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糖尿病阴式分娩42例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1

初产妇糖尿病阴式分娩42例安全性分析

王丹

王丹(辽宁省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护理系辽宁铁岭112008)

【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糖尿病阴式分娩的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在铁岭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对42例单胎头位自愿选择阴式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初产妇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单胎头位选择阴式分娩的非糖尿病初产妇2243例进行对照比较。观察两组的分娩方式,孕产妇及胎婴分娩结局及对新生儿病率的影响。结果GDM组剖宫产率为21.40%,稍高于非GDM组(18.4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生出血、胎儿窘迫、死产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发生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吸入综合症、缺氧缺血性脑病、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及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低血糖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剖宫产率并未明显增加,说明GDM有阴式分娩指征者阴式分娩是较为安全的。但出现延期妊娠或并发症,不宜过度等待,应适时终止妊娠。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初产妇分娩

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生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不论是否需用胰岛素治疗,不论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均可诊断为GDM,占妊娠合并糖尿病总数中的80%以上。根据临床上42例采取阴式的GDM初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GDM初产妇分娩的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铁岭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确诊住院分娩资料完整的初产妇GDM病例42例,同期住院分娩初产妇2243例。其中,GDM初产妇为单胎头位,自愿选择阴式分娩,胎儿头盆相称,无产科并发症的产妇进行分析。年龄21-42岁,孕周33-42周,平均38周,确诊孕周10-38周,平均确认孕周26周,与同期选择阴式分娩的单胎头位,胎儿头盆相称,无产科并发症的非GDM初产妇2243例进行对照,年龄21-43岁,孕周34-42周,平均38周。

1.2诊断标准GDM诊断标准,参照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第6版,排除孕前糖尿病史。即于妊娠24-28周进行50g葡萄糖筛查结果,1小时后空腹血糖≥7.8mmol/L者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50g糖筛查正常,但有高危因素者于妊娠32-34周重复50g葡萄糖筛查或行75g葡萄糖OGTT试验。75g葡萄糖OGTT试验诊断标准参考文献[1]:空腹及口服糖后1h、2h、3hmmol/L血糖值中两项或以上分别达到5.6mmol/L、10.3mmol/L、8.6mmol/L、6.7mmol/L者诊断为GDM。

1.3方法确认GDM后住院治疗,采用饮食控制,每日每千克标准体重摄入热量为125.5-146.4KJ。全日食物分4-6次进餐。血糖值高或饮食控制不理想者予以正规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满意标准: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2h血糖均<6.7mmol/L。上述1项未达到标准者为血糖控制不满意[2]。出院后每周产前检查,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查餐前尿酮、每月超声检查一次,孕32周起每周行NST检查,38周起每3天行NST检查,每周行血雌三醇(E3)泌乳素(HPL)检查。临产后持续胎心监护,新生儿出生后由新生儿科监护。产前检查无胎位异常、头盆不称、胎儿社会窘迫及巨大儿等,有阴道试产指征。孕产妇无其他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新生儿病率:包括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低钙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高胆红素血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和Fisher’s精确检验。

2结果

2.1两组分娩方式比较GDM剖宫产率21.40%稍高于非GDM18.41%,但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

2.2两组孕妇和胎婴儿分娩结局比较两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巨大儿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阴式分娩对新生儿病率影响两组间在新生儿吸入综合症、HIE、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及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低血糖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GDM对母儿的影响GDM母儿并发症明显增加,主要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早产、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

3.2积极控制血糖。

3.3分娩时机的选择目前认为,GDM血糖控制稳定应在38-39周终止妊娠。妊娠合并糖尿病本身不是剖宫产指征,若胎儿发育正常,宫颈条件较好,则适宜经阴道分娩,这就说明阴式分娩是较为安全的。但是一旦出现延期妊娠或出现并发症,也不宜过度等待,应适时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