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髓内钉术后骨不连运用骨端稳定术治疗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股骨髓内钉术后骨不连运用骨端稳定术治疗的分析

钟驰

(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湖南永州423000)

摘要:目的探究股骨髓内钉术后骨不连运用骨端稳定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38例股骨髓内钉术后出现骨不连患者。对患者实施骨端稳定术治疗。结果38例患者营业骨端稳定术进行治疗效果非常理想,所有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在较短时间内骨不连情况均愈合,并且在愈合过程中没有锁定松动的情况或者钢板螺丝裂开的情况。患者对此次治疗的总满意率94.74%,说明了骨端稳定术治疗在治疗效果方面得到患者的认可和满意。结论对股骨髓内钉术后出现骨不连患者应用骨端稳定术进行治疗,可确保骨折处的稳定性,可尽早开展康复训练,利于机体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术后骨不连;股骨髓内钉;骨端稳定术

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交锁髓内钉等内固定技术也逐渐成熟,对于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式也越来越多。但是,对于部分医疗设施较差、理念落后以及操作不规范的情况[1],诱发股骨术后出现骨不连的发生率极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均有影响。研究引发骨不连等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所以,本文针对股骨髓内钉术后出现骨不连的情况应用骨端稳定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共收治38例股骨髓内钉术后出现骨不连患者。男性:30人,女性8人,年龄17至35岁,平均年龄(29.4±1.2)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5例,坠落伤8例,摔伤9例,砸伤6例。疾病类型:骨不连萎缩型20例,肥大型18例。患者首次实施手术均为开放复位手术。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情况。

1.2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股骨髓内钉术后骨不连患者;②患者自愿签订同意书;③患处活动受限、生活能力下降;④无血液传染性疾病;⑤无精神系统疾病、意识障碍。

1.3方法

对患者实施骨端稳定术治疗,具体操作为:先实施麻醉,对膝关节应用闭式手法实施松解,确保膝关节功能的活动范围趋于正常。在合理的位置入刀,做一个4-9cm的切口,完全暴露出骨折部位,对骨髓进行钻通,清除干净纤维瘢痕组织和硬化骨,把固定钢丝取出,把自体骨和异体骨放置骨折以及周边,确保植入充分。对骨膜外利用6-8孔经微创技术锁定。对骨折两端应用螺钉进行固定,无需实施外固定。医务人员将患者放回病房后,观察患者的麻醉情况,当其意识清醒后,指导患者正确的康复训练,例如肌肉收缩等,术后4-5天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开展关节功能等训练。患者出院前,医务人员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要定期复查。

1.4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随访过程中,掌握其骨不连处愈合时间、恢复情况以及是否有不良情况发生。并对患者发放调查表,对此次治疗是否满意。

2结果

2.1患者的基本治疗情况

38例患者采用骨端稳定术进行治疗,效果非常理想,所有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在较短时间内骨不连情况均愈合,并且在愈合过程中没有锁定松动的情况或者钢板螺丝裂开的情况。

3讨论

股骨干骨折是骨科诊室常见疾病,诱发股骨干骨折的主要因素就是暴力。在临床中的症状有骨折区域压痛、畸形、活动受限、肿胀等,部分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并发内脏损伤、多处外伤的情况[2],甚至会有休克的情况发生。若不及时采取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均有一定损伤。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创新,逐步攻克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难点,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术后出现骨不连的等不良症状,不仅影响整体治疗效果,更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创伤。

髓内钉属于内定器械,有髓内钉杆,杆表面有减压平面[3],是针对股骨干骨折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此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对骨折位置轴向力线有着良好的控制率,从而降低骨折旋转畸形的情况,有效的减少内置物断裂的情况发生;有效的避免对骨膜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伤害,可以保留血肿内部的生长因子,加速骨折端的愈合情况;利用微创技术,对切口实施闭合,可降低切口出现感染的情况,而且有着良好的固定效果,有助于患者早日实施负重锻炼。根据相关报道研究得出:髓内钉对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还是存在不愈合的情况。这多与患者术后出现骨不连情况有所关联。引发骨不连情况不仅是因为暴力、骨折或者患者自身体质情况,还与治疗过程中操作有误有一定联系。具体操作有误的因素有:对鼓膜实施剥离过程中,对骨断血运产生破坏;骨细胞无法达到骨折端,继而导致骨折位置出现不稳定情况[4];髓内钉规格与患者具体需求不相符,髓内钉过长或者过短,无法控制远端旋转或者移位,出现固定不牢固的情况;应用钢丝捆扎不当,和髓内钉器材有一定差异,使其两者之间出现电解反应,电解液会对骨折部位有所腐蚀,进而影响骨折愈合。而且钢丝捆扎不当会对骨片血运产生破坏,影响骨折区域的供血情况,阻碍了骨折愈合。康复训练方法不当也是引发骨不连的因素之一,医师一定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认真指导患者,对其出现的不当训练要及时纠正,从而降低骨不连情况发生。

骨端稳定术可分为外稳定和内稳定,外稳定就是利用支具和石膏进行固定,但是此方法对于骨不连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内骨端稳定术中髓内钉取出:就是把原有的髓内钉取出后实施扩髓,再次置入较粗的髓内钉,让其和骨皮质完全接触,这样有利于骨折处保持稳定。应用阻挡钉:就是将螺钉置入原髓内钉的一侧或者两侧,以免髓内钉出现移位的情况,有效确保髓内钉的稳定性。保留髓内钉:就是将原有的髓内钉进行保留,再进行微创植骨,同时再实施微创锁定或者钢板固定等,此方法临床效果具有一定优势。具体为:可以规避单独采用髓内钉的产生的不良影响,因为髓内钉是单平面交锁固定,虽然稳定但是无法控制髓内钉的滑动,尤其是冠状平面内滑动[5],易出现对位不佳、稳定性不良的情况。而且采用的髓内钉和钢板材质相同,不会产生电解反应,利于骨折处愈合。此方法属于微创操作,对机体切口小,治疗过程中出血量少,利于机体快速康复。而且无需取出髓内钉,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病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有着安全可靠、经济实惠的优势。

综上所述:对股骨髓内钉术后出现骨不连患者应用骨端稳定术进行治疗,效果非常理想,可确保骨折处的稳定性,利于机体恢复,可尽早开展康复训练,此治疗方法得到患者和医师的高度认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方玮.阻挡钉结合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6):575-576.

[2]戴海东,明文义,赵进征.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7):1-3.

[3]孙久强,韩树峰,杨世磊.逆行髓内钉与动力髁螺钉治疗成人股骨远端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1):7-12.

[4]李红国.两种方法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29(24):554-555.

[5]缪海雄,孙春汉,王斌,等.更换髓内钉与髓内钉联合侧方钢板治疗股骨干非峡部肥大型骨不连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15(9):82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