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置换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管网置换技术分析

王松

江苏省南林装饰工程总公司210037

摘要:对管网进行整体置换时,通过分析地形、气量、置换主次、检测点等因素,避免管网内出现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无法避免空混气时,应完全避免管内出现静电释放。否则会引起安全事故。目前没有天然气置换的相关规范,笔者结合延川南煤层气已建管网的特点,对管网投运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安全投运的技术方法及特点。

关健字:煤层气置换管网投运

1、管网概述

集气管网整体布局采用放射状,将集气站选在了相对靠近井位中心的位置。通过一道道山梁将管线引入集气站。同时每一道山梁上的管线又采取树形结构将范围内的井连接起来,在适当的位置增加阀井,保证各生产井的独立性。采用这种布局可以最大化的减少管网总长度,降低施工难度。其

缺点为,管径种类较多,布局庞大。运营时要熟悉管线的走向和布局,在突发情况时,要切断相关节点,避免大范围停运。

2、置换过程分析

2.1静电的产生

因为不同物体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当接触的物体很快分离时,部分电子会脱离原物体而留到另一物体上,从而产生静电。当气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类似于两物体在不停的接触分离,最终产生静电。

煤层气集输管道大量采用PE管,PE管导电性较差。PE管不导电,因此在直接置换时比钢管安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绝缘性越好,越容易造成电荷积聚。气体越干燥越易产生静电。纯净的气体在管道内流动时不会产生静电,因为移动气体分子所需的能量低于产生的静电的能量。煤层气在排采时经过水力压裂,而压裂对煤层产生的裂缝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粉尘。煤层气从煤层中解析出来后携带了水滴、粉尘以及其它杂质。经地面流程节流降压,会进一步出现凝结水。这使的煤层气不纯净。煤层气中的水滴、粉尘、油污与PE管材质差异较大,当这些杂质在管道内快速流动时会在局部产生电荷积聚,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后便会放电。热熔焊的PE管内部并不光滑,会在尖端形成电晕放电,将尖端周围的空气击穿,此种放电释放能量少,引燃能力较小。PE管中使用有钢塑置换接头,以及存在井口地面流程中的焊瘤进入PE管中。这类型的导体与静电非导体之间会产生刷形放电,引燃引爆能力较大。

钢管线内铁屑、石块、焊瘤等与管道剧烈碰撞可能产生火花。钢管道内壁并不洁净,杂质及焊瘤等与管道这个良导体可能接触不良而形成电容,当电荷在电容间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便可击穿气体,产生火花,此类型放电引燃引爆能力较强。

2.2静电防护

在置换过程中,静电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之一。而防止静电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控制置换时的气体流速。在《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2006)中规定用燃气直接置换空气,压力不宜大于5kPa,就是为了控制流速。

参照国外实验有关气体安全流速公式[1],

式中v—不产生电荷放电的最大平均流速

d—管道内径;

PE管选用的最小管径为De63,因此由上式计算,直接置换或有空混气时最大流速不应超过3m/s。

2.3气体密度差对置换的影响

在用天然气置换氮气及天然气置换空气时,需考虑不同气体密度对置换的影响。空气的分子量约为29,氮气为28,甲烷为16。质量较轻的气体会浮在上层。因此在出口检测可燃气体浓度达到了100%也不能完全代表置换已经完成。

在地面上水平铺设的管道,因为密度差,管内置换时可能会出现分层,天然气可能在管道上部分流动。下部分的空气或氮气会一直留在下部。因此置换过程中,使气体不但沿管道纵向有流动,横向也有漩涡产生,利用湍流使两种气体均匀混合并一起流动。参照实验数据表2.1,气体产生湍流的最少流速数值如下表2.1:

公称管径/mm湍流流速/(m·s-1)最小流量/(m3·h-1)0~1500.60.7151~2000.71.4201~2500.82.4251~3000.93.9301~4501.09.6

实验数据表2.1[2]

