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基层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的探讨

/ 1

军队基层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的探讨

曾楠,陈继荣

军队基层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的探讨

曾楠,陈继荣

(防空兵指挥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作者简介:曾楠,防空兵指挥学院管理教研室助教;陈继荣,防空兵指挥学院管理教研室讲师。

摘要:军队基层管理涵盖了人、财、物的各个方面,其中对基层士兵的管理是首要工作,因为他们是基层管理的主体。如何具体运用行为管理学派的主要理论——激励理论,来调动士兵工作、学习和其他日常活动的积极性,这对巩固基层凝聚力与战斗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激励理论中需要层次理论、公平理论、归因理论等在基层管理中的具体运用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基层管理;激励理论

1军队基层管理中需要层次理论与士兵的激励

基层管理者要实施有效的激励,就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士兵的需要特点,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应该在实际工作中注意以下几点。

1.1了解基层各类型群体需要的层次性

基层管理者要了解、掌握基层各类人员的需要及其变化发展规律,如列兵、上等兵、一级士官、二级士官、三级以上士官等人员的需要是不同的,并且一类人员中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员在某一阶段由于本身或外部因素的影响,其需要也各有差异或产生变化。因此,基层管理者要根据他们需要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引导和控制各类人员的行为。尤其要注意强化和改造其最高需要,使之与基层管理的最终目标——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积极向上的优秀基层相一致。

1.2掌握基层各人员个体需要的差异性

虽然军队有其特殊性,但终归是社会的一部分,因此其所属人员在年龄、学历、军衔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导致他们之间的需要也表现出差异;并且在不同时期,由于心理发展的成熟不同,主客观条件的变化,需要也会发生变化。例如:

对于军衔相对较高的士兵,如:三级以上士官等,他们最关切的需要可能是:与其他人关系的处理,希望工作得到承认和尊重,自身价值得到直接体现;在工作中能做出成绩并得到提升;具有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对此基层管理者应该给与他们足够的重视。

由于基层士兵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差异性,因此,在众多的需要中,管理者必须注意他们各自的主导需要,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设法满足这种需要。但是,这种满足要建立在正确引导的基础上。

2军队基层管理中公平理论与士兵的激励

亚当斯(AdamsJS)公平理论主要讨论报酬的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公平理论认为,每个人总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同他人作比较。如果个人的报酬与贡献的比率与他人的报酬与贡献的比率相等,他们就会认为公平合理,从而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而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将公平理论运用于基层管理,一方面要形成官兵的集体荣誉感,为建设好基层而甘愿奉献自我,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另一方面,要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公平合理、奖励有突出成绩和表现的士兵。从公平理论中得出公平合理的实施奖励,可以使受奖励者受到鼓励,使其他成员受到激励。公平实奖是维护组织团结向上的良好气氛,增强组织凝聚力的需要。如果施奖不公平,必然使先进受到打击,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而影响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损害管理者的形象和威信。因此,基层管理者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成绩与奖励挂钩的原则,以此形成良好的激励风气。

②制定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公平合理的奖励是以公正科学的评价为基础的。因此,在基层管理中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措施,同时要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积极发扬民主,除此之外,是将也应该大张旗鼓地进行,从而起到激励先进、鼓舞干劲、推动工作的作用。

3军队基层管理中归因理论与士兵的激励

海得(Heider)、罗斯(L.Ross)等人的归因理论认为可以通过改变人的自我认识来达到改变人的行为。也就是说,不同的归因会影响人们工作态度和积极性,进而影响随之而来的行为;对过去成功或失败的归因会影响将来的期望和坚持努力的行为。一般人可以做出四种归因:一是努力程度;二是能力大小;三是任务难度;四是运气与机会。

归因理论给基层管理者带来了很好的启示,即当士兵在工作或学习中遭受失败后,如何帮助他们寻找原因(归因),激励他们继续保持努力行为,争取下一次行为的成功,这是至关重要的。基层管理者可以运用归因理论来增强士兵的坚持性,对不能达到目标的士兵进行及时的鼓励和支持,增强他们的信心,振作士气。这些对于激励士兵的积极性,提高工作学习的热情,巩固基层管理管工作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孔茨西里尔•奥唐奈.管理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2]芮明杰.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戴永良.管理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4]周三多,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