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陈文娟

陈文娟

(广东省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广东惠州516001)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护理中实施鸟巢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诊治的192例新生儿,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96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9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鸟巢式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体温波动、体质量、睡眠时间、出暖箱时间等多项指标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新生儿体质量增长速度明显比对照组快,而且观察组患者体温波动幅度小,血氧饱和度升高快,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暖箱时间、睡眠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溃损、呼吸暂停次数、喂养不耐受以及硬肿等并发症的出现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操作中实施鸟巢式护理操作能够促进其体温及体质量快速恢复正常,同时能够降低出暖箱时间、呼吸暂停次数,提升营养摄入,有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鸟巢式;新生儿;护理操作;应用效果

新生儿时期是一生中抵抗能力最低的时期,也是容易患病的高危时期,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成长发育的基础阶段,因而对新生儿的护理质量要求相对较高。近些年,很多学者关注最近兴起的鸟巢式护理措施[1]。我院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诊治的192例新生儿,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我院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诊治的192例新生儿,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96例患者中,44例为男性,52例为女性;胎龄在30~39周,平均为(34.5±1.4)周;体质量在1100~3600g,平均为(1536±52.41)g。观察组的96例患者中,42例为男性,54例为女性;胎龄在31~38周,平均为(35.1±1.6)周;体质量在1200~3500g,平均为(1483±54.24)g。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孕周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具体为密切注意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将其头颈部放在长方形的小毛巾上,严格按照医嘱定时喂养,同时每天测量新生儿的体质量变化,运用多参数对新生儿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助于新生儿的呼吸、心率变化[2]。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的基础输尿管实施鸟巢式护理措施,也就是讲卡通图案的绒面布做成柔软度、大小合适的椭圆形鸟巢,在应用前将其放在暖箱或者辐射台上预热,新生儿采取侧卧位,依据患者的体质量变化对暖箱的光线和温度进行调整,最好调节柔光,以免强光将新生儿的眼睛灼伤,定期进行消毒,每天为新生儿洗澡,保持身体干净,每次喂养后对新生儿进行鼻部以及口腔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3]。

1.3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时运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用X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新生儿体质量增长速度明显比对照组快,而且观察组患者体温波动幅度小,血氧饱和度升高快,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暖箱时间、睡眠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溃损、呼吸暂停次数、喂养不耐受以及硬肿等并发症的出现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胎儿在子宫内呈现为抬头俯屈,将颌部与胸部靠近,屈曲肘关节,将前臂在胸前交叉或者平行,将大腿与腹壁贴近,小腿较差或者平行蜷缩在宮心内。这种姿势被认为是最安全、最舒适的体位[4]。鸟巢式护理时给新生儿提供给一个与子宫环境类似的健康、稳定的人造子宫环境,运用襁褓或者浴巾围成椭圆形的鸟巢,让新生儿出生后放在暖箱内的姿势与胎儿在母体内的体位基本类似,对新生儿进行抚摸和体位固定的作用,进而提升新生儿的舒适感、安全感以及边界感,缓解新生儿脱离母体后的异常紧张,降低惊跳反应,缓解哭闹次数,最大限度的满足新生儿的心理需求,加快新生儿生长发育[5]。

本文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新生儿体质量增长速度明显比对照组快,而且观察组患者体温波动幅度小,血氧饱和度升高快;观察组新生儿出暖箱时间、睡眠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溃损、呼吸暂停次数、喂养不耐受以及硬肿等并发症的出现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就说明,鸟巢式护理体温波动幅度明显比常规护理措施第,说明鸟巢式护理有利于保持环境稳定,降低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几率。

综上所述,新生儿护理操作中实施鸟巢式护理操作能够促进其体温及体质量快速恢复正常,同时能够降低出暖箱时间、呼吸暂停次数,提升营养摄入,有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陶凤桂,骆金玲,丁艳华.自制鸟巢式振动水囊袋在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暂停中的应用[J].中国优生优育.2013,20(02):145-146

[2]赵艳红.早产儿使用水囊鸟巢护理模式30例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12,36(08):345-346

[3]屈敏.鸟巢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黄疸光疗中的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2,48(04):524-526

[4]邵俊芳.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5,30(01):347-348

[5]兰蓝.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20(05):762-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