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陈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陈剑

陈剑田继成

(新疆巴电建设安装有限责任公司841000)

摘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繁多,在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信息支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电力需求空前,电力企业要牢牢抓住这个宝贵时机,积极创新,勇于探索,充分发挥电力信息采集系统的重要作用,推动电力营销事业向着更高的层次前进,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探讨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力营销;应用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开展用户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是当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成电力企业营销战略体系能够得以顺利实施最为重要的一项核心构成内容。因而,也便要大力加强对用户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力度,以期能够将信息采集系统的作用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并由此来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谐共赢,为电力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基本结构组成

1.1主站层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主站层作为了整个系统的数据管理中心,其承担了包括前期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以及后期的信息应用与转化等多项职能,而且主站层在维护该系统的运行稳定与安全方面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依据主站层功能的不同,又可将其划分为前置采集功能、业务应用功能以及数据库管理功能三大模块。其中前置采集功能主要所承担的职责就是完成与信息采集终端之间信息的采集与传输以及相关指令的传递等;而业务应用功能主要所承担的就是一系列电力业务的实现;数据库管理功能所完成的主要是对所采集到各类数据信息的处理、存储及转发等。

1.2数据采集层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层主要包括了在各个应用场所中所使用的电能采集终端。在数据采集层能中,所应用的数据传输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即本地信道和远程信道。依据这两种基本的数据传输方式,成功的实现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不同层次之间信息的传输与互通。其中,本地信道的主要工作方式有宽带载波、RS-485总线以及电力线窄带等,而远程信道的主要工作方式有拨号、光纤以及通用分组无线技术等。

1.3采集点监控设备层

采集点监控设备层主要包括了系统中的配电开关、智能电表以及无功保护装置、动作保护器等。采集点监控设备一般都是应用了一种集成化的电子电路设备,同时也具有一种良好的数据远程传输功能,通过将这一设备层与计算机的联网,发挥出了一种高效的电能采集、控制与计量等功能。

2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

2.1自动抄表

供电公司电力营销工作的主要成果及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电费回收指标,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电力用户的用电量、可能缴纳的电费金额,并将其有效回收是供电企业长期以来重点关注的问题。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够完成自动化抄表工作,可以有效节约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整个系统只需要3~5个人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操作及维护,将众多一线营销工作人员从烦琐的抄表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的电力营销工作之中;远程自动化抄表时间明显缩短,抄表人员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往返用电现场,不会干扰电力用户;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抄表工作,超标周期、抄表例日固定,这种情况之下,电费结算周期十分的清晰,这为后期的线损测算以及电费管理模式的优化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利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开展抄表工作,可以有效地避免人力抄表过程中因人员疏漏导致的漏抄、错抄等现象,提高了抄表工作的质量。

想要真正实现远程自动抄表工作,必须要做好硬件系统的安装、维护工作,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各电力企业工作之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首先,低压采集设备安装的过程中,电力用户对于装置的作用、优势不了解,部分小区物业以维护业主利益的名义阻碍设备安装工作的开展;部分小区建筑结构特殊,设备安装、改造比较困难,另外由于缺乏统一的安装标准,同一单元相邻表箱或者临近单元的表箱之间接线工作比较麻烦,影响了设备安装的进度;电井、地下室等场所通信信号比较差,此时电力企业如果想要接入信号,需要向物业管理部门就相关事宜进行协调沟通,也会耽误设备的安装进度。

其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营销系统的数据交互并不是同步的,营销系统数据更新后,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手动发出对应的指令之后,用户采集系统及采集终端内的数据才会更新,这也是未来用户采集系统应用过程中需要改进及完善的地方。

最后,采集系统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必须要由电力系统有关工作人员加强检修维护工作,但电力用户众多,电能表数量自然也非常多,根据电力行业有关固定,电能表需要每隔5年更换一次,相关数据显示,每年有20%左右的电能表需要轮换,电能表更换之后,相应的系统档案维护工作也需要及时开展,工作量比较大,操作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保证电能表更换、维护的及时性、准确性是电力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其次,用电信息系统覆盖的范围比较广,牵涉的用户、供电计量端口非常多,这都为现场维护工作带来较多的麻烦。

2.2异常用电信息智能判断

传统的电力营销工作中,只有长期工作有经验的员工才能对用户的异常用电信息进行即使判断和处理,这就增加了平时工作的工作难度,而当前的用户信息采集系统能够直接电能表及终端运行工况进行检查核实,智能化的判断是否有计量异常情况的发生,比如高压供电致使熔丝熔断而引起的电压断相、电表的仪器故障而引起的电流缺相等,系统在后台通过计算机可以智能化的记录这些异常状况的发生地点、发生时间,以此作为计量损失纠正的依据。对于因人为原因所产生的异常用电信息,系统会以各相电压、电流的监测记录为参考,进一步侦查出疑似窃电用户的用电特征,并以最快速度发出预警信号,对相关违规用户进行断电、索赔,尽可能将电力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2.3线损管理

传统的用电信息采集方式在进行线损管理时,存在周期长、人工误差大、线损分析准确性受限制等缺点,这将导致电力企业无法准确了解线损的真实状况,加大了日常用电管理的难度。而采用当前较为先进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则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将各类信息进行冻结,然后实施自动化快速抄表工作,由于信息的冻结,避免了不同时段产生的误差,符合电力系统准确计算线损状况的要求,在减少工作误差的同时,进一步实现数据采集和线分析的快速化、自动化,最直观的数据对比就是,传统人工的线损分析时间一般为一个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线损分析时间通常可以在一天内完成。

2.4预付费电卡表的使用

预付费电卡表是经过电力系统分析统计后,对用户在特定时间内用电量的汇总,属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终端数据,可以控制预收电费,即如果用户的总电费金额达到预先设置的报警电费数值时,系统的终端就会给工作人员提示或发出报警讯号,指导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或语音提示提醒客户再次续费。如果总电费金额达到跳闸电费数值,系统的终端就会启动跳闸程序,停止对该用户供电。这种营销模式的转变,有力地避免了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过程中的经济损失和电费回收风险。

总之,电力营销企业在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期间,需要制定完善的管控方案,按照相关要求对系统进行改革,遵循系统建设原则,科学应用先进的技术,提高电力营销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婷,陈建波.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0)

[2]陈刚.电力营销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7(21)

[3]游慧泓,李烽.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给电力营销管理带来的变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10)

[4]苏玉娥.电力营销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探讨[J].硅谷.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