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社区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糖尿病足的社区护理

吴婕

吴婕

(河北唐山市中医院糖尿病科0630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社区护理。方法对糖尿病足发生的原因、分级、以及糖尿病足的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进行综述。结论加强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知识的教育和社区护理跟踪随访,提高患者足部自护能力,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及早进行有效地综合治疗和社区护理干预,是防止发生足部溃疡和截肢的关键。

【关键词】糖尿病足社区护理动脉血管阻塞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2-0249-02

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WHO定义)。一旦患上糖尿病足将给患者经济上带来巨大负担,身心造成极大痛苦。临床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约有12-15%会发生足溃疡,其中约85%的患者最终下肢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社区护理工作十分重要。通过社区护理,让社区糖尿病患者认识糖尿病足的危险性,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防护,减轻自身痛苦。因此本文对糖尿病足发生的原因、分级、以及糖尿病足的社区护理及健康教育进行综述。

1糖尿病足发生的原因及分级

1.1糖尿病足发生的原因

1.1.1动脉血管阻塞:糖尿患者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血管出现管腔阻塞,导致肢端缺血缺氧,发生糖尿病肢端坏疽。

1.1.2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时,伴发周围神经病变和神经植物病变,周围神经导致感觉和运动神经障碍,肌肉萎缩、骨骼变形,痛、温觉减弱或消失,被外伤或自伤组织破坏感染。植物神经病变导致出汗减少,皮肤干燥,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组织缺血脆裂而感染坏死。神经病变的存在使机体局部组织经常暴露于危险之中,遇到外伤可导致肢端坏疽,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与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加重局部组织的坏疽感染。

1.1.3感染因素:未控制好的糖尿病患者机体防御机制减弱,造成机体易受伤,一旦感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使局部组织缺氧,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改变白细胞的依赖氧的杀菌作用,血小板黏附能力增强,纤维蛋白活力增高,溶纤维蛋白活力降低,形成微血栓和加重局部组织的缺血坏死。

1.2糖尿病足的分级

糖尿病足症状[3]早期表现为肢体皮温下降,足部发凉,上举后变苍白,下坠后发紫,静脉充盈迟缓,肢体抬高45°1-2min后才出现浅静脉充盈,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后期皮肤变薄、萎缩、趾甲增厚,出现溃疡和感染,如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坏疽。

根据病因,糖尿病足溃疡和坏疽可分为神经性、缺血性和混合性三类。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常用的分级方法为Wagner0-5分级法。0级:皮肤无开放性病灶,常表现为肢端供血不足、皮肤发凉、有刺痛、灼痛感、皮肤感觉迟钝或丧失;1级:肢端皮肤有开放性病灶,表现为水疱、血疱、冻伤、烫伤及其他皮肤损伤所致的皮肤浅表溃疡,但病变尚未累及深部组织;2级:感染病灶已侵犯深部肌肉组织,常伴有多发性脓灶、窦道形成、较多的脓性分泌物,但肌腱、韧带组织尚未被破坏;3级:肌腱、韧带组织被破坏,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多,但骨质破坏尚不明显;4级:骨质缺损,部分趾、足坏疽;5级:足的大部分或全部坏疽,常可累及踝关节及小腿。

根据肢端坏疽的性质和临床表现可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和混合性坏疽。

2糖尿病足社区护理

2.1糖尿病足社区护理的作用

糖尿病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是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第三位重大疾病。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成立严密科学的社区糖尿病管理体系,实现三级预防网,是预防糖尿病足溃疡的根本措施之一。社区护理是社区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医院外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工作,它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可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提供促进健康、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限制残障等服务,以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许多足部切除病例的起因往往是一个小小的足部伤口,患者常因忽略护理或处理不当导致足部细菌感染,进而引发足部病变,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糖尿病足的防治过程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加强患者的健康知识教育。糖尿病足应该以预防为主,要常规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通过社区护理启发及培养糖尿病患者对足部的保健意识,积极预防糖尿病足,并协助他们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同时辅导及督促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此,可有效地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及恶化。

2.2糖尿病足的社区心理干预

糖尿病病程长,治疗效果不明显,并且为终身性疾病,给患者造成了许多心理障碍,如:紧张、焦虑、孤独、抑郁、绝望等,这些心理因素可使病情加重,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心理教育是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糖尿病患者一般存在两种不良心理状态:一种是满不在乎,表现为不重视饮食,不严格用药等;另一种是过于小心,表现为焦虑、悲观等。与患者的交谈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及解释,让不同患者从两个极端走出来,避免心理紧张及精神刺激。

