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儿童乳牙龋病的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非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儿童乳牙龋病的疗效评价

邓兆林

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卫生院口腔科215159

【摘要】目的:探究为乳牙龋齿患儿行非创伤性修复技术(ART)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乳牙龋齿患儿共72例参与研究,按照患儿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6),研究组行ART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行常规龋齿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进行为期1年回访,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经过统计学计算存在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在统计学中不具备意义。结论:ART技术治疗儿童乳牙龋齿的效果理想,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修复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非创伤性修复技术;乳牙龋齿;儿童;临床疗效

龋齿是常见的口腔常见疾病之一,属于细菌性病变,同时也是慢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多发于儿童群体,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多糖或高糖食物食用量过多、缺乏口腔保健意识有关[1]。该疾病治疗不及时会对儿童的恒牙萌发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可造成儿童面部发育障碍。为探究儿童乳牙龋齿的有效治疗方法,我院特进行了非创伤性修复技术的临床疗效研究,现进行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乳牙龋齿患儿共72例参与研究,经过X线检查后符合龋齿诊断标准,已排除患牙脱落患儿、牙髓暴露患儿以及无法进行挖器治疗患儿。按照患儿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研究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2-8岁,平均(5.3±2.3)岁;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2-7岁,平均(4.6±2.1)岁;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清洁口腔和牙面,后通过高速涡轮机将患儿龋齿牙洞扩开,并清除牙洞内的腐坏物,清洗后在牙洞内填充银汞合金材料,对填充物进行调整和固定,治疗一个月后复查。

研究组:清洁口腔以及牙面,使用专业仪器开拓患者龋齿牙洞,清除牙洞内腐坏物并进行牙洞清洗。后通过Dycal进行处理,在牙洞内填充玻璃离子材料,进行修正成形,将凡士林在填充物失去光泽前按压进牙洞,黏牢固定,在干燥状态下保持半分钟,调整患儿咬,直至恢复正常,治疗一个月后复查,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1.3临床观察指标

①复查时评价患儿龋齿治疗疗效:显效,患儿牙齿修复体保持完整;有效,牙齿修复体还在,但是边缘出现缺损情况,缺损范围不超过0.5毫米;失效,牙齿修复体还在,但是边缘出现缺损情况,缺损范围超过0.5毫米;无效,其修复体已经脱落。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②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针对ART技术质量乳牙龋齿的临床疗效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X2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优于对照组(77.78%),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不良反应

研究组36例患儿中共有3例患儿出现不良发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36例患儿中共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6.67%),研究组不良发应情况优于对照组,但组间数据差异经计算(X2=1.858,P=0.173>0.05),故在统计学中不存在意义。

3讨论

乳牙龋齿是临床常见口腔疾病,学龄前儿童是该疾病的高发群体,并且该疾病进展速度较快,容易发生感染情况[2]。龋齿最初发病位置位于患儿的牙冠部位,随着病变进行发展后可对患儿的牙体本质以及牙釉质造成严重破坏,最终在口腔内形成牙齿龋洞。龋洞若不进行治疗无法进行自愈,最终可导致患儿牙齿脱落[3]。乳牙龋齿属于细菌性疾病,并且可诱发患儿出现根尖周炎、牙髓炎等并发症,不进行治疗任其发展甚至会引发患儿出现牙槽骨炎症或颌骨炎症,对患儿的面部发育产生严重威胁。乳牙龋齿继发性感染情况会提升患儿关节炎、慢性肾炎、眼部疾病以及心内膜炎的发病率,对患儿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传统的乳牙龋齿治疗方法为高速涡轮机+填充银汞合金,虽然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易对患儿的牙齿造成破坏,并加强对其牙髓的刺激,损害患儿的口腔软组织[4]。此外,通过该种方式为患儿进行龋齿治疗时,会增加患儿的心理负担,引起患儿紧张、恐惧的不良情绪,导致患儿不合作率增高,对治疗效果有消极影响。

而非创伤性修复技术则是与传统治疗方式有较大差异,该技术使用专用挖器对患儿龋齿内的腐性物进行清理,并填充玻璃离子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和耐磨性能,对患儿口腔造成的刺激较小,并且疗效显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经过统计学分析存在意义(P<0.05)。可见非创伤性修复技术在儿童乳牙龋齿的治疗中存在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扩大应用范围。

结语:

为乳牙龋齿患儿行非创伤性修复技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该方法能够减少对患儿牙体本质的伤害以及减轻对患儿牙髓的刺激,具有较高的修复率,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雯,尚永一.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在儿童乳牙龋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06):111-112.

[2]梅曦木.用非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儿童乳牙龋病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240-241.

[3]闫智奇,颜学民,叶梅等.非创伤性充填技术修复治疗乳牙龋病临床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2016,06(18):182-183.

[4]孙立政,白建军,高美兰等.观察非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儿童乳牙龋病疗效[J].医学信息,2016,29(01):319.

作者简介:

邓兆林,出生年:1978年,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江苏宝应,职称:口腔主治医师,学位:本科,研究方向:口腔内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