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刘曙亚

刘曙亚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产科江苏宜兴214200)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风险,探讨总结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50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风险的具体表现,探讨有效防范对策。结果:经过防范护理对策的实施,50例剖宫产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为6%,剖宫产安全率为94%。结论:综合护理人员要具备判断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及早发现护理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母婴安全。

【关键词】剖宫产;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251-02

剖宫产是指利用手术切开母亲的腹部及子宫,用以分娩出婴儿[1]。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妇不愿忍受疼痛,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剖宫产,由此也提高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的对象是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50例,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8.4±5.1)岁,其中初产妇29例,经产妇21例。所有产妇产前检查均正常,符合剖宫产生产要求。

1.2护理风险

1.2.1坠床临近生产的产妇均会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或者宫缩痛,在送往手术室的途中,如果护理人员不指导患者保持正确体位,患者很容易在送往手术室的途中因疼痛而坠床,有时因为情况较紧急,护理人员在运送患者途中没有给予足够的照顾,比如忘记拉上床挡,也容易导致患者坠床。另外由于手术床较小而患者体型相对较大且身体活动不便,如果护理人员没有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或者没有加强观察,患者很容易出现坠床风险。

1.2.2体腔内异物遗留部分产妇可能突发腹痛,需要进行急诊手术,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整个手术过程非常匆忙,如果护理人员没有做好手术前准备,没有严格管理手术中需要用到的器械的敷料,很容易造成手术器械遗留患者腹腔。

1.2.3术后低体温剖腹产手术后发生低体温可能由于麻醉抑制了患者体温调节功能。麻醉会导致外周血管扩张,体内温度被迫传输到体外,对运动神经形成阻碍,肌肉运动减少,患者体内产生的热量减少导致低体温现象出现。另外一个原因也包括没有对患者采取有效的保暖措施,产妇身体某些部分长时间暴露在外,患者身体大部分使用消毒液、长时间输液等都会导致患者体温降低。

1.2.4术后恶心呕吐患者如果在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现象,需要找寻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可能包括疼痛刺激、手术牵扯、低血压等,另外如果患者在手术前吃的过饱,手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1.2.5术后低血压腰硬联合麻醉时剖宫产中麻醉的主要方法,这种麻醉也可以导致患者在手术后出现低血压。这是因为药物注射完成后,在很短时间内会出现阻滞平面,导致血管扩张,降低回心血量,最终导致血压下降[2]。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仰卧休息,下腔静脉被子宫压迫,也会减少回心血量,导致血压下降。

1.2.6院内感染护理人员没有做好手术前准备,手术前没有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患者在入院后短时间内便进行剖宫产手术,部分患者由于本身伴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部分患者体重过重,都可能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少数患者由于身体或者胎儿原因,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后出现较大量出血,也可能导致腹部感染。

1.3防范对策

1.3.1防止坠床护理人员在接送患者出入手术室的过程中,切忌慌乱,要加好护栏,协助患者采取正确体位,将患者头部和四肢放置于推床上,以免进出门时遭到碰撞。在搬运患者时要将推车刹车锁死,保证有护理人员扶稳推车,避免在搬运患者途中推车移动导致患者坠床。在麻醉时,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采取正确体位,告知患者尽量避免翻身,以免坠床。

1.3.2防止异物遗留手术前护理人员要清点好手术器械和各类用品,手术完成后要进行二次清点,保证器械、用品完整再正式结束手术。护理人员必须做到熟知敷料、器械的去处,每用完一个器械或者用品要及时清点回收避免遗漏。

1.3.3防止术后低体温如果需要为患者输液,护理人员应该预先将药液加温到37℃左右,帮助输液时保持患者体温。手术时要尽量加快手术进程,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手术后如果出现出血,护理人员要及时处理,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防止患者体温降低。对于需要患者暴露在外的部位,护理人员应该适时利用毛毯、棉垫等帮助患者保暖,保持病房内适宜温度。护理人员应该定时为患者测量体温,一旦发现异常,即刻进行处理。

1.3.4防止术后恶心呕吐护理人员要注意在手术后控制患者血压,防止出现低血压造成恶心呕吐的发生。手术后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正确呼吸,减少干呕恶心,对于已经发生呕吐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及时清理呕吐物,避免患者误吸堵塞呼吸道。

1.3.5防止术后低血压护理人员要在手术前为患者开通静脉通路,麻醉前适量输入液体,帮助提升血容量,防止低血压。麻醉完成后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调整手术床后协助患者采取左倾位,避免子宫压迫血管导致低血压。

1.3.6预防院内感染手术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手术前做好消毒工作,对于可能发生感染又无法避免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预先给予患者适量抗生素,一般选择在手术前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给药,最晚不能超过皮肤被切开之前。适量使用抗生素有助于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2.结果

50例剖宫产患者经过本研究的预防护理,手术后发生低体温的患者有1例,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有2例,剩余47例患者均未出现其他护理风险,护理风险发生率为6%,剖宫产安全率为94%。

3.讨论

护理风险是护理中难以避免的护理事件,护理风险导致的后果可轻可重,但是医护人员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必须加强重视,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技能,加强对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的临床研究,并做到临床应用,本研究通过对50例患者采取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结果仅有3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较轻程度护理风险,护理安全率达到94%。因此,必须重视对护理风险的有效预防,采取预防对策,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孙伟,宗倩,董瑞等.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风险及应对[J].中外健康文摘,2014,(3):200-201.

[2]陈惠梅.风险管理在急诊剖宫产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14):1819-18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