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霜霉病发生防治与防治方法

/ 1

黄瓜霜霉病发生防治与防治方法

王艳秋

黑龙江省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52100

一、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黄瓜中下部功能叶片,病初叶片背面产生许多水浸状斑点,后叶正面呈褪绿的黄色小斑点。摘下病叶放入水中,12h后叶背病斑上即可出现明显的霉层(叶背病斑上有无霉层是最初鉴别黄瓜是否感染霜霉病的主要特征)。病斑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而呈黄褐色多角形病斑,潮湿时叶背病斑上产生灰黑色霉层,即病菌孢子囊与孢子囊梗。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数量增多,扩展速度加快,病斑相互愈合变大,造成叶片因失绿而干枯死亡。

二、传播途径

霜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主要靠气流、风雨和人们的农事操作活动进行传播,通过植物的各种孔口侵染,伤口、气孔或表皮均可侵入;高湿是其发生的重要条件,当叶面有水滴或水膜时,病菌孢子才能萌发和侵入;发病最适温度16—24℃,最适相对湿度为85%以上;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病害受到抑制;空气相对湿度在50%—60%以下,病菌不能产生袍子囊。

三、发生症状

黄瓜霜霉病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子叶染病,初期叶面症状不明显,湿度大时,叶背面可见水浸状斑。病斑沿叶脉扩展,然后叶面均匀黄化,湿度大时叶背面可见黑色霉层,为病菌孢子囊梗及孢子囊。真叶染病,起初病部叶面无明显变化,叶背有水浸状病斑,病斑沿叶脉扩展呈多角形病斑,后病部黄化,叶背面湿度大时有黑色霉层。病斑在抗病、感病材料上的表现有所不同,感病材料病斑大,呈规则的多角形,叶背面霉层发达,发病后期病部变成黄褐色,空气干燥时叶片迅速干枯,并向上卷。抗病材料病斑小,成近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角形,叶背面霉层稀疏。同一植株从下至上发病,新叶很少感病。

四、发病条件

多雨、多雾,叶面长时间结露,相对湿度大,温度较高是该病发生和流行的有利条件。具体讲:相对湿度在83%以上,最适温度在15~22℃之间。只要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就是霜霉病大发生之时。如果抑制了其中任何1个条件,就可以有效控制霜霉病的发生。

1.相对湿度高

在诸多因素中,湿度对发病的影响最大。湿度越高孢子囊形成得越快,数量越多。相对湿度在83%以上,44h后病斑上就可产生孢子囊,低于50%~60%,则不能形成。孢子囊在叶面结露和适温的条件下,只需1.5h即可萌发,2~3h即可完成其侵染;在干燥的条件下,2~3d孢子囊失去萌发力。

2.温度适宜

此病菌在5~32℃的温度范围内孢子囊均可萌发,但最适温度为15~22℃。当温度低于15℃,高于30℃时病害的发生就会受到抑制。日光温室及塑料大棚的温度优势,也正好成了黄瓜霜霉病频发的温度条件优势。

3.种植了不抗病的品种

抗病性差的黄瓜品种是易感霜霉病的又一因素。

4.没有依品种特性进行合理密植

品种叶片大,行株距太小,通风透光不良,是增加湿度、诱发霜霉病的重要条件之一。

五、防治措施

1.栽培管理栽培与肥水管理和病害发生也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排水不良或灌水过多的田块,种植过密或中耕锄草不及时的田块,湿度较大,发病重。施肥不当,土壤板结,植株生长衰弱,抗病性下降。保护地浇水过多,不及时通风换气,使保护地湿度过高,叶面长时间结露水,利于病菌产生孢子囊和孢子囊的萌发侵入,极易导致病害流行。

2.科学施肥施足基肥,生长期不要过多地追施氮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植株发病常与其体内“碳氮比”失调有关,碳元素含量相对较低时易发病。根据这一原理,通过叶面喷肥,提高碳元素比例,可提高黄瓜的抗病力。经验表明,从定植后开始,按尿素:葡萄糖(或白糖):水=0.5~1:1:100的比例配制成溶液,每5~7天喷1次,连喷4次,防效可达90%左右。

3.选用抗病品种黄瓜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差异大,要选较抗病的品种。以防止幼苗徒长和老化。多施有机肥料,促进幼苗生长健壮。加强光照,增强抗病能力。

3.1选用健壮无病幼苗育苗地与生产地隔离,定植时严格淘汰病苗。

3.2生态防治改革耕作方法,改善生态环境,实行地膜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空气湿度,并提高地温。进行膜下暗灌,在晴天上午浇水,严禁阴雨天浇水,防止湿度过大,叶片结露。浇水后及时排除湿气,防止夜间叶面结露。加强温度管理,上午将棚室温度控制在28~32℃,最高35℃,空气相对湿度60%~70%,每天不要过早地放风。

3.3药剂防治

3.3.1烟剂法

用45%的百菌清烟剂、克露烟剂,或杀毒矾烟剂,每667m2用250~350g,傍晚闭棚后均匀点燃,次日早必须放风排烟,7~10d熏1次,连续2~3次。

3.3.2喷雾法

72%克露或克霜氰可湿性粉剂800~9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0%枯菌克500倍液,高锰酸钾2000倍液,或绿享1号40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4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瑞毒铜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以及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25kg,每10~15d灌1次,连续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