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7-17
/ 3

浅析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

郑亚莉(合肥学院管理系,安徽合肥230601)

关键词:主体性道德教育必要性主体人格

作者简介:郑亚莉(1976—)硕士,合肥学院管理系助教

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已向我们清楚地表明,教育或迟或早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叶澜教授认为:呼唤人的主体性,是时代精神中最核心的内容。因而主体性教育作为当代教育思潮之一得到了重视,而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也成为了这个时代教育领域的重要话语。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主体性是一个对象性范畴,如果脱离客体和指向客体的对象性活动,就无所谓人的主体性,只有在对象性活动中,人作为主体使自己的活动指向客体,并通过主客体之间互作用,才能获得自身的规定性,才会显示出自己的主体性。关于主体性德育的定义,不同的教育家都从不同的侧面给出了各自不同的定义。视角不同,但是追求的目标是一样的,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概念最早由王策三先生提出。他认为,“所谓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运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方式,以形成学生真正自律的道德品质为目的的教育”①。“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利用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方式。以形成学生真正自律的道德品质为目的的教育。”②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是指高校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要以尊重和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需要为前提,通过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道德教育环境,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意识,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能力,最终形成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教育实践。

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③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育。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基础手段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市场经济类型,自由、平等、竞争是其应有的基本特征。这与主体性道德教育所提倡的自主、平等、自为、创造、自由选择的主旨内涵是相通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个人民主自由的发展权利、促使个人合理利益与社会利益达到动态平衡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显著体现和根本要求。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阶段理论得到内在逻辑的说明。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一社会形态中,人开始有了人身自由,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彰显,但受劳动产品的交换关系即“物”的关系的制约,人的主体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异化,这就需要超越性,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处于这一阶段,而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也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中大学生规避“物”的依赖关系风险,实现自我道德主体性及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效教育方式。

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要抵制和消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物化”对于大学生自由全面个性生成的阻滞和侵蚀,为青年大学生创造丰富多彩、健康与积极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过上一种自由、高尚、创造力勃发的高品质生活。主体性道德教育所提倡的自主、平等、创造、自由选择,从根本上说明了对大学生进行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走出高校道德教育困境的需要

道德教育是大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它以培养受教育者理

想的“道德品质”为目的,通过教育把特定的道德意识、行为规范等传授给受教育者并期望转化为他们个人的品质、规范行为和习惯。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它是一种价值引导的过程和一项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为素质教育的必要成分和必然要求。然而,时下高校道德教育却面临着教育效果不高的困境,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现状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较高。但从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反常现象不难看出,大学生的道德已经受到一些负面因素的冲击,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一是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发现,在政治信仰方面,有半数的学生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入党动机表现出多样化,部分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个人现实理想高于政治信仰。还有少部分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持一种冷漠和无奈的态度,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政治,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不足,缺少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随着就业体制的转变,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的竞争,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成才意识和主体意识显著增强。大部分学生崇尚自尊自立,追求主体人格,有强烈的自我表现、自我决策、自我实践的意愿,但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倾向,同时,价值观念由过去的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偏移。有些学生因不能较好的解决和处理所面临的问题,而造成心理障碍,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这些问题表明,无视他们主体意识的彰显,忽视学生内在需求,道德教育将会滑坡,导致道德教育流于形式。

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实现

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个体道德品质,塑造个体道德人格的重要形式,对个体来说,也就是一个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锤炼道德意志、践行道德行为的过程。因此,我们应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认知能力强,思想活跃,独立思考能力强,渴望成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积极探索促进大学生道德主体性内在激励不断生成的培育新式,从深层次挖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唤醒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使其内心道德责任感、义务感、使命感不断生成,时刻提醒激励自己朝着道德目标修行,以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

(一)、激发大学生的道德需要

人的道德行为动机来源于道德需要,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能力是由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所引出的。优化学生的主体需要,就是要关注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成长和发展的需要。这是主体性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需要是人作为主体的本性,需要处于人的心理结构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是推动个人行为的直接动力。“没有受教育者对道德的要求就不会有接受者的主动、自觉的道德行为,忽视受教育者道德需要的道德教育实际上就是没有受教育者的德育,不要主体活动动力源泉的道德教育实际上是‘外练论’的典型代表或变形。”④人的需要按照马斯洛的分类有生存需要、防卫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五个不同的层次。学生同样也具有这些需要。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自然需求,更要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完善和价值的实现等高层次的需要。

(二)、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是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核心,也是其根本目标。陈秉公教授在他所著的《大学生人格学》中对人格概念的界定比较全面,抓住了其本质。该定义为:“人格是现实的有特色的完整的个人,是人经由社会化获得的,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个人特质结构,是人思想和行为的综合。这个人格概念包涵了四方面的内容:全面整体的人,持久统一的自我,有特色的个体和社会化的个体。”⑤道德人格是人格在道德上的规定性,是某个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主体性道德人格,是指独立、理性、自为、自律、自由的道德人格,即道德主体性充分实现的道德人格。

主体性道德人格作为道德人格的时代精华,展现了一个人的全面性、完整性、统一性和独特的个性魅力,是道德主体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的精神体现,是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健康人格。在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过程中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富有现实性和时代感的人格范式来感召、引领当代大学生。“当某种人格形象得到他人、群体和社会的赞美时,从中就会升华出新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种人格形象就成为体现这种社会行为规范的典范,得到社会的推崇,成为其他人格效仿、学习和追求的理想人格。”⑥

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要着眼于大学生个体自由、自觉、自愿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要让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念,追求一种高尚的、理性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明智生活。复旦大学教授冯契先生说:“道德行为以自由意志、独立人格为必要前提”,“真正自由的道德行为就是出于自觉自愿,具有自觉原则与自愿原则统一,意志和理智统一的特征。”⑦只有当道德主体在生活世界中自觉、自愿地践行社会道德时,道德才真正成为他们肯定、完善和发展自我的手段;也只有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真正发挥引导、规范和调节大学生道德和利益关系的功能时,这种教育才可以成为大学生正确的肯定、发展和完善自我,从而形成自己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有力杠杆。主体性道德人格所表征的自由是一种内在的自由、为理性所控制的自由。主体性道德人格是道德人格的时代选择,具有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个体在道德实践中能够自决自断、大胆创新和执着坚毅。它彻底摆脱了依附的、奴性的、缺乏主体性的传统道德人格。主体性道德人格为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更能彰显道德主体的主体精神和主体价值。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品质是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思想和主体性道德行为的综合,它是大学生形成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前提和基础,是通过大学生主体性道德认知的内化与外化最终实现的,是内化与外化的统一。大学生主体性道德认知的内化就是在教育者的引导和帮助下,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正确的社会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道德结构之中,从而变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进而转变成社会行为。

在高校中进行主体性德育教育,强调对个体的尊重,强调个人的道德需要;重视主体性德育教育建构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的主体性人格,把他们培养成具有独立、自主、进取、创新的品质。

参考文献:

【1】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第123页。

【2】林仁杰﹒试论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特征和方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7页。

【4】徐兰宾.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原理〔J〕.江西社会科学,2003,(8)。

【5】陈秉公﹒《大学生人格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1989﹒第30页

【6】齐振海﹒《人的价值问题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26页

【7】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20—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