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电池污染危害及回收处理现状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废电池污染危害及回收处理现状探索

林守帅徐棋林听听马志成

林守帅徐棋林听听马志成

(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电池在我们生活中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废电池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主要围绕废旧电池的危害、回收现状及再生处理技术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

关键词:废旧电池;资源回收;再生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池种类繁多,日常使用的电池主要可分为一次电池(也称原电池)和二次电池(又名蓄电池,俗称可充电电池,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两大类。一次电池中的干电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量最大的一类电池,以干电池的大量使用所表现出来的矛盾最为突出和严重。

我国是干电池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都要产生数以亿计的废干电池,这些废干电池的绝大部分没有经过分类回收,而是作为生活垃圾被直接丢弃进入到自然环境中。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另一方面,废干电池中含有大量的可再生利用的资源,大量废干电池的直接丢弃对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由此可见,对废电池的回收再生利用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一、废电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一节一号电池腐烂在地下,能使1㎡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受污染,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五号含汞电池会导致60㎡大气的汞含量超标[2]。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废电池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案例:2006年中国十大污染事件之东海废电池污染2006年,由农业部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废电池对海洋渔业环境污染影响”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东海海域作业的渔船(主要是帆式张网渔船)将鱼用废干电池直接扔向大海,造成海洋生态环境严重环境污染。据统计,平均每年有500万只鱼用废旧干电池被丢弃在海洋中,这些电池在海水中长期浸泡释放出许多重金属物质,导致该海域的生物不同程度的中毒。在随后的解剖实验里,在3种生物体内都发现程度不同的重金属超标。这些体内重金属超标的生物体如果被人类食用,也会引发中毒。

为什么废旧电池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如此巨大的危害呢?究其原因这与电池中的酸碱电解质和有毒金属物质(Hg、Cd、Pb、Ni、Zn)有关。大量废旧电池被直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由于机械磨损和长期的腐蚀作用电池中的有害化学成分直接进入环境中。其中的酸碱电解质溶液会影响土壤和水系的酸碱度,使土壤或水系酸性化或碱性化。而电池中的有毒金属物质被生物体吸收后进入到食物链的各个阶段,最终被人体吸收,在人体内富集,导致人体变病,严重者会导致死亡。表1、表2分别是几种常见电池的主要组成成分以及电池中的一些主要金属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表1几种常见电池的组成

.

表2电池中的主要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

.

二、我国废电池回收现状

1.宣传不到位,居民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宣传是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实现废电池回收利用的重要工具。然而,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却很少见到有关“废电池的危害、鼓励废电池回收”等专题宣传。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的环保意识缺失,对废旧电池回收的意义认识不明确。由于居民的环保意识的淡薄,使得一些小区里已经配置的废旧电池回收箱如同虚设。

2.无激励机制,回收电池积极性不高

所谓激励机制,就是赋予废旧电池一定的价值,用废旧电池可以换取同等价值的其他物品,实施有偿回收模式,提高人的积极性,实现废旧电池的回收。但是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推行这种废旧电池有偿回收模式,回收电池是自发的、无偿的行为。因此,很少人会把家里的几节废电池回收起来扔到回收箱中,做这种他们认为“费时间、无报酬”的事。

3.废旧电池的回收网络不完善

废旧电池的回收渠道过于单一。目前废旧干电池的回收主要是通过废旧电池回收箱来完成,电池生产商和废品回收商很少开展废旧电池回收这项业务。电池回收的参与者也很单一,只是一些社区的居民。一些电池消耗大户,如大型商场、公司等并未参与到其中。

三、提出废旧电池回收策略

1.建立和完善废旧电池回收网络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作用,向广大群众宣传废旧电池的危害,树立废旧电池必须回收利用的观念,提高废旧电池回收率。可以成立专业的废电池回收环保协会,定期在社区、学校等人口密集地区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包括电池的选择和使用、电池的分类标识、废弃电池的危害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其次,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回收点。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如环保局、市政管理部门部门在街道社区、大型商场商场、学校等场所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或者人工回收点,方便附近的各种人群主动回收废电池。

最后,创新废电池回收方法,提高市民回收废电池的积极性。赋予废旧电池一定的“价值”,尝试以物换物或者以旧换新的方法,来构建完善的废旧电池回收网络。

2.加强废旧电池回收管理制度和法规的建设。

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要求生产企业对不同种类的电池在外观颜色上要有统一的规定,对锌锰电池、镉镍电池、水银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应有醒目的颜色标识,以利于分类回收。建立废旧电池的管理制度,确保废旧电池的“回收、运输、储存、处理”工作顺利开展。除此之外还应采取一些有力措施,鼓励和支持电池的生产企业开展废电池的回收处理工作,限制生产或不允许生产重金属含量高、无法再生利用的电池,从电池的生产上把好关。

3.构建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产业化模式

废旧电池中蕴含有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实现废旧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不仅符合当前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理念,而且还能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但是,作为新兴产业的废旧电池处理行业受到“废旧电池回收网络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备”和“废旧电池再生利用技术不够优化”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废旧电池处理产业的经济效益低下,无法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因此,必须发挥政府的高效行政能力改变目前的不利局面。编制以政府为主导,全民参与的废旧电池回收网络,为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提供坚强的原料保障,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创新废旧电池再生利用技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吸引跟多的投资者投资废旧电池处理产业,最终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模式。

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准,坚持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消费”理念,将成为今天“新消费”运动的新内涵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废旧电池的回收再生利用,是电池“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具有极高的社会效益。相关部门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实现废旧电池的100%回收;加大资金投入,研发高效的废旧电池再生利用技术,实现电池处理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参考文献:

[1]梁宏.电池发展史[J].多媒体世界,2004,(10).

[2]肖传豪.废旧电池的污染及其防治[J].化工时刊,2010,(4).

[3]张明,彭瑾等.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技术进展[J].环境卫生工程,2008,(2).

[4]张俊喜,张铃松等.废旧锌锰电池回收利用研究进展[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7,(2).

[5]史小林.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利用方法综述[J].太原科技,2007,(11).

[6]程建良,高小威等.废电池回收制备锰锌铁氧体[J].中国锰业,2004,(1).

[7]王雪松.我国废旧电池回收处理行业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9,(2).

[8]张雪霞.我国废旧电池回收系统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9.

[9]何庆中,黎俊青等.废旧锌锰干电池机械分离回收处理技术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4).

[10]魏薇,王丽敏等.废旧干电池制备液态复合微肥的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