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语文的创新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1

积极开展语文的创新教学

王丽萍

王丽萍贵州省盘县滑石乡中学553524

21世纪是经济、科技、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世纪,也是以开发人类智慧和其创造才能为宗旨的世纪。为了开创素质教育的新纪元,我们必须跨越一个新的教育境界。因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建筑在思维状态的主动性、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思维结果的独创性的基础之上的,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高科技人才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

所谓新世纪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系统的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更要有全面的、优秀的思想素质。作为教师,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

首先,把突出专业观念转变为全面培养素质观。

我们自古就有“五技全,不如一招鲜”之说,即培养大专生使其成为那一领域的专门人才。在此,我们只重视专业上的素质,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新世纪,我国实行新的课改,着力推行人文教育、全面素质教育及自然科学教育。这证明,加强全面的素质教育,使人文教育与自然教育并组协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通过近几年的高考明确显示,进入名牌大学的本科生已成为追求全新高素质教育的倾向,并且逐渐向研究生靠拢。其最具影响的美国“哈佛大学”,早在上世纪就要求学生学习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哲学分析、外国语言文化及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学习。因此,高素质人才就是要把其内在的身心潜能的发展与外在的文化知识和社会规范向其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来促进发展,使其个体的整体内在性、综合性得以充分的发展,使学到的知识得以内化为潜在的实践能力和内在的品质与精神。

其次,把知识型人才转变为个体的实践能力与思维创新上来。

为了探索一条还语文教学以应有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之路,让学生充满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创造力、想象力,使其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我们认为,以写作教学为突破口,以阅读教学为龙头,以体会、实践来带动整个语文教育,将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阅读分为精读、略读、快读三大技能:精读法,可采用朗读方式,要求每分钟读250字以下,理解和记忆率达90%以上;略读法,可采用默读方式,要求每分钟读250-500字,理解和记忆率在80%左右;快读法,可采用视读方式,要求每分钟读500字以上,理解和记忆率在70%左右。

要以课内阅读教学为轴心,开辟课外和校外阅读的课堂;阅读不单是求知、开智的便捷手段,而且是立德、审美的有效途径。阅读教学不但要训练学生的阅读感知力、阅读理解力和阅读鉴赏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迁移力和阅读创造力。阅读教学只求读懂、不求致用,无异于培养“书呆子”,包括默读和朗读,朗读又可分集体朗读或按内容分角色朗读。

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的古人十分重视朗读,从学龄开始就反复地不断地读,从各种启蒙读物一直到四书五经。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材料后,老师才开始讲解,而讲解又始终伴随着朗读。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的重要法宝之一就是让学生朗读。他自己读《易经》也是“韦编三绝”。徐特立同志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老师,他订了“破产读书”的计划,把家里的衣物以及一切可以变卖的东西都卖了用来买书,在有字的书中和广阔的大自然中寻寻觅觅,伟岸了人格,渊博了学识,成就了一代人人敬仰的宗师。

现代有建树的文人大家,同样也经过一番苦读硬背才满腹经纶。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中学时代就废寝忘食地阅读了我国大量的古典文学名著,又如饥似渴地阅读了许多外国小说。书和他形影不离,增长了他的写作欲望,激发了他创作小说的兴趣。

语言大师老舍,幼时读书成癖,一天不读或少读书,就像欠下什么似的,知识的乳汁哺育他成熟早,才气开拓早,十四岁进北京师范读书时,就开始用文言文写作,表现出娴熟地运用语言的才气。

从古到今的事例,无不证明阅读具有其他学习语文手段都无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最后,教师在课堂上不要一讲到底。

不管他讲得多么精辟、多么深刻,那是教师读书后自己的心得,而学生并未亲自阅读、亲自体验,所以对课文的理解都是间接的;如果专心听讲,尤其是使他的听力得到训练,但并未接触语言材料。“满堂问”中提出的问题也许会带有启发性,但学生是被动地思考,潜意识里是要教师给出一个完整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并没有机会接触语言材料,这两者再以架空分析课文为主要内容,就与学习语言沾不着边了。至于那种以应试为目的,让学生完成大量的客观性试题,危害更大。上述种种情形,可以一言以蔽之:不让学生读书,无端地剥夺了学生的权利。其结果是该让学生做的事没有做,该让学生掌握的没有掌握,大量时间只是做了无用功,上了十几年的语文课,学生没有兴趣读书,不会读书,没有语感,写出的文章语言干瘪、病句成串、错字连篇,这不是误人子弟吗?让学生读书,就是通过阅读大量的精美文章,使学生不断积累语言素材、获得语感,从而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语文老师要走下讲台,放手让学生阅读“书本”、阅读“自然”、阅读自己的“心”,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具有学者的风范和其人格魅力,同时在阅读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激发创新精神。