在管道落差较大的地带,密度差影响更大,一方面要保证气体处于紊流状态,另一方面要合理选择置换点。假设管线处于垂直的极端情况,用天然气从下端开始置换空气,从上端排空,天然气受浮力影响会上升;相反空气因密度大会加速下沉。这就要求置换速度尽可能的大,以将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并一起流动。但如果选择从管线上端向下置换空气,则天然气与空气因浮力影响,分界面更清晰,混合气段更短,不需要担心流速慢的影响。所以应依据气体的物理特性选择合理的置换顺序。

三、置换方法

天然气置换方法可分为3类:直接置换、间接置换和阻隔置换。直接置换是用天然气直接将管道内的空气排出,因为分子扩散、紊流、密度差,天然气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天然气在管道内的分布从100%到0。混合气体的长度受时间、管线长度、管线直径、温度等影响。混合气体的长度越长,越有可能在置换中出现安全事故。

图3.1直接置换

直接置换时也有可能因密度差、死角,总有一部分空气未能被置换,在投运时才被带出,导制安全事故。直接置换最经济简便,但风险也最高。

图3.2天然气置换分层现场

间接置换是先用惰性气体(一般采用氮气)将管道内的空气完全置换出,然后再用天然气置换氮气。本方法安全系数最高,但成本大。对大管网需采用液氮车提供稳定气源。本方法投运速度快,不需要考虑静电影响,可以加大气体流速。

阻隔置换是在天然气与空气之间增加隔离物或惰性气体,使天然气在置换完成之前不能与空气接触混合。从源头消除静电或燃烧时的回火危害。

图3.3阻隔置换

4、管网置换方法

通过对区块内采气井生产的气体取样进行组分分析,结果显示:气体成分主要为甲烷,含量为95.71~99.94%,平均含量98.22%,重烃含量低。

表4.1延川南煤层气组分数据统计表

因此在置换投运时,将煤层气简化成甲烷模型进行分析。放射状的集气管网可以简化成独立的枝状集气管网。现就枝状管网的置换在此进行详细分析。

某区块集气管网平面布置图,集气管网的管径与采气井产量和管线长度有关。所谓干线、支线只是笼统的称呼,并无明显的区分。可依次选择管径最大并相互串联的一条线做为干线,其余称支线。如:终点-9-5-3做为主干线。根据如图所示管径长度计算出主干线容积约为82m3。进行氮气置换时,应先主后次,依次进行。可以选择任意一个点做为氮气注入点。因氮气比空气略轻,选择时应尽量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向低地势方向置换。置换氮气用量约为管线容积的1.5倍,当在放散点检测氧气含量低于2%时,则置换合格。主干线置换完成后,再分别打开支线进行置换,在气量充足时,支线可多条同时进行放散。如气量不足,支线同时放散过多可能会引起倒吸。支线放散过多,也会导制无法估算置换时间。

当氮气置换完成后,进行最关键的天然气置换。置换过程中要控制最低、最高流速,并对钢管段进行有效接地。天然气置换有两种方式;1,当每个井都产气,且气量足够置换时,根据支线容积,利用采气井地面流程流量计将2倍容积的天然气置换入网,然后井口关闭或保持微正压。所有支线全部入网完成后,从主干线始端向终点进行置换,终点检测可燃气含量大于95%则投运完成。2,当部分井未见气,则需先对主干线进行置换,主干线置换完成后,通过主干线向每个支线置换,在井口流程进行检测。每个井口检测合格后,投运结束。

5、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天然气投运过程中,主要控制两点,一个是控制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气出现,另一个是控制静电的产生。在操作中要充分考虑气体的密度及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置换顺序可达到事半工倍的效果。甲烷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5%-15%,但压缩甲烷的爆炸范围会扩大。因此在整体投运完成后,应利用站区放空火炬进行一段时间放散。将管网内空混气完全排出。

6、参考文献

[1]IGE/SR/22,英国气体工程师学会标准——燃气在传输分配和贮存过程中的置换操作[S].

[2]刘晓涛,汪海波.浅析环路燃气管道安全置换[J].城市燃气,2006,(5):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