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策略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1

提升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策略教学

王玉吉

山东省临沐县大兴镇中心小学王玉吉276707

【摘要】: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精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数学教学参与度策略

一、设置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课堂,促进学生人人参与

在一节课上看你是否能像一名灵活机动的指挥员,头脑清楚,眼光敏锐,语言精练,津津有味地把几十个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在你的周围,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形成这样的教学局面,因素是很多的,其中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只有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思维才能活跃。做衣服要“量体裁衣”,种庄稼要“因地制宜”,育人要“因材施教”。每个班里几十个学生在一起学习,虽然学的是同一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智力上的差异和其他?因等等,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各种不同情况,既要有共同的要求,又要区别对待。所谓共同要求,就是你是几年级的学生就要把几年级最基本的内容学会,所谓区别对待,就是要引导学习好的学生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过辅导,学会本年级的基本内容。这样,学习好的同学有学头,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奔头,课堂里才能人人有劲头。

在教学中,我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使不同层次的都能积极思考,都能回答问题。

1、设计全体都能回答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如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乘法分配律的字母公式怎样表示?当然更重要的是设计同一问题,让得出不同程度的回答。如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并指出回答不出的(实际是指中下等生)可以看书。又如,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这类问题,既是对这堂课知识的回顾和,又能调动每个的思维的积极性,哪怕学困生也都能回答其中的一、二,当然对中、上等要求他们能完整地进行回答。

2、设计中下等生回答的问题。

在新授课中的复习铺垫部分和练习中的的问题多数适宜中下等生回答。如应用题中的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这题直接告诉我们哪几个条件?要我们求什么?当然对于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教师启发就能回答的问题,我也让他们进行回答,并适时地对他们进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设计中上等生回答的问题。

在中,我尽可能设计出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后才能判断、推理的问题让中上等生进行回答,这样可以发展这这些的思维:如:你能找出其中的奥秘吗?还有其它的思考吗?还有更巧妙的解法吗???

二、创设质疑平台,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平台,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在学习“圆柱与球体的认识”时,通过认识,学生已?感知“圆柱上下两个圆面一样大”。我有意板书:“上下两个圆面一样大的就是圆柱体。”学生根据生活?验,提出疑问:“腰鼓上下两个面一样大,它是圆柱体吗?”从而更加深了以圆柱体的认识。

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精心设计,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观察物体”这一课,主要设计了以下环节:1、教师出示一个小药箱,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各得到一个什么样形状的图形。2.教师拿一个长方体盒子让不同位置的学生观察,提问:“你们都能看见几个面”?说一说理由。3.教师再拿出正方体、球、圆柱等物体,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一看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并把看到的面的形状?在本上。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

总而言之,教师要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为学生创设各种数学学习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当然,学生的参与也不是目的,还要保证参与的质量。既要保证参与的深度(即参与积极思维的程度),又要保证参与的广度,这样才能保证参与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