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对待疾病,建立适合患者康复的社会和家庭环境,讲解情绪对健康、血糖的影响,指导患者如何疏泄情绪、自我调节。加强心理护理及卫生宣教,培养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能力,及实施足部综合护理措施,以有效防止截肢的发生,减少伤残。

2.3糖尿病足的社区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往往只关注自己的血糖变化,不重视足部的病变,要使患者充分认识其危害性,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必须具备正确的防护知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保护足部避免受伤,注意足部卫生及鞋袜穿着,每天用39~40℃温水泡脚20分钟。足浴后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彻底擦干。冬季足浴后,不要使用热水袋、电热器或直接烧火取暖,脚易干裂时涂搽甘油或植物油。②鞋袜透气性要好,袜子大小适宜,选择平整、柔软、舒适的棉织袜,注意袜口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③仔细挑选鞋子,最好在下午买鞋,选择尺寸合适、鞋尖宽大、厚底、面料软、透气性好的软底鞋,避免穿塑料、硬底、高跟、尖头皮鞋,更不能赤脚外出。新鞋开始不宜久穿,每日穿1-2小时便换下,适应一周后再像通常一样穿着。穿鞋前仔细检查鞋内有无异物,鞋底是否平整,以免伤及足部。王玉珍等研究发现,糖尿病治疗鞋和鞋垫增加了足弓的支撑能力,减轻了足前部和足跟的压力,降低了足部各部位的压强,有减少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发生的作用。④剪指甲要小心,按时修剪并在泡脚后趾甲变软时再修剪,剪指甲不能太靠近皮肤以免损伤甲沟皮肤而导致感染,有脚垫的患者不要自己用剪刀削挖,需请专业人员处理。⑤每日评估四肢感觉、知觉,注意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皮肤色泽及温度,足背动脉的搏动和弹性。如皮肤温度降低、肢端变凉、皮肤逐渐变白或由暗红色转为暗紫色,甚至紫黑色,足背动脉的搏动逐渐减弱,提示局部缺血缺氧,容易出现溃疡并形成坏疽,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及时正确求医,防止贻误病情。

2.4糖尿病足的社区护理措施

2.4.1采用多种方法促进足末稍循环

温水泡脚,每天睡觉前,必须检查足部,若患者为独居,为其准备一面镜子,每天照看,包括脚背、脚底、脚趾都要检查清楚。仔细观察皮肤的色泽、温度、湿度变化,查看有无割伤(即使细小的损伤也不能放过)、水肿、水泡、皮损,评估疼痛程度及动脉血管搏动、感觉功能、运动及反射情况等。指导患者养成每天洗脚的良好习惯。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吸烟可引起血管收缩,减少血液供应。因此,一定要鼓励患者戒烟。寒冷天气要注意保暖。平时避免压迫下肢血管,不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指导患者采用步行运动、腿部运动、按摩等方法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孙录青等[10]指导患者采用步行运动、腿部运动、按摩等方法促进足部血液循环,随防1~3年,无1例发生糖尿病足。

2.4.2创面护理

溃疡创面先用2.5-3.5%双氧水清洗,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0.15%碘伏消毒,保持创面清洁,清除坏死组织,以不损伤正常组织或不出血为宜。对坏死组织过多的创面要采取“蚕食法”,即少量多次清创。根据局部渗液做药敏实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较大较浅的、分泌物较多的伤口持续纱布湿敷,用生理盐水10ml加胰岛素10U加敏感抗生素混合液浸湿敷料敷于创面,每日用注射器抽上述混合液,将纱布滴湿2~3次,在肉芽组织生长并有治愈倾向时停止使用,如果分泌物不多,伤口较小可用棉签蘸碘伏多次擦洗患处,然后用白蛋白原液喷射创面后用凡士林无菌纱布覆盖,可取得很好的效果。换药次数根据创面情况决定,严格无菌操作。

3结论

基层社区糖尿病患者普遍缺乏足部护理相关知识,容易导致足部护理行为不良。糖尿病足预防保健知识主要来源于医护人员,每个糖尿病患者都迫切希望得到社区健康教育指导,加强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知识的教育和社区护理跟踪随访,提高患者足部自护能力,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及早进行有效地综合治疗和社区护理干预,是防止发生足部溃疡和截肢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秋菡.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探讨[J].现代护理,2005,2(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