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形式·民间立场·政治意识形态——抗战以后文学中的民间形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6-16
/ 1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社会的文化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主要标志就是民间文化形态的意义和价值被置于重要的地位,不管是在国统区、沦陷区,还是解放区,民间文化形态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和国家权力意识形态、知识分子精英意识发生联系,这种联系的方式是复杂的,正如陈思和所说:“在国统区,知识分子的代表是胡风,他以犀利深刻的理论风格把新文化传统推进抗战的炉膛深处,同时又一再受到来自政治权利的压迫;民间文化则以通俗文学与抗日主题相结合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