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如何预防实习护士的针刺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重症医学科如何预防实习护士的针刺伤

杨肖蓉

(云南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目的:针对重症医学科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制定防护对策认为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果:需从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实习护士自身的操作技术及心理素质提高,改变不良工作习惯,规范工作程序。结论:健全职业暴露与感染控制管理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预防,从而降低重症医学科实习生针刺伤的发生。

【关键词】实习护士;针刺伤;原因;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4-0300-02

在重症医学科工作中,静脉穿刺,输液拔针及其它各类注射是实习生最基本、最常见、最频繁的护理技术操作。实习护士因操作技术不成熟,因而极易导致针刺伤的发生,也将面临着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如HIV、HBV、HCV等,对实习护士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为了提高重症医学科实习护士对针刺伤危险因素的认识,降低其针刺伤的发生率,近几年来,实习护士的职业安全问题开始受到重视。并制定预防针刺伤发生应遵守的条例以及发生针刺伤的具体处理流程。还应及时对重症医学科实习护士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将针刺伤降低到最低程度。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经针刺伤发生接种发生感染可能发生致命后果的有HIV和HBV,其中,实习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概率比较大。

1.针刺伤的概念

是指一种由医疗器械如注射针头、缝针、多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

2.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分析

2.1发生针刺上的原因

(1)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器械不安全(2)静脉输液重新穿刺时,为了图省事或者备物不齐,留置针或一次性头皮针重复使用(3)重症医学科实习护士防护意识淡薄,胰岛素注射完毕后针头帽回套(4)重症医学科实习护士工作繁忙,心理处于较紧张状态(5)输液拔针时,未规范操作,徒手分离针头。

2.2原因及分析

2.2.1岗前培训防护教育不到位操作中护理人员未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护士学校设置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课程不全面,实习护士岗前培训内容大多以临床基础护理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为主,导致实习护士对护理职业性危害认识不足,缺乏自我防范意识。[1]

2.2.2操作流程执行不规范缺乏临床经验实习护士不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将个人的不良习惯带到工作中,导致针刺伤的发生,如在静脉穿刺输液拔针时不遵守规定,操作中缺少临床经验,输液穿刺易滑脱刺伤自己,使用后的胰岛素注射针头未按要求丢弃,回套过程中导致锐器伤,护理操作过程中,将使用过的头皮针,胰岛素针头棉签等混放于治疗盘内;操作完毕经手分离针头,针头置入锐器盒时注意力不集中,未准确置于锐器盒内等;加药时间仓促,一只手拿着安剖一只手拿着注射器,直接错误操作等不良习惯都能诱导针刺伤的发生。

2.2.3实习护士自身因素思想不集中心理调节能力差,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临床经验见识不足,工作时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发生针刺伤。

2.2.4带教护士因素科室临床护理工作量大,个别带教护士由于自身思想觉悟不高,责任心不强,不负责任,带教经验不足,未真正对实习生的操作做到放手不放眼。

2.2.5患者因素(护理对象不配合)护理对象不配合的工作,是导致针刺伤多发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在输液中,若护理对象表现明显的躁动和不合理特征时,有表示抗拒性行为,护理人员要加倍小心,以防止针刺伤发生。在输液中,患者数量多,走动明显,病人干扰护理人员操作概率大,发生注射针刺上的几率大,重症医学科患者因有创操作、监护加上病情易发生谵妄、焦虑、烦躁的情绪,不配合护士的各项操作及护理,这也导致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的潜在因素之一。[2]

2.2.6科室管理制度不健全科室负责人对实习生的管理不到位,对如何预防针刺伤的健康教育为落实。

3.预防措施

3.1强化安全教育和标准预防知识培训

科室应将职业安全及职业暴露后伤口处理流程等列入实习护士入科的培训内容。执行标准预防,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时,应遵守标准预防措施,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均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发生针刺伤的实习护士立即报告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护士长再将具体情况上报主管护理部、感染办公室。

3.2规范锐器操作流程及医疗废弃物管理

实习护士进行静脉穿刺、输液拔出、皮下注射胰岛素等操作时,应推治疗车,携带锐器盒,严禁从使用过的针柱徒手分离针头,回套针帽,实习护士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工作需严谨认真不能嬉笑打闹,同时必须有带教护士在身边指导,以免刺伤自己;加强医疗废物的处理,标签分类清楚,垃圾位置固定,实习护士要熟知损伤性废物与其它废物不可混放,严防造成二次伤害,各种穿刺、皮下注射、输液拔针后针头立即分离放入锐器盒,锐器盒装至3/4时,告知带教老师或科室护士,让带教老师或科室护士督促保洁员更换新的锐器盒,做好标签分类,登记;加强实习护士手卫生的依从性,操作前后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

3.3告知实习护士针刺上的登记报告制度

科室制定针刺伤的应急预案及处理原则,入科时及实习期间安排资深护士为实习护士安排一次小讲课。并进行理论考核,让在本科室轮转的实习护士掌握针刺伤的紧急处理,针刺伤的第一时间内先做好局部处理,尽可能使损伤的血液流出,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局部挤压,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用0.5%聚维酮破或或75%酒精进一步消毒伤口并包扎。[3]带教护士立即查看患者的各项血标本化验结果,指导实习护士12小时内到门诊处进行血液检查。

3.4全面评估

实习护士入科后均由带教护士进行简单的评估,包括年龄、心理状况、性别、是否发生过针刺伤或其它职业暴露,在其它科室的综合表现,以确定是否有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同时护士长合理弹性排班,让实习护士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后做好心理疏导,给予人文关怀。

3.5带教护士责任感教育

预防实习护士针刺伤是每位护士都必须认真对待的工作,也是优质人文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对重症医学科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进行加强工作责任感的教育,从而增加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增进实习护士和带教护士的关系,降低实习护士针刺伤的发生。

4.结论

重症医学科实习护士针刺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提高实习护士的自觉意识,加强职业危害防护知识的教育。改变不良的工作习惯和行为,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的专注度和慎独性。科室应健全职业暴露与感染控制监督机制,重视实习生针刺伤的防护工作,强调从预防入手,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给予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一旦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护士长应组织其抽血化验,根据暴露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发生针刺伤后,应立即正确处理伤口,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毒进入体内,降低针刺伤的危害,同时重点加强发生针刺伤实习护士的心理护理,确保实习护士身心健康地工作与生活,为实习护士将来进入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姜文彬,李红岩,李东楠,等,针刺伤的危害与预防[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120-121.

[2]徐胜兰.输液科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7)?:660-661.

[3]宋照云.HIV污染针刺伤的处理及预防[J].当代护士2013?(6)?: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