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王萍

王萍(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苏虎街实验小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

探究性学习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研究、主动探索。开展探究性学习,能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之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唤起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热情和激情,创造性地获得知识,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一种合作性、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师,我们应转变过去那种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思想,转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树立“为学生服务”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综合性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积极参与者”的作用。构建适合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工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那么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应当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我认为,教师应当是学生探究性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探究方法的引导者,探究行为的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究结果的正确评价者。

1.教师应是学生探究性学习兴趣的激发者

“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教师”,爱因斯坦所言极是。学习没有兴趣,也就失去了动力。探究性学习对于刚进入中学的初中学生来讲,它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也是一全新的内容。作为教师,如果我们在起始阶段就能很好地注意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使之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种乐趣。

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一开始我们不能制定知识性较强,难度较大的探究课题,而应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特征,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又通过的自己的努力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的课题。即使这些课题中生活中的小问题,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也所谓,只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就值得我们和学生去探究。因为从教育的目的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会体验到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提出问题、确立探究的方法程序都是学生一手所做,通过探究活动,他们会从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即使他们的探究在最后没有什么结果,甚至于失败,但只要他们经历了那一过程,他们也会有很好的情感体验。以致于在以后的探究性学习中,他们会吸取经验和教训,不走过去的老路、弯路,从而使探究性学习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一种爱好,一种兴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和认知结构的限制,他们对任何事情的兴趣都会随时间的推移出现间隙性的变化。作为教师,我们应时常创设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唤起他们学习兴趣。“探究的目标应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起点不能太高,切口不能太大,要注意帮助学生成功,并保护学生的成功感。”对于探究性学习中所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给予积极地帮助,提出建议性的意见;学生的情绪低落时,要给予适时的鼓励,让他们对探究性学习有良好的愿望和动机。只有这样,学生对于探究性学习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不会使探究性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2.教师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引入一个适合于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中去,引导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自主地解决问题。教师应给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使他们能够在适合于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环境中,有条件地开展探究性学习,从而真切地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陶行知:《教学合一》)

作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不是消积的旁观者,应深入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来,“及时地了解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发现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所闪烁的亮点,珍视学生探究中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积极地引导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互相探讨,互相提高。而不能把现成的东西交给学生,这样是不会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同时还应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实施综合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营造良好的气氛,提供良好的条件。”

3.教师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的参与者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不可能全部都懂,应该与学生一同学习,一起探究。教师的生活阅历较学生来讲要丰富许多,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毕竟比学生要高一些,可以在许多方面给学生提供帮助。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是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应开阔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同学生一道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对学生设计的探究思路和探究方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向学生提供探究经验,帮助学生分析自己所探究问题的价值取向,对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不规范的做法和行为给予引导,以免出现偏差和错误;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获取资源信息的方法与建议。另一方面,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也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分析问题的思路,让自己探究性学习水平也有一个很好的发展。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应认识到自己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和合作者”,而不能依靠自己的教师权威和自己认知水平比学生高就凌驾于学生之上,学生的语文活动带上教师的个人色彩,将学生的研究引向自己的既定的结论。这样不但有损于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更会使学生对于探究性学习失去兴趣。在合作中,我们应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即使学生的选择有问题,教师只能给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而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学生,这样就使得学生失去了发现问题的机会,只是被动地执行教师的指示,教师依然是整个活动的中心,学生仍然处于被的地位,以教师的意愿代替学生的意愿,使学生的学习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这样的探究性学习同过去的教学还有什么区别呢?

探究性学习重过程,因此在评价学生时就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更不能把所探究的课题有无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而应看重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态度和行为,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把自我评价同他人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究学习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评价真正地起到评价的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断更新,才能适应新的教学形势,才能更好地适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也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适应新的教育环境下的发展型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