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上的教学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1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上的教学评价

孙红卫

孙红卫(武邑中学河北武邑053400)

1.善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

教师要应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问题本身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答案也会参差不齐,有的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这种情况下教师点评时一定要慎重,应坚持鼓励的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努力探索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有效因素。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满足学生的“虚荣心”,多鼓励他们,提高他们对数学课堂的兴趣,增加课堂上老师提问的吸引力。如果一个人的优点、进步、成就得不到及时的赞美和恰如其分的评价,他就会丧失信心。在课堂上,教师对回答得好的同学要大力地鼓励表扬,让他们得到应有成功的喜悦;对即使答案有偏颇的甚至完全错误的学生,也不要轻易否定,而要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加以引导、激励,至少他们能够勇于发言。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那些成绩较差,平时不爱发言,偶尔举手的同学,一旦他们举手,就一定要让他们有机会,而且尽量让他们答对,让他们感到努力就有收获。言出于心,教师只要真心真意尊重每个学生,就会创造出各种生动、赞赏性或鼓励性的语言。这些话就像“兴奋剂”一样会使学生精神振作,学习信心高涨,如同一股暖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情,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使课堂气氛热烈。鼓励性评语是培养、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条件。只有在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活跃。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稍纵即逝的新奇、独特的想法,给予赞扬,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

2.评价要面向个体,多层次、多角度进行。

评价应成为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一种教育方式,而不是制造等级的方式。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重视面向个体,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这样,才符合现代教育观念——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如在教学向量运算时,我们对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可只要求他能正确列式、计算,完成基本任务即可;对中等学生来说,还要求其明白算理,能简单表述;对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则还可以进行把式子题改写成文字题和改编成函数最值、图形平移等问题的训练,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数学水平上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评价的角度也可多种多样,可对学生的智力、技能、情感意志、价值观等诸方面进行评价。在进行以上这些评价时,教师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要以纵向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个学生,而不是时时将他与其他学生作横向比较,以免直接或间接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二是评价内容越具体越好,学生如果在某一点上得到肯定评价,有利于他由某一点的肯定评价循序渐进走向全面肯定评价,使学生在不断肯定中学习能力得到全方位发展;三是这样的评价要具有相对模糊性,既肯定相对的进步或优点,同时又提出努力的目标,而不是“揭学生的短”。

3.评价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应该是最根本的,而不是唯分数论

高中新课程在基本的理念当中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当建立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当然我们并不回避高考,高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也是学生获得机会的一个敲门砖。怎么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我想优秀的老师都是希望学生在提高考试能力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即使掌握了一点知识方法,也不会去应用。有些老师往往在起始年级就把高考的综合题难题硬搬到课堂讲解,不顾学生能不能接受,超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起不到好的评价的作用,同时也往往因为难度过大,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评价不仅局限于区分和选拔,这仅仅它是一方面的功能。那么更重要的应该是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和导向性,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发展。

4.建立和谐平等的交互式评价体系

以前的评价都是老师评价学生,这种上级对下级的鉴定是单向评价。这种评价对被评价者既不公平也不利于促进发展。我在教学中尝试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师生互评等交互式评价体系。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不用多说。所谓师生互评即不再只是老师评价学生,而是让原来始终是被评价对象的学生也参与到教师评价中来。大力提倡、鼓励学生评价教师。比如评价教师的某一堂课上得怎么样,评价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如何,评价老师的教学方法,评价老师的书写,甚至是评价老师的穿着打扮……只要是学生的心声,是善良的美好的愿望,我就认真倾听,对合理的予以采纳并努力改进。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愿意、敢于和我进行交流,拿我当朋友、导师,而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警察;之二是让学生也来享受当主人的乐趣,也来体验帮助老师被老师重视的惊喜。总之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形成一个封闭回路,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他就既是评价者,也是被评价对象,他既是评价主体,同时也是评价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