针1.2克/天,疗程为7天。对照组术后第二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滴,疗程为7天。其他药物治疗无明显差异,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详细记录患者每天病情变化

1.3并发症情况

应用药物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消化道、呼吸道、精神状态及肢体活动状况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组用药期间患者未反映有恶心呕吐,头痛头晕,消化道出血,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1例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及皮疹,停药后症状逐渐好转至消失,未予特殊治疗。对照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及药物过敏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标准设为P<0.05。

2结果

两组患者全疗程使用相应药物,保持其他条件基本一致,对照组62例,术后预防性抗凝,治疗后行下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33.9%(21/62例),其中中央型4例,周围型17例。治疗组术后给予丹参针1.2克/天,疗程14天,治疗后行深静脉造影,显示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6.7%(14/84例),其中中央型3例,周围型11例。

3结论

针对在我院治疗的146例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访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显示下肢深静脉顺行性造影技术能准确发现深静脉血栓,临床症状与其无明显关联,观察丹参治疗组与对照组造影显示的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证实丹参针可以明显降低髋部骨折术后下肢静脉栓塞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宋仁忠.18例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实用临床医学,2007,6(7):41-42.

[2]刘粤,张长青.孟炜空心钉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多元相关研究.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7):617-621.

[3]黄公怡,王福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中华骨科杂志,1984,4(6):349-355.

[4]ChanKC,GillGS.Gementedhemiarthmplastiesforelderlypantientswithintertrochantericfractures.ClinOthop,2007,(371):206-209.

[5]MearsDC,VelyvisJH,ChangCP.Displacedacetabularfracturesmanagedoperatively:indicatorsofoutcome.ClinOrthop,2003,(407):173.

[6]郑得志,于建华等.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中华骨科杂志,2006,2(22):129-132.

[7]高勇,全韩,代凌云等.骨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76.

[8]胥少汀,李晴航.实验性粗隆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特征力性比较,中华外科杂志,1991,29(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